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04.01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0; C02F1/32; C02F1/52
摘要
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式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存在除P脱N效果较差、出水水质差,很难达到规定标准的问题。本方法具体步骤为:生活污水顺次进入预处理系统、生物絮凝体过滤沉淀池、BIOFOR厌氧生物滤池、BIOFOR曝气生物滤池、紫外消毒装置、出水。BIOFOR厌氧生物滤池主要用于厌氧条件下反硝化脱氮;BIOFOR曝气生物滤池主要对水中的氨氮和剩余COD进行去除,并在BIOFOR曝气生物滤池中完成化学除磷。本发明采用BIOFOR厌氧生物滤池和BIOFOR曝气生物滤池的组合来处理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效里好,剩余污泥产量少,处理过的水体的各项指标均可达到规定标准并可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
权利要求书
1、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式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步骤一、待处理污水进入预处理系统,待处理污水经预处理系统内的格栅 截留下较大杂物后进入预处理系统上的旋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的水力表面负 荷控制在130~140m3/m2·h并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40~50s;
步骤二、经步骤一处理后的污水采用布水方向向上的方式从生物絮凝体过 滤沉淀池的下部流入其内并在生物絮凝体过滤沉淀池内形成一层悬浮污泥层 (7),通过悬浮污泥层(7)将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80%的胶体物质迅速截 留和吸附,保持污水 在生物絮凝体过滤沉淀池内停留4~6小时,将污水中的 固体污染物沉淀在生物絮凝体过滤沉淀池的池底内并排出;
步骤三、经步骤二处理后的污水从生物絮凝体过滤沉淀池的上部出水并流 入到BIOFOR厌氧生物滤池的底部配水区内,在厌氧环境中,去除污水中的BOD、 COD、硝酸盐氮和SS;
步骤四、经步骤三处理后的污水从BIOFOR厌氧生物滤池的上部出水并流 入到BIOFOR曝气生物滤池的底部配水区内,BIOFOR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水中的 氨氮和剩余COD并大量截留水中的悬浮固体;并向BIOFOR曝气生物滤池内投 加三氯化铁液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磷;污水在BIOFOR曝气生物滤提供的好氧条 件下进行硝化反应,从BIOFOR曝气生物滤池上部流出的清水按120%的回流比 回流到BIOFOR厌氧生物滤池中,与进入BIOFOR厌氧生物滤池中的污水在反硝 化菌的作用下在滤料层中进行发硝化反应,使污水中的氮最终以氮气的形式排 出;
步骤五、将完成步骤四的待处理污水从BIOFOR曝气生物滤池上部出水并 经消毒后排出即可。
2、根据要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式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六:滤池反冲洗步骤: 首先用反冲洗风机(21)、反冲洗气管(22)对BIOFOR厌氧生物滤池和BIOFOR 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气反冲洗;然后再打开反冲洗水泵(23)和相应阀门,利用 从BIOFOR曝气生物滤池上部流出的清水对BIOFOR厌氧生物滤池和BIOFOR曝 气生物滤池进行气-水反冲洗;气-水反冲洗后,先只关闭反冲洗风机(21), 进行水反冲洗;将上述反冲洗废水收集并回流到预处理系统的进水口处。
3、根据要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式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BIOFOR厌氧生物滤池和BIOFOR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反 冲洗时,控制水反冲洗强度为20m3/(m2·h),气反冲洗强度50m3/(m2·h);气 反冲洗时间:气-水反冲洗时间:水反冲洗时间三者比为1∶5∶2。
说明书
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式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正在执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标准,对除P脱N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现有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 难以达到该目标。为此,必须建立新的污水厂或对现有污水厂进行改造,使之 具有除P脱N功能。同时,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及城市区域的拓展,污水 处理设施离城区越来越近,有的甚至建在城区。因此,污水厂的土地使用受到 严格的限制。传统的污水处理厂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异味和噪音,并且占地面积 较大。由于以上诸多客观需求,必须寻找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实践表明,曝气 生物滤池(BAF)工艺是最有潜力的替代工艺之一。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是近年国外发展起来 的一项废水处理的新工艺。世界上首座曝气生物滤池于1981年在法国投产, 随后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和加拿大等美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 引进此工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也先后引进了此项技术。目前世界上较大 的环保公司如法国得利满公司、德国菲力普穆勒公司、法国OTV公司均把它作 为拳头产品在全世界推广。在中国内地,曝气生物滤池正处于推广阶段。它的 出现是受给水快滤池的启示而发展起来的淹没式生物固定床,仍属于生物膜 范畴,它综合了过滤、吸附和生物氧化等作用机理,可同时起到普通生物曝气 池、二沉池和砂滤池的作用。其最大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 节省了后续二次沉淀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工艺简化。此外,曝 气生物滤池工艺有机物容积负荷高、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 投资少、能耗及运行成本低,同时该工艺出水水质高,有一定的脱氮作用。
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与普通快滤池相似,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曝气生物滤 池下部或底部增加了曝气系统。根据水流方向其可分为上向流和下向流两种, 早期的曝气生物滤池多采用下向流,如BIOCARBON式。由于下向流曝气生物滤 池的纳污效率不高、易堵塞、运行周期短,因此现在多采用上向流方式即采用 气水同向流,使布水、布气更加均匀。同时,在水气上升过程中可把底部截留 的悬浮污染物带入滤池中上部,增加了滤池的纳污能力,延长了工作周期。目 前,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有BIOFOR,BIOSTY,COLOX,BIOTUR等多种形式,其 中BIOFOR式应用最为广泛。
BAF工艺虽然有不错的脱氮除磷功效,但如今,很多大城市已经要求一些 建于市内的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一级A标准,单独的BAF工艺很难达到,所以一些BAF的组合工艺相 继出现。但采用将传统的AO法工艺与BAF工艺中应用较多的BIOFOR池型相结 合的厌氧-好氧组合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还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存在除P脱N效果较差、出水水 质差,很难达到我国正在执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标准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式生物滤池处理生活 污水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处理生活污水 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步骤一、待处理污水进入预处理系统,待处理污水经预处理系统内的格栅 截留下较大杂物后进入预处理系统上的旋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的水力表面负 荷控制在130~140m3/m2·h并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40~50s;
步骤二、经步骤一处理后的污水采用布水方向向上的方式从生物絮凝体过 滤沉淀池的下部流入其内并在生物絮凝体过滤沉淀池内形成一层悬浮污泥层, 通过悬浮污泥层将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80%的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保 持污水在生物絮凝体过滤沉淀池内停留4~6小时,将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沉 淀在生物絮凝体过滤沉淀池的池底内并排出;
步骤三、经步骤二处理后的污水从生物絮凝体过滤沉淀池的上部出水并流 入到BIOFOR厌氧生物滤池的底部配水区内,在厌氧环境中,去除污水中的BOD、 COD、硝酸盐氮和SS;
步骤四、经步骤三处理后的污水从BIOFOR厌氧生物滤池的上部出水并流 入到BIOFOR曝气生物滤池的底部配水区内,BIOFOR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水中的 氨氮和剩余COD并大量截留水中的悬浮固体;并向BIOFOR曝气生物滤池内投 加三氯化铁液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磷;污水在BIOFOR曝气生物滤提供的好氧条 件下进行硝化反应,从BIOFOR曝气生物滤池上部流出的清水按120%的回流比 回流到BIOFOR厌氧生物滤池中,与进入BIOFOR厌氧生物滤池中的污水在反硝 化菌的作用下在滤料层中进行发硝化反应,使污水中的氮最终以氮气的形式排 出;
步骤五、将完成步骤四的待处理污水从BIOFOR曝气生物滤池上部出水并 经消毒后排出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处理生活污水脱氮除磷(除P脱N)效 里好,处理过的水体的各项指标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本发明可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本发明采用 BIOFOR厌氧生物滤池和BIOFOR曝气生物滤池的组合来处理生活污水,脱氮除 磷效里好,剩余污泥产量少,处理过的水体的各项指标均可达到规定标准并可 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另外,本发明方法还具有不易出现污泥膨胀、运行稳定 不易受冲击、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优点。本发明方法易于 对系统自身进行清洗,确保出水水质的质量。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 大大提高了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使污水得以达标排放。本发明方法的使用在 工程上实现了生活污水的高标准达标排放,利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