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2-22 16:40:1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28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IPC分类号C02F9/14; E01D19/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高架桥本体、绿化带和雨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落水管,将高架桥桥面上的雨水引流至沉淀池中,通过沉淀池将雨水中掺杂的泥沙等污物进行初步沉淀,再将经过初步沉淀的雨水通过进水管引入绿化带的基质层中,从而实现了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动灌溉,节约了桥下绿化带灌溉的人工成本和用水成本,不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而出水管连接在绿化带另一侧的下部,使槽体形成水平潜流的人工湿地,有利于雨水均匀流经整个基质层,而多余的水通过出水管排至市政管网,由于雨水经过沉淀池的净化,不会造成雨水径流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架桥本体、绿化带和雨水处理系统;

  所述高架桥本体包括桥体和墩柱;所述墩柱连接于桥体下部,所述桥体对应墩柱的位置设置有雨漏;

  所述绿化带设置在桥体下方,所述绿化带包括水平设置的槽体、槽体中填充的基质和基质上种植的灌木;

  所述雨水处理系统包括落水管、沉淀池、进水管和排水管;

  所述沉淀池埋设与槽体侧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低于槽体的底部;所述沉淀池通过进水管与槽体连通,进水管的末端位于槽体的侧上部;

  所述排水管的始端连接于槽体与沉淀池所在位置相对一侧的侧部,所述排水管的末端连接于市政管网;

  所述落水管的始端连接于雨漏,所述落 管的末端连接于沉淀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填充有基质,所述下层填充有砾石,所述上层和下层通过土工布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包括落水主管和多个落水分管,所述落水主管的始端连接于雨漏,所述落水主管的末端位于沉淀池内,所述落水分管的始端连接于落水主管的末端,所述落水分管的末端位于沉淀池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始端设置有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底部填充有鹅卵石。

  说明书

  一种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同时面临汛期内涝和径流污染问题,尤其是径流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初期雨水携带大量的来源于地表、城市污水和雨水管网内沉积的污染物质,致使城市点源污染被较好地控制后,初期雨水带来的城市面源污染物已成为城市河道、湖泊等收纳水体的重要污染源,是城市水生态失衡的的重要原因。

  经过多年的建设,许多城市内的高架桥路网系统越来越完善,长度也越来越长。在高架桥面上,由于轮胎磨损、尾气污染以及大气干、湿沉降等原因,高架道路表面聚集了大量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经雨水冲刷形成桥面径流,通过落水管、收集井未经处理通过雨水管网排入城市河道水系,这些夹带着大量污染物的雨水初期径流对城市水系生态带来严重压力。另一方面,高架道路下大多是灌木绿化带,由于无法接受自然降水,绿化养护基本靠人工浇灌自来水,高频率地浇灌不但耗费大量自来水资源,还容易造成突然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解决现有的高架桥结构中产生的雨水径流污染以及桥下绿化带难以管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高架桥本体、绿化带和雨水处理系统;

  所述高架桥本体包括桥体和墩柱;所述墩柱连接与桥体下部,所述桥体对应墩柱的位置设置有雨漏;

  所述绿化带设置在桥体下方,所述绿化带包括水平设置的槽体、槽体中填充的基质和基质上种植的灌木;

  所述雨水处理系统包括落水管、沉淀池、进水管和排水管;

  所述沉淀池埋设与槽体侧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低于槽体的底部;所述沉淀池通过进水管与槽体连通,进水管的末端位于槽体的侧上部;

  所述排水管的始端连接于槽体与沉淀池所在位置相对一侧的侧部,所述排水管的末端连接于市政管网。

  所述落水管的始端连接于雨漏,所述落水管的末端连接于沉淀池。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填充有基质,所述下层填充有砾石,所述上层和下层通过土工布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落水管包括落水主管和多个落水分管,所述落水主管的始端连接于雨漏,所述落水主管的末端位于沉淀池内,所述落水分管的始端连接于落水主管的末端,所述落水分管的末端位于沉淀池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始端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底部填充有鹅卵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中,通过设置落水管,将高架桥桥面上的雨水引流至沉淀池中,通过沉淀池将雨水中掺杂的泥沙等污物进行初步沉淀,再将经过初步沉淀的雨水通过进水管引入绿化带的基质层中,从而实现了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动灌溉,节约了桥下绿化带灌溉的人工成本和用水成本,不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而出水管连接在绿化带另一侧的下部,使槽体形成水平潜流的人工湿地,有利于雨水均匀流经整个基质层,而多余的水通过出水管排至市政管网,由于雨水经过沉淀池的净化,不会造成雨水径流污染。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