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3.12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IPC分类号C02F3/32; A01G1/00; C02F103/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鸟巢蕨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属于废水处理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环境中,种植鸟巢蕨,本发明充分利用鸟巢蕨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特性,以及鸟巢蕨本身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可进行直接移栽、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特殊管理、不需要每年栽种等特点,将其种植于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的环境中,吸收积累废水中的污染物,从而降低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净化畜禽养殖废水;具有成本低、运行费用低、效果好,在操作上简单易行等特点,保证了净水效果同时也为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的处理开发了新的植物资源品种,为人工湿地植物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的深入发展带来了新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权利要求书
1.鸟巢蕨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环境中,种植鸟巢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鸟巢蕨进行直接移栽种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定期清除种植的鸟巢蕨的老叶部分。
说明书
鸟巢蕨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废水的自然生物降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植物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畜禽养殖废水污染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其污染特点是高悬浮物、高有机物和高氨氮,可生化性强,臭味大。
畜禽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畜禽养殖业大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危及生态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环境空气的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目前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的方法主要有自然生物降解技术(如土壤处理、氧化塘处理、人工湿地处理等)、厌氧处理技术(如厌氧滤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升流式固体反应器等)、好氧处理技术(如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O工艺及氧化沟等)等。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畜禽养殖废水的污染程度。然而,采用厌氧或好氧的生物处理技术,其出水水质难以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更不要说污水综合一级排放标准,如果采用强制的物理化学措施强化处理效果,往往成本过高。自然生物降解技术(人工湿地处理)的特点恰好能弥补养殖业经济能力有限、缺乏有一定操作与管理水平的技术人员的局限,尤其适合地处农村地区的养殖场。采用自然生物降解技术(人工湿地处理)强化畜禽养殖废水污染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不失为一种适宜的处理技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国、英国相继召开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大会,提出了人工湿地的有关净化机理和一些可供参考的设计规范和数据,标志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污水处理系统进入环境科学领域。近年来,人工湿地的工程应用和净化机理等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工湿地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氮和磷等,而且能有效去除病原菌、重金属、藻毒素等外源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建设成本低,耗能少,运行费用低和效果好且不造成二次污染等多种特性,不仅有较高的氮、磷去除率,还具有美化环境的功效。随着水污染成为全世界人们所要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人工湿地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长远发展,尤其在净化畜禽养殖废水污染中显示了极大的潜力,成为近年来开始关注的研究热点。目前已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的植物有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黄花美人蕉(Cannaceaeindica var.flava)、黄花鸢尾(Iris pseudoacorus)、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茭白(Zizania latifol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等。
但是,面对目前由于畜禽养殖大力发展而带来的畜禽养殖废水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上述可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的植物品种资源显得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开发大量可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的植物品种资源,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质土质等废水处理的需要。另外,目前大多数用于净化污水的植物为一年生草本,需要每年进行重新栽种,在管理上比较麻烦;而且植株会在冬季枯萎,烂根枯叶进入水中会给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它们在冬季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不理想。
鸟巢蕨(Asplenium antiquum Aspleniumnidu)别名巢蕨、山苏花、王冠蕨,为铁角蕨科巢蕨属多年生阴生草本植物。鸟巢蕨为中型附生蕨,株形呈漏斗状或鸟巢状,株高60-1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柄粗壮而密生大团海绵状须根,能吸收大量水分。叶簇生,辐射状排列于根状茎顶部,中空如巢形结构,能收集落叶及鸟粪,革质叶阔披针形,长100厘米左右,中部宽9-15厘米,两面滑润,叶脉两面稍隆起。孢子囊群长条形,生于叶背侧脉上侧达叶片的1/2。鸟巢蕨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均有分布,亚热带其它地区也有分布。鸟巢蕨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室外温度不低5℃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受冻现象。
目前,鸟巢蕨的主要应用为观赏装饰。鸟巢蕨为较大型的阴生观叶植物,它株型丰满,叶色葱绿光亮,潇洒大方,野味浓郁,深得人们的青睐。常悬吊于室内,别具热带情调,也可植于热带园林树木下或假山岩石上,可增添野趣,盆栽的小型植株用于布置明亮的客厅、会议室及书房,卧室,也显得小巧玲珑,端庄美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可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的植物资源不足、一年生植物需要每年栽种等问题,提供一种可用于处理废水尤其是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新的植物资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在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环境中,种植鸟巢蕨。
作为优选:将所述的鸟巢蕨进行直接移栽种植。
作为进一步优选:定期清除种植的鸟巢蕨的老叶部分。
发明人在长期大量的试验研究过程中,发现鸟巢蕨能有效降低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氨氮(即NH4+-N)、总磷(即TP)、总氮(即TN)、化学耗氧量(即CODCr)、总有机碳(即TOC)等污染物的含量,主要基于在长期大量试验中发现的鸟巢蕨对上述污水中常见的污染物的显著吸附和去除特性,于是将其应用于畜禽养殖的废水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长期大量试验发现鸟巢蕨对畜禽养殖废水中NH4+-N、TP、TN、CODCr、TOC等污染物具有显著的吸附和去除特性,并充分利用了这种特性,将其种植于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环境中,吸收积累畜禽养殖废水中氨氮、总磷、总氮、CODCr等污染物,从而降低畜禽养殖废水中NH4+-N、TP、TN、CODCr、TOC等污染物的含量;待形成一定生物量时,就可达到减少畜禽养殖废水中NH4+-N、TP、TN、CODCr、TOC等污染物的含量的目的,进一步净化畜禽养殖废水。
2、通过定期对在种植了鸟巢蕨的畜禽养殖废水中采集水样以及对其出水水质进行测定,充分证明鸟巢蕨能有效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NH4+-N、TP、TN、CODCr、TOC等污染物的含量,从而净化畜禽养殖废水。
3、由于鸟巢蕨室外温度不低于5℃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受冻现象,可作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冬季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的处理中的植物新品种,为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的处理开发了新的植物资源品种,为人工湿地植物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的深入发展带来了新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4、由于鸟巢蕨本身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易成活,可进行直接移栽;在自然条件下即可存活,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特殊管理;同时,鸟巢蕨为多年生植物,不需要每年栽种,在操作上简单易行,由于采用了定期清除种植的鸟巢蕨的老叶部分的方案,可以防止植物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5、鸟巢蕨株型丰满,叶色葱绿光亮,潇洒大方,野味浓郁,具有较强的景观价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论在运行成本、操作维护、处理效果上,还是在所带来的景观价值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