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6.03.03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IPC分类号B01D36/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反应、斜管沉淀、虹吸过滤,水力自动反冲洗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罐体上部包括清水箱(10)和沉淀区(4),沉淀区(4)中间设有蜂窝斜管,顶部与配水箱(2)相通;罐体下部包括反应区(9)、过滤区(16)和进水管(6);过滤区(16)顶部装有虹吸下降管(12),中间装有过滤层(5),底部与清水箱(10)相通;所述虹吸下降管(12)另一端从罐体伸出后向下弯曲,出口处设于水封池(8)中;虹吸下降管(12)弯曲段装有强制虹吸管(11)和虹吸破坏管(1)。本实用新型完全依靠重力和空气压力完成沉淀,过滤和自动反冲洗,操作简单,节能效果明显,采运行成本低,经济实用,适用于游泳池、人工湖、景观水、饮用水等水处理设施。
权利要求书
1.一体化自动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设有进水口(6)、出水口(3)的罐 体,其特征在于罐体内用钢板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包括清水箱(10) 和沉淀区(4),清水箱(10)顶部装有出水管(3);沉淀区(4)中间设 有蜂窝斜管,顶部与配水箱(2)相通;罐体下部包括反应区(9)、过滤 区(16)和进水管(6),进水管(6)与反应区(9)和沉淀区(4)连通, 在反应区(9)和沉淀区(4)底部设有排泥管(7、14);过滤区(16)主 体为圆筒形,顶部装有虹吸下降管(12),中间装有过滤层(5),其底部 通过连通管(15)与清水箱(10)相通;所述虹吸下降管(12)另一端从 罐体伸出后向下弯曲,出口处设于水封池(8)中;虹吸下降管(12)弯 曲段装有强制虹吸管(11)和虹吸破坏管(1),强制虹吸管(11)的底部 开口设在水封池(8)中,虹吸破坏管(1)的底部开口设在清水箱(10) 下部,虹吸下降管(12)的下端通过水管与配水箱(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层(5) 的滤料采用石英砂时处理效果最佳。
说明书
一体化自动水处理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中水处理的, 集反应、斜管沉淀、虹吸过滤,水力自动反冲洗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处理方面,通常是采用经沉淀池沉淀后再经过滤池过滤的技术方 法来去除水中的杂质,过滤用的滤料一般都是选用石英砂或无烟煤等颗粒状或纤 维束作为过滤材料。纤维束作为过滤材料时,具有过滤阻力小、滤速精度高、截 污量大等优点。但是由于现有设备的过滤水是由上而下,反洗水是由下而上的, 因而纤维束不易清洗干净,还需用气囊或机械来调节纤维束的密度,使水处理设 备结构复杂,易出故障,影响水处理效率,耗水量也大;而且沉淀池和过滤池是 分体的,造价高,占地面积大,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集反应、斜管沉淀、虹 吸过滤,水力自动反冲洗多种功能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自动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设有进水口、 出水口的罐体,罐体内用钢板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包括清水箱和沉淀区,清 水箱顶部装有出水管;沉淀区中间设有蜂窝斜管,过滤层以上的区域通过水管与 配水箱相通;罐体下部包括反应区、过滤区和进水管,进水管与反应区和沉淀区 连通,在反应区和沉淀区底部设有排泥管;过滤区主体为圆筒形,顶部装有虹吸 下降管,中间装有过滤层,其底部通过连通管与清水箱相通;所述虹吸下降管另 一端从罐体伸出后向下弯曲,出口处设有水封池,虹吸下降管弯曲段装有强制虹 吸管和虹吸破坏管,强制虹吸管的底部开口设在水封池中,虹吸破坏管的底部开 口设在清水箱下部,虹吸下降管的下部通过水管与配水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利用物理学原理, 完全依靠重力和空气压力完成沉淀,过滤和自动反冲洗,操作简单,节能效果明 显,不用停机,采用石英砂组成过滤层,滤后水浊度小,水质好,运行成本低, 经济实用,适用于游泳池、人工湖、景观水、饮用水等水处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