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06.02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IPC分类号C02F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的无动力液面清理装置,解决了污水处理厂生化反应池人工处理表面浮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污物收集器,其为顶部敞口的矩形盒,其底部为漏斗状,其排污口连接着排污管;其上部两侧分别通过吊链固定在生化反应池上;污物收集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位于滑动槽内,滑动槽为槽钢状,且分别固定设于生化反应池相对应的两侧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用于浮渣收集不需要消耗能量,水力自流使污物进入收集器,并通过排污管排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其适用面广,稍加改动即可用于不同环境,可清理液面浮渣、水面浮油乃至水体表面生长的藻类等。
权利要求书
1、用于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的无动力液面清理装置,设于生化反应池内,其特征在 于:包括污物收集器,污物收集器为顶部敞口的矩形盒,其底部设有外凸的排污口,排污 口连接着排污管,排污管的另一端伸至生化反应池外部,其上部两侧分别通过吊链固定在 生化反应池上;污物收集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位于滑动槽内,滑动槽为槽钢状,且分别固 定设于生化反应池相对应的两侧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的无动力液面清理装置,其特征 在于:污物收集器为顶部敞口的长条装矩形盒,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滑动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的无动力液面清理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污物收集器底部为漏斗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的无动力液面清理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排污管为软管。
说明书
用于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的无动力液面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的液面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浮渣的形成主要与水体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种类有关。目前,世界上普遍认为 Microthrix parvicella(革兰氏阳性,丝状、无鞘无分枝)菌属是导致生物泡沫的主要 菌属。Microthrix parvicella菌属含有大量脂类物质(脂类含量达干重的35%),本身比 水轻,易漂浮到水面;再加上这类微生物呈丝状或枝状,能大量网捕污水中悬浮固体微粒 和气泡等,并形成网,增加了泡沫表面的张力,使其更加稳定,不易破碎。在各种因素影 响下,造成Microthrix parvicella菌属的异样生长,其比生长速率高于了菌胶团细菌, 结果成为了生化反应池的中优势菌种而大量增值,最终导致浮渣的产生。
目前,国内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生化反应池(如氧化沟、SBR池)表面存在的浮渣问题 是困扰污水处理运行操作的一大难题。浮渣的存在一方面影响水质景观,另一方面也污染 出水水质。现阶段还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能靠人工从反应池或者二沉池内捞渣,花 费大量人力财力却效果一般。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处理方便、效果稳定、节约开支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生化反应池表面浮渣的清除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 处理生化反应池的无动力液面清理装置。
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如下:
用于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的无动力液面清理装置设于生化反应池内;包括污物收集 器,污物收集器为顶部敞口的矩形盒,其底部设有外凸的排污口,排污口连接着排污管, 排污管的另一端伸至生化反应池外部,其上部两侧分别通过吊链固定在生化反应池上;污 物收集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位于滑动槽内,滑动槽为槽钢状,且分别固定设于生化反应池 相对应的两侧内壁上。
污物收集器为顶部敞口的长条装矩形盒,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滑动槽内。
所述污物收集器底部为漏斗状。
所述排污管为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位高度变化对本实用新型无影响,浮力可以保证污物收集器可随水位的高低而 自动调整。
2、本实用新型用于浮渣收集不需要消耗能量,水力自流使污物进入收集器,并通过 排污管排出。
3、本装置操作方便、简单,无需投入很多人力。
4、整个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5、本装置适用面广,稍加改动即可用于不同环境,可清理液面浮渣、水面浮油乃至 水体表面生长的藻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