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9.06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IPC分类号C12N1/20; C02F3/34; C02F103/06; C12R1/01; C12R1/1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发酵剂、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菌剂、其制备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的应用方法。其中,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发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15‑25份,红糖15‑25份,小苏打20‑30份,食用盐40‑60份,酵母粉40‑60份,稻草粉80‑120份,草木灰40‑60份,五氧化二钒0.1‑0.5份,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样1‑60份。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发酵剂,能够有效地稳定和激活耐污优势菌株的耐污特性,对保存具有耐污优势的菌种具有显著的作用。采用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菌剂处理技术能使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达标排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发酵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15-25份,红糖15-25份,小苏打20-30份,食用盐40-60份,酵母粉40-60份,稻草粉80-120份,草木灰40-60份,五氧化二钒0.1-0.5份,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样1-6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发酵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18-23份,红糖18-23份,小苏打23-27份,食用盐45-55份,酵母粉45-55份,稻草粉90-110份,草木灰45-55份,五氧化二钒0.2-0.4份,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样2-3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发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样为在所述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中筛选的优势菌株的菌液。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酵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配方成分比例称取如下原料:生石灰粉15-25份,红糖15-25份,小苏打20-30份,食用盐40-60份,酵母粉40-60份,稻草粉80-120份,草木灰40-60份,五氧化二钒0.1-0.5份;然后再取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样1-60份与原料混合制成发酵剂;
优选的,所述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样品在所述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中筛选的优势菌株的菌液。
5.一种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酵剂,所述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菌剂由如下成分重量百分比配置的原料经恒温恒湿厌氧避光发酵获得:稻草粉50%-55%,芦苇粉15%-20%,谷壳粉10%-15%,木屑粉10%-15%,杂草灰5%-10%和所述发酵剂0.5%-0.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菌剂的原料包括如下成分重量百分比配置:稻草粉52%-53%,芦苇粉16%-18%,谷壳粉12%-13%,木屑粉12%-13%,杂草灰6%-8%和所述发酵剂0.6%-0.7%。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垃圾渗滤液 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配置:按以下成分重量百分比配置原料:稻草粉50%-55%,芦苇粉15%-20%,谷壳粉10%-15%,木屑粉10%-15%,杂草灰5%-10%,发酵剂0.5%-0.8%;
制备菌剂:先将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酵剂0.5%-0.8%溶于水中,再倒入以上比例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经恒温恒湿厌氧避光发酵,获得所述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菌剂。
优选的,发酵时间为10-30天。
8.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发酵剂或权利要求5-6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菌剂在治理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中的应用。
9.一种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5-6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菌剂投放到待处理的污水中,所述待处理污水为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每立方米的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投放1-1.5公斤所述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菌剂。
说明书
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发酵剂、菌剂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发酵剂、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垃圾渗滤液和反渗透浓缩液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自然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三维空间。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各种生物中,它们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吸收、分解、富集、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能左右大自然向再生、腐败两大方向发展。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渗流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反渗透浓缩液是膜分离技术在渗滤液处理应用过程产生的难以处理的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液体,其产生量较大,为渗滤液进水的13%~30%,水质复杂,盐分、重金属含量高,可生化性差,难以处理。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制约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在渗滤液处理应用上的瓶颈。同样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相比城市的其它污水而言,垃圾渗滤液与反渗透浓缩液污水的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含量更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中氨氮的含量较高、盐分较高,微生物营养比例失调,除此之外污水中还含有难以降解的芳香族化合物,磷酸醋、酚类化合物和苯胺类化合物。总之,垃圾渗滤液与反渗透浓缩液是污染物成份复杂的高浓度有机污水,污水中氨氮高,有毒化合物质多,重金属离子含量高,带强烈恶臭,不同的地域与季节水质水量差异大,被公认为当今世界上最难处理达标的污水。
目前国内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方法有:吸附法、化学沉淀法、催化氧化法、反渗透法。这些常规方法都是通过曝气、厌氧、好氧、电解、膜过滤反渗透等工艺来综合处理,不仅处理结果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且运行成本非常高;反渗透浓缩液的处置方式目前有蒸发、高级氧化、固化、回喷焚烧以及回灌等,但这些方法均无法解决污水中的重金属、盐等有害物质残留,如果就此排放必将造成重金属、盐等有害物质的叠加累积,造成对排放处地下的严重污染。其中应用的较好工艺是以物化沉淀为主、生化处理为辅、膜法深度处理的复合工艺,但投资大、占地多、能耗大、运行成本高、日常维护困难,尤其是排放水难以达标。
微生物技术是以自然界的微生物为主体,借助于人工工艺所形成的。微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的技术是综合各类污水的成份,有机地将多种微生物菌及菌群培养在一起,形成一种微生物菌种,通过合理投放,微生物菌种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富集、分解、转移,从而使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水质标准排放。但目前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在使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过程中,因为技术不成熟或不稳定的局限性,处理效果明显不稳定,尤其是对富集重金属的处理很难达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的发酵剂、菌剂、其制备方法及污水处理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污水处理发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15-25份,红糖15-25份,小苏打20-30份,食用盐40-60份,酵母粉40-60份,稻草粉80-120份,草木灰40-60份,五氧化二钒0.1-0.5份,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样1-60份。
优选的,该污水处理发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18-23份,红糖18-23份,小苏打23-27份,食用盐45-55份,酵母粉45-55份,稻草粉90-110份,草木灰45-55份,五氧化二钒0.2-0.4份,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样2-30份。
更优选的,污水处理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20份,红糖20份,小苏打26份,食用盐50份,酵母粉50份,稻草粉100份,草木灰50份,五氧化二钒0.3份,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样2-30份。
最优选的,上述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样为在上述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中筛选的优势菌株的菌液。
根据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制备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配方成分比例称取如下原料:生石灰粉15-25份,红糖15-25份,小苏打20-30份,食用盐40-60份,酵母粉40-60份,稻草粉80-120份,草木灰40-60份,五氧化二钒0.1-0.5份;然后再取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样1-60份与原料混合制成发酵剂。
优选的,所述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样为在所述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中筛选的优势菌株的菌液。
根据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污水处理菌剂,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发酵剂,污水处理菌剂由如下成分重量百分比配置的原料经恒温恒湿厌氧避光发酵获得:稻草粉50%-55%,芦苇粉15%-20%,谷壳粉10%-15%,木屑粉10%-15%,杂草灰5%-10%和所述发酵剂0.5%-0.8%。
优选的,污水处理菌剂的原料包括如下成分重量百分比配置:稻草粉52%-53%,芦苇粉16%-18%,谷壳粉12%-13%,木屑粉12%-13%,杂草灰6%-8%和所述发酵剂0.6%-0.7%。
根据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制备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的污水处理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配置:按以下成分重量百分比配置原料:稻草粉50%-55%,芦苇粉15%-20%,谷壳粉10%-15%,木屑粉10%-15%,杂草灰5%-10%,发酵剂0.5%-0.8%;
制备菌剂:先将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酵剂0.5%-0.8%溶于水中,再倒入以上比例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经恒温恒湿厌氧避光发酵,获得污水处理菌剂。
优选的,发酵时间为10-30天。
更优选的,发酵时间为20天。
根据第五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污水处理发酵剂或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的污水处理菌剂在治理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中的应用。
根据第六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将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的污水处理菌剂投放到待处理的污水中,待处理污水为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
进一步的,每立方米的污水投放1-1.5公斤所述污水处理菌剂。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发酵剂,能够有效地稳定和激活能在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中生长的耐污优势菌株的耐污特性,对保存具有耐污优势的高效处理污水的菌种具有显著的作用。
2.采用本发明的污水处理菌剂处理技术能使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使其快速转化为不臭、不腐、无色、无味、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的达标排放水,其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无毒、无害、稳定的物质而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
3.通过本发明污水处理菌剂独特制备技术,使微生物实现功能定向化,能使不同成分的污水都可得到净化。同时,污水处理菌剂中的菌种在强酸、高盐等恶劣环境下,只要污水还在流动就可以正常工作。
4.污水处理菌剂中因为具有超级优势菌种,还能降解特殊的污染物,例如:芳香族化合物、卤代有机物等。能有效处理各种高难度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污水,以及其他各种污水。
5.完全摒弃了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所采用的曝气、厌氧、好氧、电解、膜过滤等复杂、高能耗、大量占用土地的工艺过程,避免了大量耗费财力物力人力、效率低下、无法完全达标排放的缺陷。能针对不同的污水匹配不同的污水处理菌剂,对污水进行高效处理,已完成上百种垃圾渗滤液与反渗透浓缩液样品的研究分析和多处现场试验,数十项各种类型的高难度污水处理,全部处理后的水各种理化指标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水水质一级标准。
6.在垃圾渗滤液或反渗透浓缩液处理运行过程中,具有不占地、能耗少、运行成本低、处理过程短、一次过完成、综合成本仅仅是传统工艺的10%左右,实际操作安全简便等特点;对污水的除臭治污立竿见影效果明显而且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