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2.19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为进水槽,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被隔板依次分隔为厌氧槽,缺氧槽,好氧槽,沉淀槽,加药槽和清水槽,待处理的污水从顶端进入进水槽,进水槽下端有一进水口与厌氧槽相通,进水口在远离缺氧槽一端,厌氧槽,缺氧槽,好氧槽,沉淀槽,加药槽和清水槽按照下上下的顺序依次折线相通,在清水槽的顶部与出水口管线连接,厌氧槽顶部密封并且连接一鼓气口,进水槽与厌氧槽之间的内筒上设置U型管。本发明采用气泵鼓入空气进入厌氧槽使厌氧槽内水位下降,通过U型管释放能量实现厌氧和缺氧区的搅拌和混合以及缺氧污泥向厌氧区的回流,提升了小型污水净化槽反硝化脱氮作用,加速了污水的净化和处理速度,由于装置中无动力搅拌设施,运行维护简单,便于应用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内部为进水槽,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被隔板依次分隔为厌氧槽、缺氧槽、好氧槽、沉淀槽、加药槽和清水槽,污水从进水槽顶部的进水管进入进水槽,进水槽下端有一进水口与厌氧槽相通,厌氧槽、缺氧槽、好氧槽、沉淀槽、加药槽和清水槽按照下部相通-上部相通-下部相通的顺序依次连通,使得污水按照上下折流的方式依次经过六个处理区域;厌氧槽顶部密封并且留出一鼓气口,进水槽与厌氧槽之间的内筒侧壁上设置有对污水和污泥进行自动搅拌的U型管,U形管两侧的竖管分别位于进水槽和厌氧槽中,清水槽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和外筒均为圆形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槽和缺氧槽底部通过隔板下部的通道相通,厌氧槽内与该通道对应的位置有阻挡隔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槽下端的进水口不小于进水管的截面积,且位于远离厌氧槽与缺氧槽之间连通口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气口位于厌氧槽顶盖上,鼓气口为气体快速接头,用于接外接气泵进行鼓气,根据气泵的气量调节搅拌频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的底端距离厌氧槽底部的距离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4,U型管的高度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3-1/2,U型管的宽度不超过厌氧槽的宽度,U型管的内径不超过0.05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隔板位于厌氧槽内U型管和厌氧槽与缺氧槽分隔隔板之间,距U型管的距离和距分隔隔板的距离比在4:6到6:4之间,阻挡隔板的高度与U型管底部平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 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侧壁上部设置有超越口,超越口高于进水管底部,超越口与进水管处于内筒的同一直径上,且超越口的直径不小于进水管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槽位于沉淀槽和清水槽之间,体积为沉淀槽的1/4-1/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管位于清水槽上端,竖直方向上低于进水管3-5cm,且与进水管处于同一直线上,管径与进水管相通。
说明书
一种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施,尤其针对分散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村或者部分城镇的分散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并能同时高效去除有机污染物和脱氮除磷的处理设施。现有的小型污水净化槽大多采用曝气方式通过好氧微生物过程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和氨氮。但是小型污水净化槽通常厌氧或缺氧区域由于没有机械搅拌和污泥回流设备存在很大的流动死区,厌氧微生物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使得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不佳,尤其针对农村家庭生活污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污水净化槽中在没有安装机械搅拌设施却要实现微生物与污染物的有效混合与接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气动方式达到厌氧和缺氧区域的混合搅拌和污泥回流,无流动死角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从而提高单位体积的净化处理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搅拌混合污泥自动回流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内部为进水槽,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被隔板依次分隔为厌氧槽、缺氧槽、好氧槽、沉淀槽、加药槽和清水槽,污水从进水槽顶部的进水管进入进水槽,进水槽下端有一进水口与厌氧槽相通,厌氧槽、缺氧槽、好氧槽、沉淀槽、加药槽和清水槽按照下部相通-上部相通-下部相通的顺序依次连通,使得污水按照上下折流的方式依次经过六个处理区域;厌氧槽顶部密封并且留出一鼓气口,进水槽与厌氧槽之间的内筒侧壁上设置有对污水和污泥进行自动搅拌的U型管,U形管两侧的竖管分别位于进水槽和厌氧槽中,清水槽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
所述内筒和外筒均为圆形筒。
厌氧槽和缺氧槽底部通过隔板下部的通道相通,厌氧槽内与该通道对应的位置有阻挡隔板。
进水槽下端的进水口不小于进水管的截面积,且位于远离厌氧槽与缺氧槽之间连通口的一侧。
所述鼓气口位于厌氧槽顶盖上,鼓气口为气体快速接头,用于接外接气泵进行鼓气,根据气泵的气量调节搅拌频率。
所述U型管的底端距离厌氧槽底部的距离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4,U型管的高度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3-1/2,U型管的宽度不超过厌氧槽的宽度,U型管的内径不超过0.05m。
所述阻挡隔板位于厌氧槽内U型管和厌氧槽与缺氧槽分隔隔板之间,距U型管的距离和距分隔隔板的距离比在4:6到6:4之间,阻挡隔板的高度与U型管底部平齐。
内筒侧壁上部设置有超越口,超越口高于进水管底部,超越口与进水管处于内筒的同一直径上,且超越口的直径不小于进水管的直径。
所述加药槽位于沉淀槽和清水槽之间,体积为沉淀槽的1/4-1/5。
出水管位于清水槽上端,竖直方向上低于进水管3-5cm,且与进水管处于同一直线上,管径与进水管相通。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当进水槽进水的同时,对厌氧槽进行鼓入空气,使厌氧槽的水位下降,进水槽和缺氧槽水位上升,当厌氧槽水位下降U型管底部时,厌氧槽内空气通过U型管快速释放,进水槽和缺氧槽的水从下部连通处迅速返回厌氧槽,从而达到进水槽、厌氧槽和缺氧槽的有效混合和缺氧槽内污泥的回流,实现了对污泥与污水的搅拌混合,提升了反硝化作用,通过增加鼓气的流量可以提高搅拌混合的频率,从而消除进水槽、厌氧槽和缺氧槽内的死区。由于没有机械搅拌设备,装置的运行维护简单,节省了设备和运维成本,简化了结构,便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