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处理改良式连续流序批反应池的施工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2 14:36:5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0.07.07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IPC分类号E04G21/02; E04G21/12

  摘要

  污水处理改良式连续流序批反应池的施工方法,包括挖土方、垫层、绑钢筋、支模、砼浇筑、养护、回填七个工艺环节,其特征是在绑钢筋的环节中,将出水堰井墙壁的与地面平行的钢筋伸入到主体池墙壁内侧的钢筋,并与其内侧钢筋捆绑在一起,出水堰井下主体池扶壁柱为四个四棱柱形,扶壁柱间距为2225-1700-2225mm。本发明取消了主体池与出水堰井之间的变形缝,池主体与出水堰井成为一个整体,污水处理改良式连续流序批反应池注入污水后不会发生渗水现象。

  翻译权利要求书

  1.污水处理改良式连续流序批反应池的施工方法,包括挖土方、垫层、绑钢筋、支模、砼浇筑、养护、回填七个工艺环节,其特征是在绑钢筋的环节中,将出水堰井墙壁的与地面平行的钢筋伸入到主体池墙壁内侧的钢筋,并与主体池墙壁内侧钢筋捆绑在一起,出水堰井下主体池具有四个扶壁柱,所述扶壁柱为四棱柱,扶壁柱间距为2225-1700-2225mm。

  说明书

  污水处理改良式连续流序批反应池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处理池的施工。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改良式连续流序批反应池(MSBR)为分离式施工,包括挖土方、垫层、绑钢筋、支模、砼浇筑、养护、回填七个工艺环节,即:在施工中只有等MSBR池主体施工并回填到出水堰井底标高±0.000时(回填深度6.27m),开始做出水堰井的垫层(即100m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在C15混凝土垫层上再进行出水堰井的底板的施工,出水堰井的垫层伸出底板100mm;MSBR主体池混凝土(底板与池壁)均为C30S6,抗渗等级为S6,防水剂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4%;保护层厚度:底板下层40mm,池壁及底板上层25mm,扶壁柱30mm,走道底板15mm;主体池与出水堰井之间的连接采用图1所示的连接方式,即主体池壁与出水堰井之间通过硬质聚苯乙烯泡沫板和橡胶止水带连接为一体,内壁表面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密封。出水堰井以下的主体池扶壁柱为三棱柱形。在实践中,由于主体池与出水堰井为两体的,它们的沉降不同,导致池主体与出水堰井连接处的混凝土在注入污水后不久就被撕裂,局部出现渗水。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池主体与出水堰井连接处的混凝土在注入污水后发生裂缝,本发明对其施工方法进行改进。

  本发明包括挖土方、垫层、绑钢筋、支模、砼浇筑、养护、回填七个工艺环节,其特征是在绑钢筋的环节中,将出水堰井墙壁的与地面平行的钢筋伸入到主体池墙壁内侧的钢筋,并与其内侧钢筋捆绑在一起,主体池扶壁柱为四个四棱柱形,扶壁柱间距为2225-1700-2225mm。

  本发明取消了主体池与出水堰井之间的变形缝,池主体与出水堰井成为一个整体,污水处理改良式连续流序批反应池注入污水后不会发生渗水现象。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