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炸药废水和硝基苯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8-26 14:10:1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11.25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确切地说是涉及炸药和聚氨酯行业产生含硝胺类、硝基苯类和苯胺类等污染物的混和废水采用预处理结合生化法处理废水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废水主要通过活性炭吸附、石灰石+液碱中和、絮凝沉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F+活性污泥生化处理、陶粒曝气生物滤池BAF、过滤吸附、废活性炭和污泥后处理工序实现达标回用。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持续性达标、剩余污泥量小、能耗低、工艺合理、适用性强、有较好的耐冲击性和可操作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炸药废水和硝基苯、苯胺废水混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水主要通过活性炭吸附、石灰石+液碱中和、絮凝沉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F+活性污泥生化处理、陶粒曝气生物滤池BAF、过滤吸附、废活性炭和污泥后处理工序实现达标回用;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分别进入各自调节池均质均量,废水中COD<8000mg/l,主要污染物硝胺<80mg/l、硝基苯<800mg/l、苯胺<1000mg/l;

  第二步: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分别进入各自活性炭吸附柱,吸附去除废水中硝胺类或硝基苯类难生化物质,当吸附后废水中硝基化合物浓度超过微生物可耐受的上限时,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重新装填新活性炭投入使用;

  第三步: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混合进入中和滚桶,向中和滚桶定时装填石灰石同废水中的硫酸、硝酸反应,提高废水pH值大于4;

  第四步:出水自流入曝气池,用泵提升废水到立式沉降塔,将中和产生的硫酸钙、硝酸钙等悬浮物质沉降后,进行泥水分离,定时排无机污泥去污泥浓缩池,出水在自流过程中同苯胺废水混合后进入中和絮凝池;

  第五步:向中和絮凝池投加液碱和PAM,调节pH值5.5~7,中和池底部安装曝气器用于曝气搅拌;

  第六步:中和絮凝池出水进入一沉池,低进高出,将中和产生的硫酸钙、硝酸钙等悬浮物质沉降后,进行泥水分离,定时排无机污泥去污泥浓缩池,出水自流入集水池,控制悬浮物小于150mg/1,废水达到生化装置进水要求;

  第七步:用泵提升集水池中混合废水进入带填料的升流厌氧污泥床UASB/AF,低进高出,微生物通过水解与酸化将含芳烃结构污染物质转变为直链或短链可溶性小分子有机物,或将废水中未被吸附硝基苯类或硝胺类物质转换成易生物降解的氨基化合物,同时去除部分有机物,与污泥分离后的厌氧出水大部分流入活性污泥池,少部分用泵引入UASB/AF底部循环,同时加入生活水和营养剂,冬季须向进水管中通入蒸汽保持污泥床温度在20~25℃;其中微生物是指: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恶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putida);

  第八步:厌氧出水流入三级活性污泥池进行好氧代谢,低进高出,同时加入生活水和营养剂,废水量和生活污水量应按1∶1比例加入,以便补充营养和降低进水的COD浓度,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好氧池内部装有砂芯曝气头,由空气压缩机鼓风曝气搅拌,三级活性污泥池的曝气量呈高、中、低三种状态,保证第一级好氧池给废水大量充氧,即大量培育好氧菌,又利用曝气充分搅拌营养物质,保证营养物质被好氧菌代谢而不会沉降成为有机碳,好氧出水部分流入二沉池,部分用泵循环到好氧进口;

  第九步:好氧出水流入二沉池,低进高出,向池中投加PAM或PAC,实现泥水分离,定时排活性污泥返回活性污泥池或UASB/AF,出水控制悬浮物小于100mg/l;第十步:出水自流入BAF池,低进高出,上升过程脱除氨氮,过滤去除颗粒、悬浮物和胶体,当BAF池运行失效时,就要对其进行反冲,以去除表层的截留物,反冲水去二沉池,反冲结束后可重新投入使用,池底部安装曝气器用于曝气搅拌;

  第十一步:出水流入多介质过滤器,低进高出,过滤去除颗粒、悬浮物和胶体,当过滤器运行失效时,就要对其进行反冲,以去除过滤介质表层的截留物,反冲水去二沉池,反冲结束后过滤器重新投入使用;出水流入活性炭吸附柱去除废水中色度和微量细粒有机物,低进高出,确保出水达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一级标准,当吸附后废水中色度超过标准时,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用泵装入前端硝基苯活性炭吸附柱,吸附柱重新装填新活性炭投入使用;

  第十二步:废水在生化处理过程产生的活性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当生化系统活性污泥过多必须外排时,先排到污泥浓缩池浓缩,定时用带式压滤机对无机和有机污泥进行脱水,干化的污泥混合废活性炭送流化床锅炉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炸药废水和硝基苯、苯胺废水混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会在各自调节池底部沉淀废药,需 定期清掏废药焚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炸药废水和硝基苯、苯胺废水混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各自活性炭吸附柱每三个串联为一组,废水低进高出,依次流过1、2、3号吸附柱,当1号吸附柱出水硝化物含量大于80mg/l时,退出1号吸附柱,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重新装填新活性炭后串联成末段吸附柱,废水低进高出,依次流过2、3、1号吸附柱,当2号吸附柱出水硝化物含量大于80mg/l时,退出2号吸附柱,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重新装填新活性炭后串联成末段吸附柱,废水低进高出,依次流过3、1、2号吸附柱,依此类推;其中炸药废水活性炭吸附柱中饱和废活性炭在吸附柱内以5%左右的NaOH溶液浸泡,先在室温下通碱0.5~1.0小时,再逐渐升温使碱液温度达到90~100℃,通碱两小时,使吸附在活性炭表面及孔隙中的被吸附物分解,恢复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后再使用,再生三次后的饱和废活性炭转入硝基苯废水活性炭吸附柱继续使用,所有废碳送流化床锅炉焚烧处理。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炸药废水和硝基苯、苯胺废水混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七步中UASB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和气室三部分组成,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污水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区域,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并沿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循环泵每天开不超过4小时,保证水力停留时间为30~50小时,BOD5/CODcr≥0.1,在水量大时采用四级并联方式,设计两套同时运行。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炸药废水和硝基苯、苯胺废水混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八步中三级活性污泥池中活性污泥沉降率大于15%,溶解氧2~4mg/1,BOD5/CODcr≥0.1,水力停留时间为16~25小时,在水量大时采用三级串联方式,设计两套同时运行。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炸药废水和硝基苯、苯胺废水混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步中BAF池中装填大量陶粒,池底部安装曝气器用于曝气搅拌,溶解氧2~4mg/l,滤池中分布着较高浓度的微生物,以膜状存在于陶粒表面,可同时在生物膜表层进行好氧硝化、内层进行厌氧反硝化,将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及少量有机物染物分解,水力停留时间为3~5小时。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炸药废水和硝基苯、苯胺废水混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一步中活性炭饱和后还可用曝气搅拌,用次氯酸纳再生后重新投入使用。

  说明书

  一种炸药废水和硝基苯、苯胺废水混合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确切地说是涉及炸药和聚氨酯行业产生含硝胺类、硝基苯类和苯胺类等污染物的混和废水采用预处理结合生化法处理废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多条炸药生产线和二硝基甲苯(DNT)、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硝胺类、二硝基甲苯(DNT)和甲苯二胺(TDA)的生产废水。废水成分比较复杂,废水中硝胺类、硝基苯类、苯胺类污染物、COD、色度、pH值(酸度)等项指标严重超标。硝胺类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是RDX、HMX、太安以及醋酸、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RDX和HMX为六圆环状和八圆环状的硝酰胺类物质,这些物质对自然微生物有毒性,但其毒性远小于硝基苯类,属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而该股废水中COD的主要贡献者是丙酮、醋酸、乙酸乙脂等有机溶剂,为易降解的有机物。林锦美等对黑索今废水的处理,采用了土豆汁培养基作为驯化及培养菌种的固体培养基,经接种、培养、分离、提纯等步骤,最终培养出两种形态的白腐真菌,分别用于黑索今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的处理。得出白腐菌降解黑索今废水最佳降解条件是:废水浓度15mg/l,pH值为5,白腐菌量5.6m2/L。白腐菌A处理黑索今模拟废水,28d后黑索今的去除率达到86.7%,白腐菌A处理黑索今实际废水,20d后黑索今的去除率87%;白腐菌B处理黑索今模拟废水,18d后黑索今的去除率75%,处理实际废水18d后黑索今的去除率81%。硝基苯类废水,其构成COD的有机物主要是二硝基甲苯、一硝基间二甲苯以及甲苯、间二甲苯 等衍生物。硝基苯类化合物是一类强致癌、致突变性的有毒污染物,被美国环境保护署列为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其结构稳定,由于常规菌种难以迅速产生降解硝基苯所需要的酶,故其BOD5几乎为零,可生化性极差,是国际国内工业废水处理的一大难题。苯胺同样对人类及其它生物具有很强的毒性,所以很多国家都严格限制苯胺和硝基苯的排放标准。鉴于硝基苯和苯胺的高毒性,传统生物方法处理这些污染物的效果较差,很难保证达标排放。目前硝基苯废水主要通过采取铁碳内电解将其转换为苯胺,然后再用生物处理的方法;例如申请号为200610012900的中国专利采用铁碳微电解处理含硝基苯、苯胺污染物废水,这种方法主要是将硝基苯转化为苯胺,然后靠氢氧化铁吸附去除,剩余的硝基苯、苯胺主要靠Fenton试剂将其氧化,除了操作复杂、成本高外,内电解生成的大量的污泥处置仍是个难题;殷琴以高浓度硝基苯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白腐真菌固定化技术以及微电解与白腐真菌相结合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工艺条件和技术参数。在优化条件下,经微电解预处理后,废水CODcr降到573mg/l,去除率在36%左右,硝基苯去除率为85.8%,可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经白腐真菌处理后,出水CODcr为115mg/l左右,达到国家二级综合排放标准,硝基苯去除率为96.85%,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整个工艺联合应用,总硝基苯去除率为99.56%,总CODcr的去除率为87.16%。目前用得最多的方法是采用活性炭或碳纤维吸附来处理硝基苯(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151164,00114476,96117148),这种方法处理成本高,吸附后的再生液处理难度大;还有采用高温高压氧化技术和生物处理联合处理的方法,同样存在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也有人采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法处理硝基苯苯胺废水(中国专利申请号95117037),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浓度硝基苯、苯胺废水的处理,其主要的缺点除了处理成本高、操作控制复杂和安全性差之外,萃取后的废水不能达标,仍 需处理。中国专利200410065840采用全生化处理方法硝基苯、苯胺废水,选择的菌种为台湾的H.S.B高分解力细菌,这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而不是任何种类的基因工程菌。但适宜于处理中低浓度的废水,且微生物需要每天投加,处理成本高。全生化流程装置主要由废水收集池、匀质池、兼氧池、缓冲池、好氧池等构成。兼氧反应器设计成上流式污泥床厌氧反应器,即UASB式兼氧反应器或多格方槽潜水搅拌式连续兼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设计成二级串联微孔曝气的好氧反应器,其操作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即SBR方式。中国专利200810113140.4提供了一种处理硝基苯、苯胺废水的方法。主要通过固定化微生物-厌氧生物滤池(I-AF)和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I-BAF)处理;其中:废水经过调节池均质后,投加聚合铁或聚合铝混凝反应,进入沉淀池去除废水中悬浮物(SS);该出水进入三级I-AF反应器和四级I-BAF反应器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传统厌氧一好氧联合处理方法存在剩余污泥量大、能耗高、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等缺点。并且厌氧菌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当进水中有机负荷过高时,水解酸化产物产生积累,造成水体碱度降低,厌氧菌活性也受到抑制。同时,丝状菌大量繁殖,导致絮状细菌的正常生长被抑制,微生物种群结构失衡,微生物活性和数量下降,污泥流失,出水水质恶化,加重了后续好氧处理的负担。

  火炸药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各类技术的综合应用。生物处理技术操作安全,运行成本低,能实现污染物完全矿化,但也存在微生物耐受污染浓度低,降解速率慢,特效菌种的筛选培养等问题。因此,近年来,物、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成为了火炸药废水的处理手段。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防事业的突飞猛进,与弹药、烟花等相关的工业需求不断加大,因此炸药废水量和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都在随之攀升,单 一的生物降解已经很难承受越来越高的进水负荷,这时有必要在联合工艺上寻求出路。

  综合以上废水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混和处理炸药废水和硝基苯、苯胺废水的方法,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持续性达标、剩余污泥量小、能耗低、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选择的菌种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恶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putida),这是两种来自大自然的微生物,而不是任何种类的基因工程菌。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废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即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又依靠微生物来完成。根据微生物的呼吸方式,将处理工序分成厌氧-好氧的工艺流程(A/O法),通过采用多级多段的厌氧、好氧组合工艺,这样对微生物进行明确的分工,使各类微生物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中利用自身的特性摄食、降解化合物,直至完全无害化。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炸药废水和硝基苯、苯胺废水混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水主要通过活性炭吸附、石灰石+液碱中和、絮凝沉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F+活性污泥生化处理、陶粒曝气生物滤池BAF、过滤吸附、废活性炭和污泥后处理工序实现达标回用;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分别进入各自调节池均质均量,废水中COD<8000mg/l,主要污染物硝胺<80mg/l、硝基苯<800mg/l、苯胺<1000mg/l;

  第二步: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分别进入各自活性炭吸附柱,吸附去除废水中硝胺类或硝基苯类难生化物质,当吸附后废水中硝基化合物浓度超过微生物可耐受的上限时,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重新装填新活性炭投入使用;

  第三步: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混合进入中和滚桶,向中和滚桶定时装填石灰石同废水中的硫酸、硝酸反应,提高废水pH值大于4;

  第四步:出水自流入曝气池,用泵提升废水到立式沉降塔,将中和产生的硫酸钙、硝酸钙等悬浮物质沉降后,进行泥水分离,定时排无机污泥去污泥浓缩池,出水在自流过程中同苯胺废水混合后进入中和絮凝池;

  第五步:向中和絮凝池投加液碱和PAM,调节pH值5.5~7,中和池底部安装曝气器用于曝气搅拌;

  第六步:中和絮凝池出水进入一沉池,低进高出,将中和产生的硫酸钙、硝酸钙等悬浮物质沉降后,进行泥水分离,定时排无机污泥去污泥浓缩池,出水自流入集水池,控制悬浮物小于150mg/l,废水达到生化装置进水要求;

  第七步:用泵提升集水池中混合废水进入带填料的升流厌氧污泥床UASB/AF,低进高出,微生物通过水解与酸化将含芳烃结构污染物质转变为直链或短链可溶性小分子有机物,或将废水中未被吸附硝基苯类或硝胺类物质转换成易生物降解的氨基化合物,同时去除部分有机物,与污泥分离后的厌氧出水大部分流入活性污泥池,少部分用泵引入UASB/AF底部循环,同时加入生活水和营养剂,冬季须向进水管中通入蒸汽保持污泥床温度在20~25℃;其中微生物是指: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恶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putida);

  第八步:厌氧出水流入三级活性污泥池进行好氧代谢,低进高出,同时加入生活水和营养剂,废水量和生活污水量应按1∶1比例加入,以便补充营养和降低进水的COD浓度,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好氧池内部装有砂芯曝气头,由空气压缩机鼓风曝气搅拌,三级活性污泥池的曝气量呈高、中、低三种状态,保证第一级好氧池给废水大量充氧,即大量培育好氧菌,又利用曝气充分搅拌营养物质,保证营养物质被好氧菌代谢而不会沉降成为有机碳,好氧出水部分流入二沉池,部分用泵循环到好氧进口;

  第九步:好氧出水流入二沉池,低进高出,向池中投加PAM或PAC,实现泥水分离,定时排活性污泥返回活性污泥池或UASB/AF,出水控制悬浮物小于100mg/l;

  第十步:出水自流入BAF池,低进高出,上升过程脱除氨氮,过滤去除颗粒、 悬浮物和胶体,当BAF池运行失效时,就要对其进行反冲,以去除表层的截留物,反冲水去二沉池,反冲结束后可重新投入使用,池底部安装曝气器用于曝气搅拌;

  第十一步:出水流入多介质过滤器,低进高出,过滤去除颗粒、悬浮物和胶体,当过滤器运行失效时,就要对其进行反冲,以去除过滤介质表层的截留物,反冲水去二沉池,反冲结束后过滤器重新投入使用;出水流入活性炭吸附柱去除废水中色度和微量细粒有机物,低进高出,确保出水达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一级标准,当吸附后废水中色度超过标准时,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用泵装入前端硝基苯活性炭吸附柱,吸附柱重新装填新活性炭投入使用;

  第十二步:废水在生化处理过程产生的活性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当生化系统活性污泥过多必须外排时,先排到污泥浓缩池浓缩,定时用带式压滤机对无机和有机污泥进行脱水,干化的污泥混合废活性炭送流化床锅炉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

  本发明的附加技术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会在各自调节池底部沉淀废药,需定期清掏废药焚烧。第二步中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各自活性炭吸附柱每三个串联为一组,废水低进高出,依次流过1、2、3号吸附柱,当1号吸附柱出水硝化物含量大于80mg/l时,退出1号吸附柱,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重新装填新活性炭后串联成末段吸附柱,废水低进高出,依次流过2、3、1号吸附柱,当2号吸附柱出水硝化物含量大于80mg/l时,退出2号吸附柱,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重新装填新活性炭后串联成末段吸附柱,废水低进高出,依次流过3、1、2号吸附柱,依此类推;其中炸药废水活性炭吸附柱中饱和废活性炭在吸附柱内以5%左右的NaOH溶液浸泡,先在室温下通碱0.5~1.0小时,再逐渐升温使碱液温度达到90~100℃,通碱两小时,使吸附在活性炭表面及孔隙中的被吸附物分解,恢复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后再使用,再生三次后的饱和废活性炭转入硝基苯废水活性炭吸附柱继续使用,所有废碳送流化床锅炉焚烧处理。第七步中UASB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和气室三部分组成,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污水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 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区域,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并沿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水力停留时间为30~50小时,循环泵每天开不超过4小时,BOD5/CODcr≥0.1,在水量大时采用四级并联方式,设计两套同时运行。第八步中三级活性污泥池中活性污泥沉降率大于15%,溶解氧2~4mg/l,BOD5/CODcr≥0.1,水力停留时间为16~25小时,在水量大时采用三级串联方式,设计两套同时运行。第十步中BAF池中装填大量陶粒,池底部安装曝气器用于曝气搅拌,溶解氧2~4mg/l,滤池中分布着较高浓度的微生物,以膜状存在于陶粒表面,可同时在生物膜表层进行好氧硝化、内层进行厌氧反硝化,将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及少量有机物染物分解,水力停留时间为3~5小时;第十一步中活性炭饱和后还可用曝气搅拌,用次氯酸纳再生后重新投入使用。

  表1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实验项目 结果 实验项目 结果 实验项目 结果 对照 - 松二糖 - D-丙氨酸 + α-环糊精 - 木糖醇 - L-丙氨酸 + 糊精 - 丙酮酸甲脂 + L-丙氨酰甘氨酸 + 糖原 +w 丁二酸一甲脂 + L-天冬酰胺 + Tween40 + 乙酸 + L-天冬氨酸 + Tween80 + 顺-阿康酸 + L-谷氨酸 + N-乙酞半乳糖胺 - 柠檬酸 + 甘氨酰天冬氨酸 +

  [0022] N-乙酸葡萄糖胺 + 甲酸 + 甘氨酰谷氨酸 + 核糖醇 - D-半乳糖酸内脂 - L-组氨酸 - L-阿拉伯糖 +w D-半乳糖醛酸 - 羟基脯氨酸 + D-阿糖醇 - D-葡糖酸 + L-亮氨酸 + D-纤维二糖 - b-甲基葡萄苷 - L-鸟氨酸 + i-赤鲜醇 - D-葡萄醛酸 - L-苯丙氨酸 - D-果糖 - a-羟基丁酸 + L-脯氨酸 + L-果糖 - b-羟基丁酸 + L-焦谷氨酸 - D-半乳糖 - g-羟基丁酸 - D-丝氨酸 - a-D-葡萄糖 + 衣康酸 + L-苏氨酸 + m-肌醇 - α-氧代丁酸 + D,L-肉碱 + a-D-乳糖 - α-氧代戊二酸 + g-氨基丁酸 + Lactulose - α-氧代戊酸 +w 尿酐酸 + 麦芽糖 - D,L-乳酸 + 肌苷 - D-甘露醇 - 丙二酸 - 尿苷 - D-甘露糖 - 丙酸 + 胸苷 - D-蜜二糖 - 奎尼酸 + 苯基乙胺 + 甲基葡萄苷 - D-己糖酸 - 腐胺 + D-阿洛铜糖 +w 葵二酸 + 2-氨基乙醇 + D-棉子糖 - 丁二酸 + 2,3-丁二醇 - L-鼠李糖 - 溴代丁二酸 + 甘油 - D-山梨醇 - 琥珀酰胺酸 - D,L-甘油磷酸盐 - 蔗糖 - 葡糖醛酰胺 - D-葡糖-1-磷酸 - D-海藻糖 - L-丙氨酰胺 + D-葡糖-6-磷酸 -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成熟、可靠、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工艺合理、适用性强、有较好的耐冲击性和可操作性。创造了适宜于微生物生存的环境,避免了硝基苯等污染 物对微生物抑制或毒副作用,和传统的生物法比,系统的耐毒性能提高了10倍以上,故本方法可处理中高浓度硝基苯、苯胺废水,且处理效果稳定。

  (2)由于采用了带填料的UASB/AF形式,具有耐冲击、易挂膜等优点。在去除COD的同时,将废水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达到生物脱氮的目的。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故微生物驯化期短,系统启动快,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3)生化系统末端组合进BAF工艺,提高了生化系统对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处理能力,使处理后的废水稳定地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