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促进在污水环向流动曝气技术

发布时间:2019-3-6 14:31:1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07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促进在污水环向流动的曝气装置,其结构包括曝气池、后卡槽、隔档板、曝气池非曝气段、前卡槽、曝气管、曝气池曝气段,隔档板将曝气池分隔为曝气池曝气段、曝气池曝气段两段,曝气池的前后两内壁上分别设有前卡槽、后卡槽,前卡槽与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两者相互对称,隔档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卡槽、后卡槽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促进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不断循环流动,流动速度可通过曝气量调节,且能够使填料和水最大概率的接触,填料流动比最高,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该方式是各种曝气方式里对出水效果改善最好的一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促进在污水环向流动的曝气装置,其结构包括曝气池(1)、后卡槽(2)、隔档板(3)、曝气池非曝气段(4)、前卡槽(5)、曝气管(6)、曝气池曝气段(7),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隔档板(3)将曝气池(1)分隔为曝气池曝气段(7)、曝气池曝气段(7)两段,所述的曝气池(1)的前后两内壁上分别设有前卡槽(5)、后卡槽(2),所述的前卡槽(5)与后卡槽(2)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两者相互对称,所述的隔档板(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卡槽(5)、后卡槽(2)相配合,所述的隔档板(3)通过前卡槽(5)、后卡槽(2)与曝气池(1)拉通布置,所述的曝气池曝气段(7)的下方按照比常规取值稍密集一些的服务面积上均匀的放置有曝气管(6),所述的曝气管(6)与隔档板(3)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在污水环向流动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池曝气段(7)与曝气池曝气段(7)在水流的宽度方向上采用2:1或者5:2的比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在污水环向流动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档板(3)的上沿比正常运行水位低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在污水环向流动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档板(3)的最下端与曝气管(6)的水平位置的垂直距离为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在污水 环向流动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档板(3)的高度数值小于曝气池(1)的高度数值。

  说明书

  一种促进在污水环向流动的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促进在污水环向流动的曝气装置,属于曝气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MBBR工艺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这就使得移动床生物膜使用了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着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与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悬浮填料能与污水频繁多次接触因而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

  载体流动床生物膜技术中,对填料的流动性要求很高,要求填料能够无死角,流态良好的在池中循环,和污水接触,可以说MBBR工艺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填料的流动性。在池内水体流态上,延平行于水流方向的搅动,因对流速有要求,流速过大填料会大量堆积在出水口,因此要求延水流方向的流速不能过大。但是现有技术对填料的搅动性有限,流动速度不能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促进在污水环向流动的曝气装置,其结构包括曝气池、后卡槽、隔档板、曝气池非曝气段、前卡槽、曝气管、曝气池曝气段,所述的隔档板将曝气池分隔为曝气池曝气段、曝气池曝气段两段,所述的曝气池的前后两内壁上分别设有前卡槽、后卡槽,所述的前卡槽与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两者相互对称,所述的隔档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卡槽、后卡槽相配合,所述的隔档板通过前卡槽、后卡槽与曝气池拉通布置,所述的曝气池曝气段的下方按照比常规取值稍密集一些的服务面积上均匀的放置有曝气管,所述的曝气管与隔档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的曝气池曝气段与曝气池曝气段在水流的宽度方向上采用2:1或者5:2的比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隔档板的上沿比正常运行水位低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隔档板的最下端与曝气管的水平位置的垂直距离为1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隔档板的高度数值小于曝气池的高度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的隔档板延曝气池长度方向上拉通布置,这样的布置放置,即可保证池内溶解氧所需的曝气量,又能够有效使MBBR填料通过曝气。

  进一步地,所述的填料因密度较大而下沉,来到隔档板的底端,而底端流出的间歇,可保证下端水流无阻隔的从曝气池非曝气段流入曝气池曝气段,再次通过曝气的曝气使填料和水体充分接触,上升,最终翻过隔档板再次形成循环,即形成了水流的环向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在较宽的池体中,可采取多组曝气段和非曝气段的布置方式,一组顺接另一组或交替布置,也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促进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不断循环流动,流动速度可通过曝气量调节,且能够使填料和水最大概率的接触,填料流动比最高,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该方式是各种曝气方式里对出水效果改善最好的一种。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