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11 22:17:0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7.04.18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IPC分类号E03F3/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通过设置环形带状结构的止水带、内胀圈及卡合连接机构,将止水带贴合于两段连接管的衔接部位,其一侧与管道内圆面相贴合,另一侧与内胀圈的外圆面相配合,而内胀圈至少由两段弧形的内胀圈体相连接而成,相邻的两段内胀圈体的端部之间通过卡合连接机构相连接,在涨开状态下内胀圈体构成闭合的圆环形,使止水带紧密地与两连接管的接合端密合贴封,从而两连接管密封衔接为一体。该方法易实施,适应性强,止水效果好、持久性佳,可在业内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止水带、内胀圈及卡 合连接机构,所述止水带呈环形带状结构,其材质为氯丁橡胶,将止水带 贴合于两段地下污水管道的衔接处,止水带的一面与管道内圆面贴合,止 水带的另一面与内胀圈的外圆面相配合;所述的内胀圈由至少两段弧形的 内胀圈体相连接而成,相邻的两段内胀圈体的端部之间通过卡合连接机构 相连接,在涨开状态下所述的至少两段弧形的内胀圈体构成闭合的圆环形, 使止水带紧密地与两段连接管的接合端密合贴封,从而将连接管密封衔接 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 一套卡合连接机构包括两抱箍、两撑接头、两撑头及螺栓,两抱箍分别与 内胀圈体的两连接端部相固定,一抱箍连接一撑接头,撑头与撑接头为卡 槽式锲形活动连接,由两撑头将两撑接头相卡合,通过螺栓将两撑头夹紧 从而带动两撑接头向相反方向运动,使内胀圈体涨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抱箍、撑接头、撑头及螺栓的材质都为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内胀圈的材质为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止水带与连接管相贴合的表面设有密封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止水带与内胀圈相配合的表面设有沟槽,相应地,内胀圈的配合表面设 有凸状沟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内胀圈由三段弧形的内胀圈体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地下污水管道的内径为80~220cm。

  说明书

  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污水管道的修复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大口径地下污水 管道接口裂缝、渗漏的修复施工处理方法,属于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大口径地下污水管道多为分节组合铺设,投用之后因自然环境、地质 变化以及上层压力不同等种种原因,管线会由直线变成非直线,管道接口 部位出现变形产生裂缝,使地下水及地下水夹带着管道四周的土体和泥砂 涌入管内,随污水流走,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 其接口处采用水泥进行密封补漏,这种密封补漏方法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另外还有一种修复技术是:采用10mm左右的厚度和300mm以上宽度的 钢板分3块拼接成一个圆,表面涂刷防腐油漆,经实际操作和使用结果分 析,该工艺存在有以下的缺点:①施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笨重);②运行 中的管道必须断水(两头必须封堵),需增设临时水泵进行污水的超越, 增加工程的成本;③修复施工周期较长;④防腐较差,表面的防腐油漆很 容易脱落,使用寿命短。

  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尚无较好的修复材料和施工工艺对地下污水管道 进行修复,上述缺陷在行业中普遍存在,大型管道的接口修复工艺,将是 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污水管道接口修复的施工方法,旨在有 效解决大口径管道的裂缝、渗漏等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保证地下 污水管道长时间有效投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止水带、内胀圈及卡合 连接机构,所述止水带呈环形带状结构,其材质为氯丁橡胶,将止水带贴 合于两段地下污水管道的衔接处,止水带的一面与管道内圆面贴合,止水 带的另一面与内胀圈的外圆面相配合;所述的内胀圈由至少两段弧形的内 胀圈体相连接而成,相邻的两段内胀圈体的端部之间通过卡合连接机构相 连接,在涨开状态下所述的至少两段弧形的内胀圈体构成闭合的圆环形, 使止水带紧密地与两段连接管的接合端密合贴封,从而将连接管密封衔接 为一体。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中,每一套卡合连接机构包括两 抱箍、两撑接头、两撑头及螺栓,两抱箍分别与内胀圈体的两连接端部相 固定,一抱箍连接一撑接头,撑头与撑接头为卡槽式锲形活动连接,由两 撑头将两撑接头相卡合,通过螺栓将两撑头夹紧从而带动两撑接头向相反 方向运动,使内胀圈体涨开。

  前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抱箍、撑接头、撑头 及螺栓的材质都为不锈钢;所述内胀圈的材质为不锈钢。

  前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中,所述止水带与连接管相贴合 的表面设有密封槽。

  前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中,所述止水带与内胀圈相配合 的表面设有沟槽,相应地,内胀圈的配合表面设有凸状沟道。

  前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内胀圈由三段弧形的 内胀圈体构成。

  前述的地下污水管道修复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地下污水管道的内径 为80~220cm。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把至少两段弧形的内胀圈体连接构成内胀圈,通过卡合连接机 构使内胀圈涨开,则内胀圈的外壁表面可以抵住管道接缝处的止水带,使 得内胀圈可以牢牢地胀紧在管道内壁上,达到防止泄漏的效果。该方案安 装快速,无需封、拆头子,可在运行低谷期间带水操作,对管道运行基本 无影响,不需要断水。由于施工快速,因此大幅减少了施工人员在井下危 险环境的暴露时间,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人员的生命保障得到大幅度提高; 接口耐压值达到1.5kg/cm2,最高能够达到1.8kg/cm2,止水效果好。本发 明适用于各种管径、各种接口形式的地下污水管道,方案易实施,适应性 强,可在业内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