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6.07.27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IPC分类号C02F1/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电气浮法处理油田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油田废水进入规模为200-500m3/d的电气浮装置预处理区,通过档板,进入斜板沉淀区,以大幅度降低废水含油量;b.经步骤(a)预处理区处理后的废水连续进入设置有电极板的电气浮区处理,其处理条件为:停留时间5-30min、电流强度6000-15000A、电压3.5V,得到的处理水水质合格。
权利要求书
1.本发明所述的电气浮法处理油田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油田废水进入规模为200-500m3/d的电气浮装置预处理区,通过档板,进入斜板沉淀 区,以大幅度降低废水含油量;
b.经步骤a预处理区处理后的废水连续进入设置有电极板的电气浮区处理,其处理条件 为:停留时间5-30min、电流强度6000-15000A、电压3.5V,最后得到水质合格的油 田采出水。
说明书
一种电气浮法处理油田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中,特别是油田后期,油田要产生大量的采出水,多年来,国内油田对采出 水处理主要采用口除油段(一次除油十二次除油)十过滤段的工艺模式,其中“除油段”基本 采用如下方法:(1)物理法,主要针对原水中的浮油:(2)化学法,主要解决原水中的分数油; (3)粗粒化法,主要针对原水中的分散油;(4)流分离法,主要除去原水中的浮油;(5)气浮敏 溶气法、诱导法,主要除去原水中的浮油和分散油。
上述方法对各油田的采出水的处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对“除 油段”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处理方法中所暴露出的许多不足之处已经不能适应现场的要求。 倒如,物理法仅能除去原水中的浮油及大颗粒悬浮物,仍需增加二次除油装置:化学法只能 解决原水中的分散油和小颗粒悬浮物,对前端一次除油装置要求较高,同时制约投加药剂工 作的正常运行的因素较多,难于满足设计要求;粗粒化法,对进口水质要求较高,处理效果 难于满足后续过滤装置要求;旋流分离法去除悬浮物的效果较差;气浮法(诱导浮选、喷射浮 选),机械部件多,能耗较高,稳定性较差,维修量大。
此外,多年实践说明,药剂投加工作的正常与否是决定采出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各油田长期水质达标率较低的困难所在。目前各油田采用水处理工艺中均需投加多种化 学药剂,而在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药剂的筛选、投加量、投加点、投加方式、成本 的控制、现场的配制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处理效果,使水质不能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电气浮法处理油田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电气浮法处理油田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油田废水进入规模为200-500m3/d的电气浮装置预处理区,通过档板,进入斜板 沉淀区,以大幅度降低废水含油量;
b.经步骤a预处理区处理后的废水连续进入设置有电极板的电气浮区处理,其处理条 件为:停留时间5-30min、电流强度6000-15000A、电压3.5V,最后得到水质合格的油田采 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电气浮除油和电解杀菌一体化,除油率大于 90%,除菌率大于99%。根据电气浮的原理:电气浮中氢气气泡直径一般为10-30pm,氧 气、氯气等气泡直径为20-60um,微气泡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水中的微小油滴和 悬浮物,由于微气泡的密度仅为水的密度的几百到几千分之一,很容易将油滴和悬浮物分离 出水体并除去;阳极产生氧气、氯气等多种强氧化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不加 氯实现杀菌目的。在油田采出水中,矿化度平均在4000.10万m/l,电导率较大,使用电气 浮时可调节极片间距来改变电压和电流密度的关系,不必再投加药剂调节电导率,使用时具 有一定优势;使用电气浮方法可有效地去除悬浮物和浮油、分散油,使用絮凝剂或投加浮选 剂,还可以去除分散油和部分溶解油:由于采出水中含大量氯离子,因而,在电极释放大量 氯气达到杀菌目的,因此,本发明可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解决了制约全国各油田 水处理的“瓶颈”问题,实现废水处理过程中无须投加多种药剂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处理成 本,减化了对现场操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