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

发布时间:2018-12-26 10:33:4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2.07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IPC分类号C02F3/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包括轮式载体;轮式载体包括内圈转轮、生物膜管;内圈转轮为轮毂式结构;内圈转轮中轴处通过转轴与传动装置连接;生物膜管为中空管状结构;生物膜管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微孔;若干生物膜管固定于内圈转轮圆周方向;转轴固定于高出水面位置,传动装置驱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内圈转轮旋转使生物膜管周期性进入或离开待处理污水水体。本发明采用生物膜管配合转轮式结构,使挂膜后,无需曝气设备既能实现与氧气接触;同时生物膜管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微生物的挂膜与死后的脱膜。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建设施工方便快捷,便于农村污水处理和小型景观水体原位净化等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式载体;所述轮式载体包括内圈转轮、生物膜管;所述内圈转轮为轮毂式结构;所述内圈转轮中轴处通过转轴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生物膜管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生物膜管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微孔;若干所述生物膜管固定于所述内圈转轮圆周方向;所述转轴固定于高出水面位置,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内圈转轮旋转使所述生物膜管周期性进入或离开待处理污水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管轴向与所述转轴轴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外圈直径大于所述内圈转轮直径;所述生物膜管夹设于所述固定外圈与所述内圈转轮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圈与所述内圈转轮之间设有由若干所述生物膜管形成的三层环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传动装置通过与所述齿轮啮合驱动所述转轴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形状为菱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内切圆孔径为20mm-100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内切圆孔径为40mm-70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内切圆孔径为40mm或55mm或70mm。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微孔的菱形边间距为2mm-15mm。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膜载体,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

  背景技术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超百亿吨,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农村生活污水等分散式污染点源涉及范围广,分布零散,随机性比较强,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大,且污水成分复杂。

  生活污水常含有大量的磷、氮等含量超标,排入水体会造成藻类过度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为了治理上述危害,目前传统的方法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污水中的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但曝气生物滤池建造成本高昂,建造时间成本高,同时需要采用曝气设备持续将氧气输入池中,对于处理量不稳定的农村生活污水而言较为浪费;也有采用生物转盘结构,将生物膜盘绕于转盘上,多为盘片式结构,采用此结构后生物膜与污水接触面积有限,不利于挂膜于微生物死后的脱落;或采用囊道式结构,此结构污水通过较固定的通道进行微生物反应处理,微生物挂膜死亡后,易在通道口或内部形成淤堵,不利于长效而持续的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采用生物膜管配合转轮式结构,使挂膜后,无需曝气设备既能实现与氧气接触;同时生物膜管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微生物的挂膜与死后的脱膜。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包括轮式载体;所述轮式载体包括内圈转轮、生物膜管;所述内圈转轮为轮毂式结构;所述内圈转轮中轴处通过转轴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生物膜管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生物膜管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微孔;若干所述生物膜管固定于所述内圈转轮圆周方向;所述转轴固定于高出水面位置,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内圈转轮旋转使所述生物膜管周期性进入或离开待处理污水水体。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膜管轴向与所述转轴轴向平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外圈直径大于所述内圈转轮直径;所述生物膜管夹设于所述固定外圈与所述内圈转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外圈与所述内圈转轮之间设有由若干所述生物膜管形成的三层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传动装置通过与所述齿轮啮合驱动所述转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的形状为菱形。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的内切圆孔径为20mm-100mm。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的内切圆孔径为40mm-70mm。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的内切圆孔径为40mm或55mm或70mm。

  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微孔的菱形边间距为2mm-15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无曝气生物膜载体,包括轮式载体;轮式载体包括内圈转轮、生物膜管;内圈转轮为轮毂式结构;内圈转轮中轴处通过转轴与传动装置连接;生物膜管为中空管状结构;生物膜管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微孔;若干生物膜管固定于内圈转轮圆周方向;转轴固定于高出水面位置,传动装置驱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内圈转轮旋转使生物膜管周期性进入或离开待处理污水水体。本发明采用生物膜管配合转轮式结构,使挂膜后,无需曝气设备既能实现与氧气接触;同时生物膜管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微生物的挂膜与死后的脱膜。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合理,设备安装时间仅需一天,建设施工方便快捷,便于农村污水处理和小型景观水体原位净化等相关领域推广应用。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