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生物处理装置及其净化废水或自来水原水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2 18:09:1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1.12.05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IPC分类号C02F3/08; C02F3/10

  摘要

  一种浮动床型生物处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净化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的方法。该处理装置包括一支撑挡板,以将该处理装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构成一反应槽,该反应槽中填充反应槽体积的80%至100%的颗粒状多孔性可压缩载体。下部则设有一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入口管及一气体入口管。反应槽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上部载体挡板,以使载体可被上部载体挡板压住,保留在反应槽内,且使载体成为浮动状态。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或装置来净化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可降低难分解有机物质的处理成本,并强化废水处理性能,以达到提高排放水品质的目的。此外,由于载体是浮动状态的,因此载体具有低磨耗、避免阻塞且可均匀分散气体与进水的优点。

  権利要求書

  1.一种用于净化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的浮动床型生物处理装 置,该装置包括:

  一支撑挡板,其将该处理装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构成一反应槽, 该反应槽中填充反应槽体积的80%至100%的颗粒状多孔性可压缩载体;

  一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入口管,设于该处理装置的下部;以及

  一气体入口管,设于该处理装置的下部,并位于该难分解性废水或自 来水原水入口管的上部;

  一气体导板,设置于该反应槽的侧壁,朝侧壁向下倾斜;

  一侧向载体挡板,与该气体导板连接,而构成一流出区域;以及

  一上部流出装置,设置于该流出区域内,该上部流出装置由上而下包 括一出水管,以及一上部排泥管;

  一底部排泥管,设于该处理装置的下部;

  其中该支撑挡板具有数个孔洞,孔洞的孔径小于载体的粒径;

  其中该侧向载体挡板具有数个孔洞,孔洞的孔径小于载体的粒径;

  其中该反应槽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上部载体挡板,该上部载体挡板具有 数个孔洞,孔洞的孔径小于载体的粒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载体挡板为 角锥状,角锥的尖端向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锥状挡板与水 平面的夹角为30至75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锥状挡板的面 积为反应槽上部面积的1/9至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导板与水平 面的夹角为45至75度。

  6.一种净化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床型生物处理 装置中处理,

  其中该难分解性废水与自来水原水含有小于200mg/l的悬浮固体, 且化学需氧量小于1000mg/l,氨氮小于200mg/l,

  其中该浮动床型生物处理装置的反应槽中填充有颗粒状多孔性可压 缩载体,载体上有微生物附着,载体的填充量为反应槽体积的80%至100 %,而使载体成为浮动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难分解性废水与 自来水原水为二级处理水或自来水原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聚合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发泡型聚 合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的开孔率在 30%至100%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的密度在 20kg/m3至60kg/m3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边长2.5 至5公分的正立方体。

  说明书

  生物处理装置及其净化废水或自来水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处理装置及用该装置净化废水或自来水的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动型生物处理装置及用该装置净化难分解性废水或自 来水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生物方式处理废水,大致上可分为固定床式操作和流化床操作两 种。采用固定床式操作的技术,经常遇到反应槽短流、阻塞等问题,严重 影响废水处理成效。而采用流化床操作的技术,则会遇到载体因剧烈搅动 而严重磨耗,造成载体表面生物膜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处理水质。

  至于难分解性废水(例如二级处理水),由于其中含有难分解的有机 物质,并无法于传统的废水二级生物处理程序中去除。为了达到高品质的 排放水标准,只好转而使用化学方式处理难分解性废水,然而如此会造成 资源的浪费与后续处理的困扰。

  至于自来水原水,由于严重受到畜牧废水与家庭污水的污染,台湾地 区许多自来水水源水质无法符合目前的饮用水水源标准,其中氨氮浓度过 高为主要的污染因素,为了达到自来水水源水质标准,只好转而使用高级 处理方式处理受污染的自来水原水,然而如此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与资源的 浪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净化废 水特别是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的方法,并同时提供一种生物处理装 置,该装置采用浮动床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或装置来净化难分解性废水, 可降低对于难分解有机物质的处理成本,并强化废水处理性能,以达到提高 排放水品质的目的。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或装置来净化受污染的自来水原水, 可缩短所需要的水流停留时间与处理成本,有效解决水源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净化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的方法包括:

  将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在一浮动床型生物处理装置中处理,

  其中该难分解性废水与自来水原水含有小于200mg/l的悬浮固体 (Suspended Solid,SS),且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小于1000mg/l,氨氮(Ammonia-Nitrogen,NH3-N)小于200mg/l。

  其中该浮动床型生物处理装置包括一反应槽,该反应槽中填充有颗粒 状多孔性可压缩载体,载体上有微生物附着,载体的填充量为反应槽体积 的80%至100%,而使载体成为浮动状态。

  本发明的浮动床型生物处理装置可用来净化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 原水,此装置包括:

  —支撑挡板,其将该处理装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构成一反应槽, 该反应槽中填充反应槽体积的80%至100%的颗粒状多孔性可压缩载体;

  —难分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入口管,设于该处理装置的下部,难分 解性废水或自来水原水可由此进入该装置中;以及

  —气体入口管,设于该处理装置的下部,并位于该难分解性废水或自 来水原水入口管的上部,气体可由此进入该装置中;

  其中该支撑挡板具有数个孔洞,孔洞的孔径小于载体的粒径,以使支 撑挡板可将载体保留在反应槽内,不致掉落到处理装置的下部,

  其中该反应槽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上部载体挡板,该上部载体挡板具有 数个孔洞,孔洞的孔径小于载体的粒径,以使载体可被上部载体挡板压住, 保留在反应槽内,且使载体成为浮动状态。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