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高浓度有机废水前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14 17:36:4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7.07.26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以粮食为原料的淀粉和酒精生产废水处理的前处理工艺。包括一次分离、化学改性、二次分离三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经过两次分离(包括沉降和机械分离)获得副产品,其中二次分离是经过一种或者多种化学物质改性后进行的;二次分离为对沉淀物的分离;用于改性的化学物质为酸性或碱性化合物,改性后废水pH范围5.5-8.5,蛋白质总提取率90-98%。

  权利要求书

  1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次分离、化学改性、二次分离三部分。其特征在于:高浓度有机废 水经过两次分离(包括沉降和机械分离)获得副产品,其中二次分离 是经过一种或者多种化学物质改性后进行的;二次分离为对沉淀物的 分离;用于改性的化学物质为酸性或碱性化合物,改性后废水PH范 围5.5-8.5,蛋白质总提取率90-9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高浓度有机废水前处 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两次分离(包括沉降和机械分离)获得副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高浓度有机废水前处 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二次分离是在化学改性后进行,且为部分分离, 即对改性后产生的沉淀物进行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高浓度有机废水前处 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改性化学物质为酸性或碱性化合物,如 NaHCO3、(Na)2CO3、KHCO3、KOH、(NH4)2CO3等。

  说明书

  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高浓度有机废水前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 以粮食为原料的淀粉和酒精生产废水处理的前处理工艺。

  技术背景:

  现行的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有机废水前处理包括:

  (1)通过蒸发浓缩提取饲料蛋白后进行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具有 技术成熟,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提取率较高,通常在90-95%,废 水处理难度相对较小的优点,缺点是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经济性上 不合理。

  (2)通过简单的机械分离后进行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优点是投资 相对较小,工艺简单;缺点是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提取率较低,通 常在40-60%之间,这个后续废水处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最终处理 结果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有机废水前处理的关键在于蛋白质和其他 不利于生物处理的组分物的去除程度。由于废水品质差异大、组分复 杂,无论以上哪种工艺都很难满足达标和经济性两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现行的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有机废水前处理部分存在 严重缺陷,特别是以粮食为原料的淀粉和酒精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存在 达标与经济性相矛盾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开一种投资合理、运行费用低、便于后 续生物处理且具有良好经济性的粮食类农作物深加工高浓度有机废 水前处理的工艺,特别适合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原料的淀粉和酒精 生产废水前处理。

  本发明的有机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如附图所示,是将废水中的蛋 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经过两次分离(包括沉降和机械分离)从而最大 程度获得饲料蛋白,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96%以上。

  本发明的有机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如附图所示,第二次分离前对 废水作化学改性,废水PH范围控制在5.5-8.5,使蛋白质等大分子有 机物从废水中沉淀下来,改性化学物质为酸性或碱性化合物,如 NaHCO3、(Na)2CO3、KHCO3、KOH、(NH4)2CO3等。

  本发明的有机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如附图所示,对化学改性后产 生的沉淀进行二次分离,二次分离为部分分离。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