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仲钨酸铵制备中的废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12-1 16:48:4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9.10.24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66; C02F1/28; C02F103/34; C02F1/20; C02F1/42; C02F1/72; C02F1/04

  摘要

  仲钨酸铵制备中的废水处理工艺,方法是:1、将交后液用树脂吸钨后排出的碱性水,送入烟气处理系统,吸收酸性气体后废水送入混合池;2、将母液送入蒸氨釜,加入氢氧化钠,后加热,蒸氨,再将溶液送入吹脱塔,使溶液中的氨-氮含量达到100-200mg/L,后将溶液送入调酸釜,再将酸性溶液送入树脂柱吸钨,将废水排入混合池;3、将洗氯水和蒸氨残夜,先进行氨活化处理,再加热蒸氨,将溶液送入吹脱塔,使溶液中的氨-氮含量达到20-30mg/L,废水送入混合池;上述废水进入混合池后,加入硫酸,使pH值调至6-9,排出。有益效果是:增产率1-3%,回收的氨可返回系统使用,降低液氨消耗量,排放废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除尘率>95%,脱硫率>98%。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仲钨酸铵制备中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仲钨酸铵(AP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交后液、母液和洗氯水及蒸氨残液,分成三路,按分路各自处理,后混合,再加入硫酸(浓度93%),使PH值调至6-9,排出,其处理方法如下:

  (1)、将树脂吸钨后排出的碱性水即交后液,不含氨-氮,送入锅炉烟气处理系统,吸收酸性气体(CO2和SO2),后送入混合池;

  (2)、将母液送入蒸氨釜中,先加入氢氧化钠,调PH值>9,后加热至80-100℃,蒸氨,使溶液中的氨小于500mg/L,再将溶液送入吹脱塔,吹脱余氨,使溶液中的氨-氮含量达到100-200mg/L,后将溶液送入调酸釜中,调PH值至2-4,再将酸性溶液送入树脂柱吸钨,后将酸性废水排入混合池;

  (3)、将洗氯水和蒸氨残液,送入蒸氨釜,加氢氧化钠,使PH值>9,进行氨活化处理,再使温度加热至80-100℃,蒸氨,使溶液中的氨小于500mg/L,后将溶液送入吹脱塔中,吹脱余氨,使溶液中的氨-氮含量达到20-40mg/L,将废水送入混合池;

  (4)、将蒸发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含氨蒸汽,先送入粗馏塔,回收粗氨水,釜残液按步骤(3)处理,后将粗氨水送入氧化釜,加入氧化剂,加入量按硫离子当量数的1.2倍,除还原性杂质,处理后进入精馏塔,回收氨水,后将氨水返回系统使用;

  (5)、上述(1)-(4)步骤中经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混合池后,再加入硫酸(浓度93%),使PH值调至6-9,后将废水排出;

  所述的氧化剂为:采用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中的一种,加入量按硫离子当量数的1.2倍;

  所述的树脂,采用市售的大孔径弱碱性阴离子树脂中的D301、D305、D314、D315或D318的一种。

  说明书

  仲钨酸铵制备中的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仲钨酸铵(APT)的制备工艺,特别是仲钨酸铵制备中的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现行的仲钨酸铵(APT)的生产方法,是用钨原料制成产品液,再浓缩结晶,其结晶的蒸汽部分冷却成稀氨水,稀氨水不能返回使用。结晶母液和产品洗水混和,再浓缩结晶为二次结晶,二次结晶的母液再加碱和氯化钙,合成人造白钨。锅炉烟气用一次水或自来水处理,车间所有的废水集中后送入环保系统处理、排放。为此,烟气、结晶尾气和污水均不能达标排放。根据我国部分生产企业提供数据,有3%左右的钨以白钨形式消耗,有0.5%左右的钨随杂质元素一起排入废水中。同时,钨回收率不高,且因排放水处理不净一方面造成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以一年产1500吨APT厂为例:使用一台4吨卧式蒸汽锅炉作热源,锅炉烟气除尘采取湿式除尘,据实例资料,目前,脱硫效率为20%左右。APT车间废水包括交换废水、沉白钨废水和结晶废汽淋洗水三大部分,另外还有零星无组织冲洗水。交换废水有两部分,一部分为碱性不含氨-氮废水,此量约为60~120m3/吨APT,碱度约为含游离碱1%左右,另一部分为含氨-氮碱水或中性水,此量为1~3m3/吨APT,氨-氮含量在1~4%。沉白钨废水实际就是去除钨后的母液,量为1~3m3/吨APT,弱碱性,含氨-氮量在2%左右,结晶蒸汽淋洗水量约15~25m3/h,氨-氮含量在0.5~7.5%。车间冲洗水视情况而定。对此车间确定参数燃煤锅炉间歇工作,生产废水(交换水量)为80m3/吨APT,洗氯水量为5m3/吨,一次结晶率95.3%,母液量为(包括冲洗水)5m3/吨APT,循环冷却水量为15~20m3/吨APT。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生产技术的不足,工艺改进保证一次结晶后的母液经过脱氨、除杂后,钨以钨酸钠形式可返回主流程,配制交前液使用,对树脂交换性能不造成负面影响;锅炉废气、车间废水经过治理后达标,尤其是氨-氮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氨-氮15mg/L以下);APT回收率可提高到97%以上,提高回收率1%-3%,除尘率>95%,脱硫率>98%,降低液氨消耗量,回收的氨可返回系统使用,进入混合池后的废水再加入硫酸,使PH值调至6-9,排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仲钨酸铵制备中的废水处理工艺,将仲钨酸铵(AP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交后液、母液和洗氯水及蒸氨残液,分成三路,按分路各自处理,后混合,再加入硫酸,使PH值调至6-9,排出,其处理方法如下:

  (1)、将树脂吸钨后排出的碱性水(即交后液),不含氨-氮,送入锅炉烟气处理系统,吸收酸性气体(CO2和SO2),后送入混合池;

  (2)、将母液送入蒸氨釜中,先加入氢氧化钠,调PH值>9,后加热至80-100℃,蒸氨,使溶液中的氨含量小于500mg/L,再将溶液送入吹脱塔,吹脱余氨,使溶液中的氨-氮含量达到100-200mg/L,后将溶液送入调酸釜中,调PH值至2-4,再将酸性溶液送入树脂柱吸钨,使酸性废水排入混合池;

  (3)、将洗氯水和蒸氨残液,送入氨活化釜,加氢氧化钠,进行氨活化处理,再加热蒸氨,加热温度80-100℃,至溶液中的氨含量小于500mg/L,将溶液送入吹脱塔中,吹脱余氨,使溶液中的氨-氮含量达到20-30mg/L,送入混合池;

  (4)、蒸发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含氨蒸汽,先进入粗馏塔,回收粗氨水,釜残液按步骤(3)处理,粗氨水进入氧化釜,加入氧化剂,氧化处理后进入精馏塔,回收氨水,后将氨水返回系统使用;

  (5)、上述(1)-(4)步骤中经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混合池后,再加入硫酸(浓度93%),使PH值调至6-9,排出;

  所述的交前液,是指将压力碱浸出液配入洗渣水调配适宜的碱度和钨含量的液体,也是未经树脂吸附过的液体。

  所述的母液,是指产品液浓缩结晶后的液体。

  所述的交后液,是指用树脂吸钨后,排出的碱性废水(不含氨-氮)。

  所述的淋洗剂,为氯化铵和氨水混和液体,加入量视树脂柱吸附钨量而定,一般5-10m3/离子柱,所述的离子柱为10m3立方。

  所述的解吸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及解吸时间以将树脂中吸附的钨和钼解吸干净止。

  所述的树脂,采用市售的大孔径弱碱性阴离子树脂,即D301、D305、D314、D315或D318中的一种。

  所述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中的一种,加入量按硫离子当量数的1.2倍。

  所述的产品洗水,是指用纯水洗涤产品后的溶液。

  所述的蒸氨,是指把母液和洗氯水加蒸汽后,将氨蒸发在气体中,再吸收。

  为了解决废水含氨-氮的问题和生产过程中母液沉白钨和钨沉不尽,造成钨流失问题,我们采取的工艺流程如下:

  通过工艺改进,压力碱浸出后的钨酸钠溶液中钨除交后液中损失微量外,其余都转化为产品APT,不需要产出二次结晶和合成白钨。

  锅炉烟气经过一段文氏除尘增湿,一段泡沫除尘脱硫脱碳,再经复挡除沫,气温由300℃左右降为60℃左右,SO2和CO2基本被碱水吸收。处理后的烟气、粉尘、SO2达标排放。

  废水分成三股水,交后液以15~20m3/h流速进锅炉烟气除尘系统,碱性在锅炉运行时基本可以消除,氨-氮值在1mg/L以下。车间含游离氨-氮水主要是蒸氨尾水。蒸氨过程控制氨含量500mg/L以下,蒸氨指标达标后进空气冷却吹脱塔,降温吹脱余氨至氨含量20-40mg/L,控制流量与锅炉除尘废水混和排放。第三股即含化合氨的水,即洗氯水和结晶母液,先在活化釜中对氨进行活化处理,再进蒸氨釜中蒸氨,氨含量至500mg/L以下,进吹脱冷却塔,吹脱至氨150mg/L以下,将此液送调酸釜中调酸,进特种树脂柱吸钨排杂,交换后的尾水按比例混入废水池。

  按工艺计算,生产1吨APT产品,交后液碱性废水约80~120m3,含氨-氮的废水量约8~10m3,冷却水量40m3/吨APT,通过控制调配比例,氨-氮指标可控制在8~14mg/L之内(8.57~12.5mg/L),PH值在6~9范围内。

  锅炉废气处理工艺流程: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I.交后液碱性废水→泡沫除尘→中性或碱性废水→混合池混合;

  II.含氨蒸汽→提浓塔釜残液→冷却吹脱塔→20-30mg/L混合池混合;

  III.母液和洗氯水→活化脱氨→冷却吹脱→150mg/L含氨碱水→混合池混合;

  IV.混合池混合→调至中性,含氨氮15mg/L以下→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改进后,APT回收率可提高到97%以上,回收的氨可返回系统使用,降低液氨消耗量。处理后,锅炉排放烟气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标准。处理后的废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氨-氮15mg/L以下)。工艺改进保证一次结晶后的母液经过脱氨、除杂后,钨以钨酸钠形式可返回主流程,配制交前液,对树脂交换性能不造成负面影响。锅炉废气、车间废水经过治理后,治理结果达标,尤其是氨-氮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治理方案经济适用,技术运行可靠、经济合理、高效节能,投资小,产效高。长期运行稳定、经济,选用的设施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操作方便,采用制造精良、品质可靠的设施,保证改造和新增设施、设备的稳定运行,极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和运行费用,提高回收率1%-3%,回收的氨可返回系统使用,除尘率>95%,脱硫率>98%,降低液氨消耗量,投资小,运行稳定。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