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3.12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IPC分类号C02F103/28; 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造纸制浆污水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两级分离器首尾串接而成,前一级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到后一级分离器的入口处,且前一级分离器出口高于后一级分离器的入口高度。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多级分离设备,使污水内的固液态分离更彻底。由于以喷淋机构内的清水向滤网喷淋,及时收集和输出滤网上的纤维,保持滤网对液体有较大的泄漏量,具有结构合理、小时流量高、分离效果佳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造纸制浆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级分离器首尾串接而成,前一级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到后一级分离器的入口处,且前一级分离器出口高于后一级分离器的入口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制浆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包括一过滤槽和喷淋机构,过滤槽内由分离过滤网分成两部分,分离过滤网集倾斜一定角度安装于过滤槽的内壁上,分离过滤网上面的过滤槽侧壁设有污水入口及污水出口,喷淋机构的各喷孔正对着分离过滤网,分离过滤网下面的过滤槽其底壁设有液态出水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制浆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入口设置于分离过滤网顶端附近的过滤槽侧壁上,并与制浆污水管道相连接,污水出口设置于分离过滤网底端附近的过滤槽侧壁上,与后一级分离器的入口的管道相通。
说明书
造纸制浆污水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造纸制浆污水分离装置,属于造纸工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造纸制浆过程中污水固、液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造纸生产分为一般有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其中,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造纸工业用水量大,制浆过程排出的污水是含有较多化学物质的浓的化学溶液,同时也含有固态物质尤其是纤维。上述的污水必须进入处理后才能循环利用,首先就需对污水进行液、固态分离,以免纤维在流路上积成阻碍。传统做法多是采用静电沉淀法或气泡上浮法,需使污水长时间的缓流甚至静置,并需要大容积大面积的水池;近年又在气泡上浮法的基础上加以毡毛辊对纤维的附着作用,允许水流在原基础上有所加速,但仍具较大体积,而且上述各法对污水和纤维的分离效果均不充分,分离效果差。
本发明人从事造纸技术多年,经过长期研究和多次试验,创作新型制浆污水固液分离设备,故才有本实用新型的提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小时流量高、液态和纤维物质分离效果好的造纸制浆污水分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造纸制浆污水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两级分离器首尾串接而成,前一级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到后一级分离器的入口处,且前一级分离器出口高于后一级分离器的入口高度。
进一步,所述的分离器包括一过滤槽和喷淋机构,过滤槽内由分离过滤网分成两部分,分离过滤网集倾斜一定角度安装于过滤槽的内壁上,分离过滤网上面的过滤槽侧壁设有污水入口及污水出口,喷淋机构的各喷孔正对着分离过滤网,分离过滤网下面的过滤槽其底壁设有液态出水流道。
进一步,所述的污水入口设置于分离过滤网顶端附近的过滤槽侧壁上,并与制浆污水管道相连接,污水出口设置于分离过滤网底端附近的过滤槽侧壁上,与后一级分离器的入口的管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多级分离设备,使污水内的固液态分离更彻底。由于以喷淋机构内的清水向滤网喷淋,及时收集和输出滤网上的纤维,保持滤网对液体有较大的泄漏量,从而能够实现较大地小时流量;通过选用单位面积上的网目数大的滤网,即能获得好的分离效果;又由于过滤工艺不需要液固混和污水分层,不需长时的缓流,具有结构合理、小时流量高、分离效果佳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