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处理系统中滤布滤池

发布时间:2019-3-4 8:56:3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16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IPC分类号B01D29/58; B01D29/05; B01D29/9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间隔设有顶面开口的蓄水槽和多个滤布隔板,所述蓄水槽的后侧面紧贴池体设置,蓄水槽的底面设有进水口,蓄水槽的前侧面上设有顶面开口的缓冲水槽,所述缓冲水槽的顶面低于蓄水槽的顶面,且缓冲水槽的左右侧面上均设有侧边出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水流冲击、可长时间稳定的运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沿水流方向依次间隔设有顶面开口的蓄水槽(3)和多个滤布隔板(2),所述蓄水槽(3)的后侧面紧贴池体(1)设置,蓄水槽(3)的底面设有进水口(4),蓄水槽(3)的前侧面上设有顶面开口的缓冲水槽(6),所述缓冲水槽(6)的顶面低于蓄水槽(3)的顶面,且缓冲水槽(6)的左右侧面上均设有侧边出水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隔板(2)的顶部沿水流方向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 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隔板(2)与水流方向之间的夹角角度范围为45°~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隔板(2)的个数为2~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3)的顶面上均布有多个与水流方向平行的蓄水辅助支撑杆(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水槽(6)的顶面上均布有多个与水流方向平行的缓冲辅助支撑杆(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出水口(7)处竖直设置有出水口支撑杆(9)。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现有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因长期被涌进的水源冲击,容易出现池体变形、滤波破裂等问题,增加维修成本,降低污水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具有减少水流冲击、可长时间稳定的运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滤布滤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间隔设有顶面开口的蓄水槽和多个滤布隔板,所述蓄水槽的后侧面紧贴池体设置,蓄水槽的底面设有进水口,蓄水槽的前侧面上设有顶面开口的缓冲水槽,所述缓冲水槽的顶面低于蓄水槽的顶面,且缓冲水槽的左右侧面上均设有侧边出水口。

  所述滤布隔板的顶部沿水流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滤布隔板与水流方向之间的夹角角度范围为45°~60°。

  所述滤布隔板的个数为2~4个。

  所述蓄水槽的顶面上均布有多个与水流方向平行的蓄水辅助支撑杆。

  所述缓冲水槽的顶面上均布有多个与水流方向平行的缓冲辅助支撑杆。

  所述侧边出水口处竖直设置有出水口支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蓄水槽的底面设有进水口,改变了传统的直接从上方放水至蓄水槽的方式,随着水面增加,水漫过蓄水槽顶面后进入缓冲水槽,缓冲水槽的前侧面进一步阻挡水流向前冲击,使得水流从侧边出水口流出,从而实现减少水流冲击,保证水流以一定流速经过滤布隔板,进行过滤,可长时间稳定的运行。

  2、滤布隔板的顶部沿水流方向倾斜设置,可进一步减少水流对滤布隔板的冲击,在保证过滤的同时,提高滤布隔板的使用寿命。

  3、设置各个支撑杆,加强蓄水槽、缓冲水槽结构的抗冲击力,同时对水流有一定的衰减作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