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

发布时间:2018-8-29 8:51:4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8.01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IPC分类号C04B33/32; C04B33/1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几种固废物的处理,具体公开一种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包括:以建筑废土、建筑垃圾及干化污泥为原料,得到的坯泥常规制坯焙烧,其中:干化污泥含量达到烧结强度的安全量,建筑废土与建筑垃圾为余量。本发明不改变现行得制砖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干化后污泥直接添加,且消耗量高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环保型制砖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建筑废土、建筑垃圾及干化污泥为原料,得到的坯泥常规制坯焙烧,其中:干化污泥含量达到烧结强度的安全量,建筑废土与建筑垃圾为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添加重量≤20%坯泥量的煤渣作为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化污泥是指干化后含水率为60%的污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化污泥含量达到烧结强度的安全量是指干化污泥在原料总量中占到20~10%。

  说明书

  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几种固废物的处理,具体是利用干化后的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1413939A公开了一种利用污泥烧结砖生产方法,它以页岩为主要原料,与在安全量范围以内的污泥,制坯供烧砖。但是,该方法的原料选择范围变小,来源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原料限制,提供来源广泛的建筑废土与建筑垃圾,干化后的污泥直接添加,且消耗量高的干化污泥烧结砖生产方法,可以制得多孔砖或多孔砌块。

  具体说来,发明人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包括:

  以建筑废土、建筑垃圾及干化污泥为原料,得到的坯泥常规制坯焙烧,其中:干化污泥含量达到烧结强度的安全量,建筑废土与建筑垃圾为余量。

  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其中,还包括添加重量≤20%坯泥量的煤渣作为原料。

  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干化污泥是指干化后含水率为60%的污泥。

  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干化污泥含量达到烧结强度的安全量是指干化污泥在原料总量中占到20~10%。

  本发明的坯泥中的污泥含量达到烧结强度的安全量,建筑废土与建筑垃圾为其余量,常规制坯焙烧。所述的污泥含量指干化后含水率60%的污泥。污泥作为废物利用,其含量越高越好。但由于污泥中散布有微粒状的可燃烧物,在焙烧时会留下海绵状微孔,影响烧结砖的强度等性能指标,所以将污泥含量定为安全量。安全量的数值可以根据污泥的性质、焙烧砖的用途等通过试验确定,可以在20~5%之间,在生产中通常添加量为20~10%。所述的主要原料建筑废土与建筑垃圾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针对热值偏低的污泥,坯泥中可以惨有重量≤20%坯泥量的煤渣,作为焙烧中热值调节,这可以通过试验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不改变现行得制砖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干化后污泥直接添加,且消耗量高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环保型制砖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干化污泥与建筑废土、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方法,包括:

  原料准备:现场来的污泥,水分含量一般在80%,经过板框压滤机压滤后使之降低至60%左右备用。建筑废土用对辊、建筑垃圾经过粉碎机后备用。

  配料拌和:按照含水率60%的污泥占15%,建筑废土与建筑垃圾70%与煤渣15%的比例配料,在搅拌机加极少量水拌和,得坯泥。

  制坯干燥:坯泥用制砖机生产砖坯,烘干。

  入窑焙烧:为了适应含有污泥砖的稳定升温—保温—再升温的烧结要求,在隧道窑内焙烧。生产时的焙烧条件一般是:室温~80℃升温速度为120℃/小时,80℃保温20分钟;80~500℃升温速度为150℃/小时,500℃保温30分钟;500~850℃升温速度为150℃/小时,850℃保温30分钟;850~1130℃升温速度为150℃/小时,1130℃保温3小时至成砖;降温速度为200℃/小时,至出窑。分段焙烧,保证了砖坯内外温度梯度均匀,不会出现突变导致成砖质地不匀、开裂等缺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按照含水率60%的污泥占20%,建筑废土与建筑垃圾70%与煤渣10%比例配料,其余同实施例1。

  使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污泥烧结砖中的240×115×90(mm)多规格多孔砖,经过浙江省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原浙江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试中心检验,质量符合标准。检测结果如下表。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