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1992.07.21
公开(公告)日1993.05.19
IPC分类号C02F3/14
摘要
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装置,适用于废水排放量少但有机物浓度高的废水生物净化高效节能处理。主要由反应器、旋转曝气器、泥水混合装置和自动排水装置组成。本实用新型废水供给为间歇供应方式,应用活性污泥法技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过程降解有机物,使废水净化。集厌氧、好氧、沉淀、排水四个功能于一体,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占地少,基建、运行、管理和电能费用大大减少。好氧和厌氧的交替运行,能有效地抑制污泥膨胀。可同时去除水中的氮、磷等,出水的COD、BOD和SS等的处理率达到90%左右。
権利要求書
1、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适用于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净化处理的节能装置,它包括装有止回阀1、水泵2、截止阀3、计量表4和滤网5的进水管34、出水管45、反应器支座24、人梯(21和26)、吊装座20、溢流管28、取样阀27、污泥观察器29、污泥排出管25、自控装置31以及由电机13、高压风扇12和涡轮10组成的旋转曝气器11,其特征是:
a)反应器6为钢质容器;
b)反应器6上装有泥水混合装置8,由水泵7、连接管9和扩散管22组成,水泵7用支架33固定在反应器6的外侧,带有孔23的扩散管22通过支承件40固定在反应器6中的下部,水泵7和扩散管22之间用弯形连接管9相接;
c)反应器6中的自动排水装置14由带有配重块18和孔16的塑料环形集水管15、与集水管15相通的支管41和总管42、铰链接管43、回转管17、底座19上的铰链接管44、电磁阀30和出水管45组成并依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反应器6顶部平台46上装有提升装置47,由电机37、连杆36和钢丝绳35组成,钢丝绳35与集水管1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反应器6内壁涂有防腐涂料。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适用于中、小企业以及生产分散的工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净化的高效节能装置。
公知的生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构造的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处理池以及污泥泵。若水质复杂,还需增加厌氧处理池。上述流程工艺——工序多,处理池多,施工周期长,还要建造专门的泵房,占地大,投资多。处理程序复杂而分散,操作管理不便,费力费时能耗高,难以防止污泥膨胀现象。产生的剩余污泥会造成两次污染。不能同时脱氮、脱磷和去除有毒、有害物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在一个完全混合的反应器中利用经驯化的微生物的生命过程、经曝气器和泥水混合装置的交替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吸附、氧化而降解、使废水净化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见图1和图2)由进水管、出水管、反应器及其支座、人梯、吊装座、溢流管、污泥观察器、自控装置、旋转曝气器、泥水混合装置、排水装置、污泥 排出管、取样阀以及提升装置组成。
进水管上依次装有计量表、截止阀、水泵和止回阀。进水管与反应器连接处设有滤网防止大的脏物堵塞进水管。计量表作读数用。截止阀用作控制反应器的工况。水泵作输送废水用。止回阀用以防止废水的倒流。在反应器顶部的平台上装有两个以上的旋转曝气器,其数量根据需要而定,它由电机、高压风扇和涡轮组成,高压风扇用作输送空气,涡轮在废水中作涡流运动。两个人梯检修时使用。反应器内上部设有运输安装时升吊用的吊装座。污泥排出管用作排除超过工况所需泥量的多余污泥。在反应器上设有取样阀、污泥观察器和溢流管(见图2)。自控装置用于控制进水泵、泥水混合装置、旋转曝气器和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反应器是一个钢质容器,其内壁上有防腐涂料。反应器上装有泥水混合装置,由水泵、弯形连接管和带有孔的扩散管组成。水泵用支架固定在反应器的外侧,带有孔的扩散管通过支承件固定在反应器中的下部,水泵和扩散管之间用弯形连接管相接。
反应器中的排水装置由带有配重块和孔的塑料环形集水管、与集水管相通的支管和总管、铰链接管、回转管、底座上的铰链接管、电磁阀和出水管组成并依次相连接。
反应器顶部平台上装有提升装置,由电机、连杆和 钢丝绳组成,钢丝绳与集水管相连接。
活性污泥——充满微生物的絮状泥粒的含水率一般为98-99%,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在反应器(曝气池)内创造了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环境,在曝气器和泥水混合装置交替作用下,充足供应氧气,将空气中的氧强制溶解到混合液中去,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吸附、氧化而降解,微生物在反应器内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最大面积的接触而使之净化。
反应结束后,所有机械部件停止工作,活性污泥因其沉降性而沉淀使泥水分离。净化水活污泥分开后,提升装置将排水装置的集水管放入水中(反应前先将集水管升出水平面),开启电磁阀经出水管排出净水。经过一段时间间歇后,反应器重新注满废水,进入下一循环运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装置集厌氧、好氧、沉淀、排水四个功能于一个反应器内,不需要两个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备,结构紧凑,基建、运行、管理费用大大减少。
2、反应器设计合理,在交变的方式停止作用之后,泥水也能保持其惯性继续工作一段时间,既满足了工艺的需要,又节省了电耗。
3、利用水力原理,使泥水充分混合,不要专门设 置搅拌设备,省时省电,随之带来的是处理费用的下降。
4、泥水分离时,菌种处于内源呼吸状态,消耗自身能量,故产生的污泥很少,污泥因其沉降性能好,有效地抑制污泥膨胀。
5、排水装置为自动型,是一种动态装置,始终与澄清液的高位保持一致。
6、自控装置是可编程序控制,不仅可靠、抗干扰,而且操作简便。
7、由于工艺先进、钢质容器——反应器施工周期短,安装方便,合理利用空间。
8、不仅可降解常规的有机物,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而且在一个循环内,适当进行曝气和停止曝气,好氧状态和厌氧状态交替进行,能够同时去除水中的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省去了第三级处理。
9、本装置出水的COD、BOD和SS等项目的处理率平均达到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