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浓度盐类废水回收方法

发布时间:2019-3-14 20:23:5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1992.11.24

  公开(公告)日1993.08.04

  IPC分类号C01D3/04; C02F9/00; C01D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盐类废水回收方法。在废水回收处理流程中,利用盐类与有机分子层对红外线有不同的吸收率及透过率原理,直接以红外线照射分离的盐类,促使盐类表层有机分子层蒸发及分解,当盐未达到熔点时,近乎全部之有机化合物均已破坏,而达到再回收应用的要求,同时,因结晶过程中而必须排放少量之高浓度有机化合物,以红外线照射亦达到破坏有机化合物之效果。因此,本方法不仅可回收盐,同时不致产生二次公害。

  権利要求書

  1、一种高浓度盐类废水回收方法,盐水先由结晶罐处理、蒸发,使盐水过饱和而析出晶体,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附着有有机物的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采用红外线发生器发出的温度为600~3000℃,波长为0.7~15μm的射线照射这些盐,促使其表面的有机物蒸发,发生分解反应(包括硫化反应),将有机碳予以破坏,成为碳渣,然后再溶于水,经过滤使盐水与碳渣分离,将回收的盐纯化再利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盐类废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从结晶罐定量排出的废液采用红外线幅射法处理,将有机物完全破坏,成为盐及碳渣。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盐类废水回收方法。

  化学工业中许多生产工艺都会产生含高浓度盐类的废水。所谓“高浓度”是指生物废水处理系统中,生物体维持良好地分解有机物所能承受的盐类最高浓度,而所谓盐类系氯化钠及氯化钾。此最高浓度约在0.8~1.5%。由于高浓度盐类废水无法用生物系统(包括好氧系统和厌氧系统)做有效处理,在当今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对废水控制日益严格的情况下,提供一种有效、经济且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的处理方法,是各工业先进国家全力以赴的努力方向。

  一般常见的产生高浓度盐类废水的化学工业主要包括染料工业、环氧树脂厂及光气法聚碳酸酯厂,其废水成份大致如下:

  1、染料工业废水:Nacl(或Kcl)20% Na2SO4少量

  COD(主要为发色团或异构物)约100,000PPM;

  2、环氧树脂厂废水:Nacl 20% NaOH 1%

  总有机物0.8~1.2% COD 30,000PPM;

  3、光气法聚碳脂厂废水:Nacl 19%

  NaOH 25~30mg/l 总有机物<224PPM

  上述三种工业废水含盐量高,回收其中的盐不仅可以降低废水量,减少废水处理成本,同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种含高盐废水是生物系统无法解决的。现有废水的处理仍然使用传统的方法,其流程可分为两大部分。

  1、结晶:将废水浓缩结晶。由于盐类以外的分子比钠、氯离子都大, 在结晶过程中,控制晶核成长速率可以避免杂质被包进晶体中,而达到纯化分离的效果。在晶体离开结晶缶后,经固液分离,再用少量水洗涤。然而所得晶体其表面仍附着有母液中的杂质。杂质层厚度约1~2层分子层。

  2、热处理:除去上述晶体表面的杂质,有直接焚化法和热风分解法。

  a、直接焚化法:将回收的盐类送入焚化系统,直接以火焰将有机层焚烧,但是因为火焰温度(如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可达1941℃)高于钠盐的熔点800℃,钠盐会熔化,因此需有第二套结晶设备进行重结晶。

  b、热风分解法:将回收的盐类送入旋转窑,窑出口的燃烧器产生的高温气体与盐类逆向流动进行热传递,待盐类升到一定温度其表面的有机物即发生分解反应。而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如从环氧树脂的废水中回收的盐类当温度控制在600℃时,即可使有机杂质分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热处理方法之不足,提供一种应用红外线辐射热处理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钠、钾盐与有机杂质层对红外线辐射时透过率的差异。任何物质对各种波长光的吸收率、反射率及透过率都不相同,但是物质对光的吸收率+反射率+透过率=1。

  厚度为5mm的钠、钾盐对红外线的透过率如附图1、2所示。盐层愈厚,透过率愈差。

  由于钠、钾盐对波长为2~15μm之间的红外线的透过率相当高,而有机化合物对此范围内的红外线吸收率特别高,且不同化学键的吸收范围又各有不同如:

  C-C C-O C-N 红外线吸收范围 7.7~12.5μm

  C=C C=O C=N N=O 红外线吸收范围5.5~6.7μm

  C=C C=N 红外线吸收范围4.4~5.0μm

  C-H O-H N-H 红外线吸收范围2.6~3.7μm

  实施本技术方案是:

  依据上述吸收率与透过率的差异,回收的盐类在热处理段以红外线照射(电红外线发生器或瓦斯红外线发生器),晶体盐类外层的有机杂质吸收了红外线,所以温度一直升高,而少量透过有机层的红外线进入钠盐或钾盐时几乎不被吸收,透过或反射回来的红外线继续被外层的有机化合物吸收,在有机化合物与盐类之间形成了温差梯度,也就是红外线的幅射能有效地使有机物分子内的键断裂,造成有机物的蒸发及分解。

  化学反应速率为温度的函数,依据阿累尼乌斯方程式:

  K=Ae (E)/(RgT)

  K: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E:活化能

  T:温度

  可以看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在以旋转窑做热处理时,因为热传递机构是强制对流,所以盐类与有机层几乎是相同温度,为避免盐类熔解及提高能源效率,所以一般控制盐类温度在600℃,但用红外线幅射时,因为

  q=4.876×10-8×(Ta4-Tr4)×Fe×Fa

  q 幅射热通量 KCal/m2hr

  Ta 幅射面绝对温度 K

  Tr 被照射面绝对温度 K

  Fe 辐射面放射率

  Fa 观测因素

  幅射的推动力是绝对温度4次方的差,而且因为盐类本身与有机层被红外线幅射,在有机化合物开始分解时与盐类具有温度差,所以红外线照 射盐类,有机化合物可以吸收更高的热通量,同时盐类并不会熔化,使分解更迅速完全的进行,而得到纯度更佳的回收盐。

  应用本发明红外线热处理法,具有如下特点:

  一、结晶分离后的盐类固体,由于其外层附着有机物,在热处理过程中,有机分子间的粘滞力,会造成盐类晶体结块,尤其是染料工业废水中的盐类,此种倾向是无法避免。

  现将传统方法旋转窑与红外线热处理两种方法作一比较说明如下:

  a、旋转窑方法-当形成块状固体时,由于晶体分子间的空隙影响热传导的进行,以及盐本身并非良好的热传导物质,所以块状固体内部有机物的分解要比单质晶体困难很多。越大的块状固体越难破坏,而且结块会影响旋转窑的正常操作。

  b、应用红外线作为结晶后的热处理方法,由于氯化钠及氯化钾对红外线具有高透过率,所以块状固体对红外线法并不会造成困扰,所用机械设备的设计具有更大弹性,例如采用平面输送带,将盐类晶体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并保持一定的厚度。输送带上方装置红外线发生器,其辐射作用对底层的晶体依然有相当良好的效果。

  二、在高温下若形成盐雾,对机械设备有相当严重的腐蚀性,除了增加平时维修费用外,还会缩短机械使用年限,应用红外线热处理时,由于操作温度低,表面温度只达到630℃,较盐熔点800℃低得多,所以不会产生盐雾,而焚化与热风法由于火焰温度约2000℃,这就很难避免盐雾的形成,因此应用红外线能使设备投资、维修费用及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使盐的回收相当经济。

  三、结晶段排放的处理,由于在蒸发结晶过程,水不断地蒸发且盐不断地产生,所以结晶缶内有机化合物及其他杂质的浓度不断地升高。为了系统平衡及稳定操作的需要,必须连续地排放,此排放量与废水成份有关, 一般为废水量的1~2Wt%。此部分传统的处理方法均是以焚化方法处理。由于有机物含量高所以热值高,理论上直接焚化可以不需添加任何燃料,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其中含有盐,所以造成盐雾,使得设备受到损害,同时,因为量少所以不具热回收价值,而在排放过程中应用红外线,不但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而且能将有机化合物分解成无机碳而达到排放的目的。对上述排放的废水经红外线处理后分析结果如下:

  无机碳 50~60 Wt%

  氯化钠 ~30 Wt%

  SO42-~0.3 Wt%

  Fe+3~3~6Wt%

  Al+3~2~5 Wt%

  Mg+2~0.03 Wt%

  将红外线辐射的特性应用于上述三类工业(染料工业、环氧树脂厂、光氯法聚碳酸脂厂)废水中的盐类回收,是一项创新发明。此种方法比传统焚化或热对流能节省相当多的投资、维修费用和能源,且操作简便,同时回收的盐类纯度更佳。

  实施例1

  环氧树脂厂,每日200吨的含20Wt%氯化钠废水24小时连续操作,以浓缩结晶及红外线热处理,废水量、能源成本及产量如下:

  1、废水量:8335 Kg/hr其成份

  Nacl 1667 ″

  NaOH 42 ″

  甲基异丁酮 42 ″

  甲苯 17 ″

  甘油 42 ″

  H2O 6525 kg/hr

  2、单位小时能源用量

  电力 400KW

  蒸气 500Kg/hr

  液化石油气 75Kg/hr

  盐酸(32%) 119.7kg/hr

  3、回收盐量 1748 Kg/hr 其中

  Nacl 1730 Kg/hr

  其他(无机碳及杂质) 18 Kg/hr

  (注)回收盐品质仅达粗盐标准,色泽为灰色晶体。

  4、排放量 378 kg/hr 其中

  Nacl 83 ″

  甲基异丁酮 29 ″

  甲苯 12 ″

  甘油 32 ″

  H2O 222 ″

  5、流程概述(参阅附图5所示)

  含盐废水经盐酸调整PH至中性后进入结晶缶,结晶缶的型式可有各种不同的型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使用强制循环,蒸气再压缩方式结晶缶,由于未达饱和浓度,所以经浓缩的过程使达饱和而析出盐类晶体,蒸发的水蒸气用压缩机作功提高熵后进入热交换器,不足的能量由外部蒸汽补充。待结晶缶内晶体达到一定容积比后泵送到离心机作固液分离,滤液送回结晶缶而固体送到热处理段。红外线发生器主要可分为电气式红外线及瓦斯式红外线,本例中使用瓦斯式红外线,由于环氧树脂厂氯化钠为付产品,热处理段的质量控制是以测定全有机碳的含量,若未达到要求可从 增加红外线表面温度或延长滞留时间来达到。

  实施例2

  染料工业,每日200吨的含18Wt%氯化钠废水,24小时连续操作,以浓缩结晶,红外线热处理及再结晶方式,其废水量,能源成本及产量如下:

  1、废水量 8335 Kg/hr 其中

  H2O 6710 Kg/hr

  Nacl 1500 Kg/hr

  有机物 125 Kg/hr

  2、单位小时能源用量

  电力 654 KW

  蒸气 782 kg/hr

  液化石油气 80 Kg/hr

  3、回收盐量 1500 kg/hr 其中

  Nacl 1440 kg/hr

  H2O 60 kg/hr

  4、排放量 287.2 kg/hr 其中

  Nacl 60 kg/hr

  有机物质 122kg/hr

  H2O 105.2kg/hr

  5、流程概述(参阅附图6)

  本例使用蒸发结晶缶为强制循环蒸汽再压缩方式,废水经浓缩达饱和而析出晶体,蒸发的水蒸汽利用压缩机作功提高熵后进入热交换器,不足的能量由外部蒸汽补充,待结晶罐内晶体达一定容积比后泵送到热处理段,而滤液送回结晶罐,热处理段使用瓦斯式红外线,将盐均匀放置在金属平面式输送带上,上面以红外线辐射。处理后的盐再加入水重新溶解,浓度 控制在饱和浓度后过滤去除碳渣,泵送到再结晶罐,再结晶的盐直接以离心机脱水,即可得到含水率约4%的氯化钠。由于回收的盐可重复使用在盐中,所以不得含有任何色彩,所以质量控制是检查去除碳渣后的饱和盐水是否完全澄清,若不合标准只要增加红外线表面温度或延长滞留时间即可。

  结晶罐定量排放含有固态的泥状流体装在浅底大面积的容器上,以红外线直接辐射,将有机化合物分解成为无机碳盐及其它金属离子,若无毒性物质可直接弃置。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