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5.13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IPC分类号C02F5/00; C04B35/16; C04B35/622;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按重量百分比由1~10%纳米电气石粉、55~80%粗电气石粉、1~15%硅藻土、1~15%海泡石粉、1~15%扇贝粉、1~10%碳酸氢钠和5~10‰载银沸石粉制备而成。制备方法是:先将原料通过搅拌混匀,再将混匀的粉体注入转盘机,以0.1mm~1mm的凹凸棒土为内核,调控湿度15~50%和转速20~200转/分钟,转动15~30min;最后在马弗炉中400~600℃烧结4~8小时,制备成直径1~10mm的陶瓷滤料。本发明滤料可有效去除水中的Ca2+、Mg2+,达到阻垢、防腐蚀和去生物污泥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备而成:
纳米电气石粉 1~10%;
粗电气石粉 55~80%;
硅藻土 1~15%;
海泡石粉 1~15%;
扇贝粉 1~15%;
碳酸氢钠 1~10%;
载银沸石粉 5~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电气石粉的粒径为1~1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银沸石粉的粒径为1~1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滤料为直径3~5mm的微球。
5.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第一步,按重量百分比,将1~10%纳米电气石粉、55~80%粗电气石粉、1~15%硅藻土、1~15%海泡石粉、1~15%扇贝粉、1~10%碳酸氢钠和5~10‰载银沸石粉通过搅拌混匀;
第二步,将混匀的粉体注入转盘机,以0.1mm~1mm的凹凸棒土为内核,调控湿度15~50%和转速20~200转/分钟,转动15~30min;
第三步,在马弗炉中400~600℃烧结4~8小时,制备成直径1~ 10mm的陶瓷滤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电气石粉的制备是:通过球型研磨机将电气石原料研磨成粒径为0.2~0.5μm的粉体,将浆液离心脱水,烘干,定量称取电气石粉体于烧瓶中,加入0.1~10倍于粉体质量的溶剂,控制温度在30~150℃左右,加入与电气石粉体质量比分数为1~20%的钛酸四丁酯,在回流条件下反应,之后将浆液离心,烘干,研碎,得到纳米电气石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甲苯、乙醇或对甲苯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说明书
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多功能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特别与用于循环水 处理的多功能滤料及其制备方法有关。
背景技术
循环冷却水系统一般为开式循环系统(如逆流式和横流式冷却 塔),冷却塔内空气与水进行充分的接触,水中的含氧量基本达到饱 和,循环水蒸发损失后,水中含盐浓度增加,致使某些系统结垢严重, 或某些类型的水质形成腐蚀性使系统发生严重腐蚀,另外,阳光、水 温等合适条件给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环境,再加上大气中 尘埃不断混入水中,会有藻类、粘泥产生,从而影响冷水机组的正常 运行,损坏制冷设备和管道附件,缩短系统使用寿命,而且必须经常 加药处理、化学清洗排放,耗水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冷却水的 处理至关重要。
现在工程上常用的水处理方式有:软化水法、电子水处理法、加 药法。
(1)软化水法:该种水处理方式在补充水硬度较高的情况下采用, 即补水经过软化(离子交换)后,除去水中的Ca2+、mg2+,在一定的浓 缩倍数下控制重碳酸盐的浓度,以防止结垢,因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 水量较大,该法成本较高,且该法无防腐蚀的作用。
(2)电子水处理方法:近年来,电子水处理器在工程上应用的较 多,其原理是利用电场的作用,使水分子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水分 子与接触界面的电位差减少,水中溶解盐类的离子及带电粒子间的静 电力减弱,不能相互集聚,但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阻垢能力差,无 防腐作用,逐渐被加药法替代。
(3)加药法:加药法是指向冷却水系统中投加缓蚀剂和阻垢剂, 这是目前工程上应用较广的方法,常用的缓蚀剂和阻垢剂有:六偏磷 酸纳、硫酸锌、钼酸纳、HEDP羟基亚乙基二膦酸、EDTMP乙二胺四亚 甲基膦酸、聚丙烯酸等。投药法防垢缓蚀的效果好,可同时投加杀菌 灭藻的药剂,对冷却水系统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方式,但运行 成本较高,耗水严重、环境污染、维护成本高等缺点。
循环冷却水属于低压锅炉软水体系,理想的软水处理系统需要达 到以下三个技术要求:
一、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Ca2+、Mg2+,或是改变Ca2+、Mg2+的晶型, 达到阻垢的目的。
二、能够减少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自来水中的余氯,降低电化学反 应的几率,达到防腐蚀的目的。
三、具有良好的生物污泥的去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及其 制备方法,以有效去除水中的Ca2+、Mg2+,达到阻垢、防腐蚀和去生 物污泥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 备而成:
纳米电气石粉 1~10%;
粗电气石粉 55~80%;
硅藻土 1~15%;
海泡石粉 1~15%;
扇贝粉 1~15%;
碳酸氢钠 1~10%;
载银沸石粉 5~10‰。
其中,所述粗电气石粉的粒径为1~10μm。
所述载银沸石粉的粒径为1~10μm。
所述多功能滤料为直径1~10mm的微球。
一种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多功能滤料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第一步,按重量百分比,将1~10%纳米电气石粉、55~80%粗电 气石粉、1~15%硅藻土、1~15%海泡石粉、1~15%扇贝粉、1~10% 碳酸氢钠和5~10‰载银沸石粉通过搅拌混匀;
第二步,将混匀的粉体注入转盘机,以0.1mm~1mm的凹凸棒土 为内核,调控湿度15~50%和转速20~200转/分钟,转动15~30min;
第三步,在马弗炉中400~600℃烧结4~8小时,制备成直径1~ 10mm的陶瓷滤料。
所述纳米电气石的制备是:通过球星研磨机将电气石原料研磨成 粒径为0.2~0.5μm的粉体,将浆液离心脱水,烘干,定量称取电气 石粉体于烧瓶中,加入0.1~10倍于粉体质量的甲苯、乙醇或对甲苯 等作为溶剂,控制温度在30~150℃左右,加入与电气石粉体质量比 分数为1~20%的钛酸四丁酯,在回流条件下反应若干小时,之后将 浆液离心,烘干,研碎,得到纳米电气石。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产品采用了包含压电性材料在内的复合 功能材料。当压电材料受到外界压力作用时,其两端就会出现正负极 性,而在自然界状态下几乎没有任何电能作用。将其提取出来后进行 超微粉碎,再按照科学的配方将其与其它几种功能材料和辅助材料进 行混配、混炼,然后进行纳米加工,使其处于被激活状态,这样它们 就形成了无数个微电极,在其周围形成了微电场,当将其加工至纳米 级时,其能级成百倍提高,每个微电极正负极间的电位差相当大。可 将水分子团之间的分子键打开,形成小分子水;同时将部分水分子的 原子化合价打开,电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得到微电极提 供的电子补充后变为氢气放掉,氢氧根离子与另一个水分子结合成 H2O·(OH)-。其生成过程为:
H2O→电解→H++OH-,2H++2e=H2↑,
OH-+H2O=H2O·OH-
即:4H2O+4e=2H3O2-+H2↑
水中的钙、镁离子除了以离子态存在,还会以如下形式存在: Ca(HCO3)2和Mg(HCO3)2。当它们遇到羟基及游离Ca离子时:
Ca2++2OH-=Ca(OH)2
Ca(OH)2+Ca(HCO3)2=2CaCO3↓+2H2O
Ca(OH)2+Mg(HCO3)2=2CaCO3↓+MgCO3+2H2O
MgCO3+Ca(OH)2=2CaCO3↓+Mg(OH)2↓
2Ca2++Mg(HCO3)2+2OH-=2CaCO3↓+Mg(OH)2↓+H2↑
Mg2++2OH-=Mg(OH)2↓
经如上反应,产生了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它们形成了松散的 水渣,由过滤系统滤掉,不会结成硬水垢。同时由于电解过程中释放 出活泼性氢或者氢气,显著降低水体系中的氧化还原性点位(ORP), 这些活泼性氢优先与溶解氧和余氯反应,从而具有预防设备管网的腐 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实质性区别在于:
一、现有循环冷却水主要处理方法无论电磁法还是化学法,均不 能有效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只是改变该镁离子的晶形结构;本发明 制备的滤料可以通过大量的H2O·OH-与钙镁离子形成超饱和状态,达 到其浓度积,进而在球体表面附近形成钙镁离子沉积,实现降低冷却 水中水垢的目的。
二、电磁法无法解决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氧和余氯的腐蚀,药剂法 一般添加缓蚀剂阻止腐蚀,本发明研制的多功能滤料不需要添加任何 药剂,由于压电性材料的无数个纳米级微电极可以不停地电解水生成 活泼性氢或者氢气,大大降低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不需添加任何化 学药剂,即可实现防腐蚀的效果。
三、本发明的滤料由于为无机陶瓷滤料,具有良好的挂膜效应, 循环冷却水中的大量微生物可以附着在陶瓷滤料表面,由于滤料中添 加了载银沸石,具有较好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可以有效解决循环冷却 水中生物藻泥的问题。
四、本发明研制的滤料为一种环保型的生态材料,解决了以往化 学法高耗水、高污染、高成本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通过球型研磨机将电气石原料研磨成粒径在0.2μm。将浆 液离心脱水,烘干。称取100g的电气石粉体于烧瓶中,加入0.5倍 于粉体质量的甲苯∶乙醇(20∶30,体积比)作为溶剂,控制温度在60 ℃,加入5%(与电气石粉体质量比分数)的钛酸四丁酯,在回流条件 下反应4小时,之后将浆液离心,烘干,研碎,得到纳米电气石粉。 该钛酸四丁脂修饰改性超细电气石粉体,实现了非极性抗团聚。
(2)按重量百分比,将2%的纳米电气石粉与80%的1-10μm粗电 气石粉、7%的硅藻土、4%海泡石粉、3.2%扇贝粉、3%的碳酸氢钠、8 ‰的1-10μm载银沸石粉通过搅拌混匀。
(3)将混匀的粉体注入转盘机,以0.5mm的凹凸棒土为内核, 调控湿度25%和转速30转/分钟,转动18min。
(4)在马弗炉中,550℃无粘结剂烧结6小时,制备成直径3mm 的多功效陶瓷滤料。
实施例二
(1)通过球型研磨机将电气石原料研磨成粒径在0.4μm。将浆 液离心脱水,烘干。称取100g的电气石粉体于烧瓶中,加入0.6倍 于粉体质量的甲苯∶乙醇(20∶30,体积比)作为溶剂,控制温度在60 ℃,加入10%(与电气石粉体质量比分数)的钛酸四丁酯,在回流条件 下反应4小时,之后将浆液离心,烘干,研碎,得到纳米电气石粉。 该钛酸四丁脂修饰改性超细电气石粉体,实现了非极性抗团聚。
(2)按重量百分比,将3%的纳米电气石粉与75%的1-10μm粗电 气石粉、6%的硅藻土、5%海泡石粉、5%扇贝粉、5.3%的碳酸氢钠、7 ‰的1-10μm载银沸石粉通过搅拌混匀。
(3)将混匀的粉体注入转盘机,以0.6mm的凹凸棒土为内核, 调控湿度25%和转速30转/分钟,转动20min。
(4)在马弗炉中,550℃无粘结剂烧结6小时,制备成直径5mm 的多功效陶瓷滤料。
实施例三
(1)通过球型研磨机将电气石原料研磨成粒径在0.5μm。将浆 液离心脱水,烘干。称取100g的电气石粉体于烧瓶中,加入0.4倍 于粉体质量的甲苯∶乙醇(20∶30,体积比)作为溶剂,控制温度在80 ℃,加入12%(与电气石粉体质量比分数)的钛酸四丁酯,在回流条件 下反应5小时,之后将浆液离心,烘干,研碎,得到纳米电气石粉。 该钛酸四丁脂修饰改性超细电气石粉体,实现了非极性抗团聚。
(2)按重量百分比,将5%的纳米电气石粉与70%的1-10μm粗电 气石粉、7.5%的硅藻土、6%海泡石粉、5%扇贝粉、6%的碳酸氢钠、5 ‰的1-10μm载银沸石粉通过搅拌混匀。
(3)将混匀的粉体注入转盘机,以0.4mm的凹凸棒土为内核, 调控湿度25%和转速30转/分钟,转动20min。
(4)在马弗炉中,550℃无粘结剂烧结6小时,制备成直径4mm 的多功效陶瓷滤料。
本发明产品已经用于空调循环冷却水的试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