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3.03.14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IPC分类号E02F3/47; E02F5/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污水井挖掘机构。它包括其外框架和内框架以及与内框架连接的挖斗,其技术方案为:外框架上固定有主行程油缸,其活塞杆上有链轮,一端固定在内框架上的链条另一端与连接,内框架上装有挖斗及其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首先使主行程油缸动作,链条带动内框架运动,而内框架运动的行程是主行程油缸的活塞杆行程的两倍,因此,若要实现与现有技术相同的行程,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则大大减小。而且,采用油缸驱动也能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挖掘能力。
権利要求書
1、一种污水井挖掘机构,包括其外框架(2)和内框架(6)以及与内 框架(6)连接的挖斗(12),其特征是:外框架(2)上固定有主行程油缸 (4),其活塞杆上有链轮(1),一端固定在内框架(6)上的链条(20)另 一端与连接,内框架(6)上装有挖斗(12)及其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井挖掘机构,其特征是:内框架(6)上 有辅助行程油缸(18),挖斗(12)及其控制机构安装在辅助行程油缸(18) 的活塞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井挖掘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挖斗(12) 包括两个相对开口且中部通过销轴(11)连接的斗,销轴(11)与辅助行程 油缸(18)的活塞杆固连;挖斗(12)的控制机构包括两斗上端面外侧边通 过两组与中间的销轴(15)连接的连杆(14),销轴(15)与缸体固定在辅 助行程油缸(18)活塞杆上的控制油缸(17)的活塞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井挖掘机构,其特征是:外框架(2)上 固定有横向的卸料斗导轨(19),卸料斗(3)通过该导轨(19)安装在外框 架(2)上,外框架(2)上有卸料油缸(21),其活塞杆与卸料斗(3)后部 侧面的轴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污水井挖掘机构,其特征是: 外框架(2)的下部两侧有定位油缸(8),其活塞杆上带有压头(10)且位 置与内框架(6)对应。
说明书
污水井挖掘机构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污水井挖掘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中道路两侧污水井(道路沉沙井)的清理工作,绝大部分 是靠人工完成。由于污水井的空间比较狭小,很难实现在井中的机械化作业, 使得清理工作费时费力;而且,清理出的污物不能及时运走,既影响了交通 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在国外虽然有相应的挖掘清理设备,但由于国内的污 水管道等系统与之不相适应而无法使用。本人以前设计的污水井挖掘机构采 用链条传动的翻斗式结构,各个翻斗依次动作可实现连续挖掘。但这种挖掘 机由于链条结构的限制,不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因而挖掘力小,不能挖掘 半干或全干的沉沙井,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另外,这种结构的挖掘机 构其挖斗的行程与链条行程相同,由于污水井较深,因此其框架的长度较大, 不仅成本提高,设备容易损坏,而且占用空间大,不易随车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结构合理、体积较小但行程较大、受力强度较 大的污水井挖掘机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其外框架和内框架以及与内框架连接的挖斗,其技术方 案为:外框架上固定有主行程油缸,其活塞杆上有链轮,一端固定在内框架 上的链条另一端与连接,内框架上装有挖斗及其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在工 作时,首先使主行程油缸动作,链条带动内框架运动,而内框架运动的行程 是主行程油缸的活塞杆行程的两倍,因此,若要实现与现有技术相同的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则大大减小。而且,采用油缸驱动也能大大提高本实用新 型的挖掘能力。
为弥补主行程油缸活塞杆长度的限制可能导致行程不足的情况,可在本 实用新型中内框架上安装辅助行程油缸,使挖斗及其控制机构安装在辅助行 程油缸的活塞杆上。这时,本实用新型的挖斗仍可采用原有的传动形式,也 可采用下述形式:所述的挖斗包括两个相对开口且中部通过销轴连接的斗, 销轴与辅助行程油缸的活塞杆固连;挖斗的控制机构包括两斗上端面外侧边 通过两组与中间的销轴连接的连杆,销轴与缸体固定在辅助行程油缸活塞杆 上的控制油缸的活塞杆连接。这种形式的挖斗可外设活动卸料斗,也可采用 下述形式的卸料斗:外框架上固定有横向导轨,卸料斗通过该导轨安装在外 框架上,外框架上有卸料油缸,其活塞杆与卸料斗后部侧面的轴活动连接。
为使挖斗进行工作或不工作时使内框架定位,在外框架的下部两侧可对 应安装定位油缸,其活塞杆上带有压头且位置与内框架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