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7.20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IPC分类号C02F1/52; C07D475/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生产叶酸粗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循环利用以及采用复配型混凝脱色凝胶对每一工艺段的叶酸废水进行处理后再重新循环利用的方法,采用本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叶酸生产的过程得到优化,提高收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废水排放量,适应了国家环保要求,节约水源和成本,本发明是用一种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作为添加剂,与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共混,而得到的一种复配型混凝脱色剂。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污水排放的叶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粗品生产: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和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在粗品反应瓶中反应,经抽滤后得到粗品,抽滤后的废水回收利用;
(2)酸溶工艺:在酸溶水析瓶中用酸液溶解粗品,将溶解后的粗品经水析、抽滤得到酸提物;
(3)碱溶工艺:在碱溶反应瓶内将酸提物加水搅拌,在0-100℃条件下,用碱调节PH至0-9,活性炭脱色,抽滤得到碱溶滤液;
(4)精制工艺:澄清的碱溶液进入精制成盐锅,在0-100℃左右、用稀盐酸调节精制成盐锅内调节PH值为0-9;将物料降温到20-80℃左右,物料析出;抽滤烘干,即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滤后得到的废水重新利用,可循环3-5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水循环利用3-5次后,用复配型混凝脱色剂处理废水,处理后的废水重新使用;
4.根据权利(2)所述得到的废水采用的复配型混凝脱色剂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可以重新使用;
5.根据权利(4)所述得到的废水采用的复配型混凝脱色剂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可以重新使用;
6.本发明每一工艺段的废水经过复配型混凝脱色剂处理后,再回用二次,平均收率为62%,成品含量98%。
说明书
一种叶酸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酸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在生产叶酸粗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循环利用的叶酸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叶酸:folic acid,pteroylglutamic acid,化学名称:N-4-[(2-氨基-4-氧代-1,4-二氢-6-喋啶)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CAS NO:59-30-3分子式:C19H19N7O6分子量:441.40,其结构式如下:
性质:淡橙黄色结晶或薄片,约250℃变暗,不熔融而发生碳化。较易溶于乙醇,酚吡啶,氢氧化钠和碳酸碱溶液,微溶于甲醇,少溶于乙醇和丁醇,不溶于醚、丙酮、氯仿和苯。
叶酸起初系从肝脏中提取,现在采用合成法生产。现有叶酸生产技术是:先用对硝基苯甲酰氯和谷氨酸钠制备中间产物N-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再用氰乙酸甲酯、硝酸胍、甲醇钠制备中间产物6-羟基-2,4,5-三氨基嘧啶硫酸盐,最后用上述两种中间产物制备叶酸粗品,经精制得到叶酸纯品。有报道提及采用加氢还原法生产叶酸中间体对氨基苯甲酸、采用加氢还原法生产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采用塔式氯化法生产三氯丙酮,然后使用此三种原料生产叶酸。以上两种方法均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叶酸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的问题,粗品收率也不是很高。考虑到废水量大的问题,又有报道采用了对废水进行处理,把废水用树脂进行吸附和脱色,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但是这一方法考虑到树脂价格比较贵,并且随着不断的循环利用,水溶液当中的盐分会不断增加,专利号[CN101323614]。
复配型混凝脱色凝胶在处理印染工业废水中作为助剂中的固色剂来使用,后来有研究者发现它的混凝脱色效果,本发明采用一种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作为添加剂,与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共混,而得到的一种复配型混凝脱色剂,按照专利CN95101139X,1995;TP51-29116,1976;CN 98114326.1.2000;US6316507.2001制备。由于生产叶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放,所以可以采用本实验选用的复配型混凝脱色凝胶处 理废水,减少了废水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在叶酸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的问题,提高反应收率。以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三氯丙酮和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为原料,通过粗品生产、酸溶、碱溶、精制四个步骤得到叶酸成品。其中粗品生产、酸溶、精制三个工艺段的废水通过用复配型混凝脱色凝胶处理后重新使用。
其中,粗品生产、酸溶、碱溶、精制的生产工艺采用为本领域已知的技术方法,本专利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保护点在于粗品生产、酸溶、精制三个工艺段的废水通过用复配型混凝脱色凝胶处理后循环使用。
叶酸的合成路线:
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粗品生产: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和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在粗品反应瓶中反应,经抽滤后得到粗品,抽滤后的废水回收利用3-5次;循环使用完后得废水通过复配型混凝脱色凝胶处理后再重新使用。
(2)酸溶工艺:在酸溶水析瓶中用酸液溶解粗品,将溶解后的粗品经水析、抽滤得到酸提物,废水通过复配型混凝脱色凝胶处理后再重新使用。
(3)碱溶工艺:在碱溶反应瓶内将酸提物加水搅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碱溶解酸提取物,活性炭脱色,抽滤得到滤液;
(4)精制工艺:澄清的碱溶液进入精制成盐锅,在温度条件下、用稀酸调节精制成盐,锅内物料析出;将物料降温;抽滤烘干,即得到成品;滤液通过复配型混凝脱色凝胶处理后再重新使用。
本发明的构思是:对现有的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和2,5,6-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生成叶酸的工艺进行改进,将粗品生产过程的废水循环利用3~5次,以及把循环利用后的废水通过复配型混凝脱色凝胶处理后重新使用,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减少,并且也能提高叶酸收率。
经检测,本发明工艺的用水量由原来每日的1吨用水量减少到0.2吨用水量,生产叶酸4.5公斤左右,并且废水使用复配型混凝脱色凝胶处理后作为工艺水循环利用,实现了减少废水排放量,由每日排放0.2吨减少为0.05吨。
本发明废水循环使用后的平均收率和成品含量数据:
本发明工艺与原生产工艺的收率和成品含量对批为:
原生产工艺 本发明生产工艺三次套用 精制平均收率 58% 63% 成品含量 98% 9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生产叶酸粗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循环利用后,减少了生产废水的排放量
2、工艺用水的回收使用,减少了水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3、从叶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循环利用有利于叶酸的生产,废水中含有原料以及一些可以和原料合成叶酸的化合物,所以有利于提高收率。1吨废水中含5%盐,10%的原料和其他化合物,叶酸废水中所含有的化合物结构在说明书附图中,所以一方面废水处理后的循环水中含有的该工艺的产品,使得收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废水的循环利用伴随着原料的回收利用,使得节约了原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