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黄连素废水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11-23 9:01:5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9.11.17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IPC分类号C02F103/36; C02F1/46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主体工艺为脉冲电絮凝,反应装置由进水箱1、进水泵2、反应槽3、脉冲电源4、电极板5、潜流泵6、排水阀7、时间程序控制器8构成。工艺采用进水-反应-出水的操作方式,由时间程序控制器8控制,废水通过进水泵2经进水口9进入反应槽3;在脉冲电源4提供的方波脉冲电流的作用下,极板5间和极板5上产生电絮凝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和气浮作用,协同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反应完成,出水经出水口10由排水阀7排出。其间潜流泵6可有效保持反应槽3中废水的有效混合;同时,脉冲式电流可有效防止浓差极化引起的电极钝化,降低能耗,提高处理效率。该工艺便于操作,投资费用低,处理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脉冲电源,提供方波脉冲电流,产生电絮凝反应,在电絮凝过程中,阳极氧化溶出Fe2+和Fe3+,结合水中OH-形成Fe(OH)2和Fe(OH)3,与废水中的黄连素及其中间产物和衍生物发生絮凝沉淀作用,实现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同时,在电絮凝过程中,污染物可直接在阳极上和阴极上发生氧化还原作用,并可被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氧化性极强的·OH自由基和还原性极强的新生态Fe2+氧化还原去除;电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大量O2和H2微气泡可吸附在污染物絮体表面,产生气浮作用,协同去除废水中黄连素等污染物,实现良好的固液分离效果。

  2.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黄连素废水通过进水泵由进水箱进入反应槽,进行电絮凝反应,脉冲电源直接与反应电极相连,施加方波脉冲电流,电流密度为10-30mA/cm2,脉冲频率为0.1-5KHz,占空比为0.2-0.8。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脉冲电源产生“通电--断电--通电”的间歇供电方式,在电极上产生间断的电絮凝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脉冲电絮凝极板的选用为铁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一种黄连素废水 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设置至少1组电极板,极板间距为0.5-3.5cm。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絮凝反应过程中利用潜流泵实现反应槽中废水的有效混合,促进电极表面的水力扩散,防止浓差极化。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所述的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在高效去除黄连素的同时,克服了传统电絮凝工艺易发生浓差极化而导致的电极钝化,并且具有降低能耗和材耗的优势。

  说明书

  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废水处理设备,具体为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

  背景技术

  黄连素也称盐酸小檗碱,为抗生素类药物,具有很强抑菌性和抗氧化降解性能,黄连素生产废水中含有高浓度黄连素成品且盐度高、微生物毒性大,无法直接进入常规生化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如与其他废水混合进行综合处理,则处理负荷低,能耗高。因此必需依靠高效可行的物化预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解除污染物毒性。

  电絮凝技术是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电镀、餐饮、采矿和冶金等方面废水处理的物化预处理工艺,其对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氮、磷和油类物质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电絮凝技术可有效弥补化学处理工艺的不足,其酸度范围较宽,设备简单占地少,易于操作,无需添加化学药剂,污泥量少且易于固化和脱水,与传统絮凝相比,电絮凝工艺产生的絮体体积大,结合水含量少,耐酸性好,更稳定且易于分离。

  但电絮凝工艺耗电量大,并且在反应过程中易发生浓差极化而使电极钝化,影响处理效果,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利用脉冲电源,通过“供电-断电-供电”的间歇供电方式,使电极上发生间断的电化学反应,改善了电极表面的离子扩散,从而大大降低了浓差极化导致的电极钝化;由于通电过程以脉冲方式间歇进行,相同的反应时间下,实际通电时间远小于普通电絮凝技术,因此脉冲电絮凝技术可有效降低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经济高效的黄连素废水的处理工艺和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脉冲电源,提供方波脉冲电流,产生电絮凝反应,在电絮凝过程中,阳极氧化溶出Fe2+和Fe3+,结合水中OH-形成Fe(OH)2和Fe(OH)3,与废水中的黄连素及其中间产物和衍生物发生絮凝沉淀作用,实现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同时,在电絮凝过程中,污染物可直接在阳极上和阴极上发生氧化还原作用,并可被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氧化性极强的·OH自由基和还原性极强的新生态Fe2+氧化还原去除;电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大量O2和H2微气泡可吸附在污染物絮体表面,产生气浮作用,协同去除废水中黄连素等污染物,实现良好的固液分离效果。

  上述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黄连素废水通过进水泵由进水箱进入反应槽,进行电絮凝反应,脉冲电源直接与反应电极相连,施加方波脉冲电流,电流密度为10-30mA/cm2,脉冲频率为0.1-5KHz,占空比为0.2-0.8。

  上述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脉冲电源提供了“通电--断电--通电”的间歇供电方式,使电极上发生间断的电化学反应,改善了电极表面的离子扩散,大大降低了浓差极化导致的电极钝化,并可有效地降低能耗,提高处理效率。

  上述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脉冲电絮凝极板的选用为铁极板。

  上述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设置至少1组铁电极板,极板间距0.5-3.5cm。

  上述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絮凝过程通过潜流泵实现废水的均匀混合,促进电极表面的离子扩散,防止浓差极化。

  上述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在高效去除黄连素的同时,克服了传统工艺易发生浓差极化而导致的电极钝化,并且具有能耗和材耗低的优势。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