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景观水处理生物坝

发布时间:2019-4-4 10:39: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12.28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IPC分类号C02F3/10;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一水库,所述第一水库的液位高低为16CM,所述坝体的右侧壁安装有生物坝,所述生物坝包括底坝、挡水坝、陶粒层、沸石层、活性炭吸附层和溢水孔,所述底坝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所述挡水坝,所述挡水坝的左侧壁开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底部覆盖有所述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顶部覆盖有所述沸石层,所述沸石层的顶部覆盖有陶粒层,所述陶粒层的顶部覆盖有景观水体,所述景观水体的顶部距所述生物坝的底部高度为16CM,该发明具有利用陶粒层、沸石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实现对水体的有效净化作用,同时实现了景观水体的良好循环和净化作用的综合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包括坝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一水库(2),所述第一水库(2)的液位高低为16CM,所述坝体(1)的右侧壁安装有生物坝(11),所述生物坝(11)包括底坝(3)、挡水坝(4)、陶粒层(5)、沸石层(6)、活性炭吸附层(7)和溢水孔(8),所述底坝(3)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所述挡水坝(4),所述挡水坝(4)的左侧壁开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底部覆盖有所述活性炭吸附层(7),所述活性炭吸附层(7)的顶部覆盖有所述沸石层(6),所述沸石层(6)的顶部覆盖有陶粒层(5),所述陶粒层(5)的顶部覆盖有景观水体(10),所述景观水体(10)的顶部距所述生物坝(11)的底部高度为16CM,所述挡水坝(4)的底部左右方向开有溢水孔(8),所述生物坝(11)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二水库(9),所述第二水库(9)的底部高度为9.5CM,所述第二水库(9)的液面高度14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坝(11)的尺寸为1.5×8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坝(3)与所述挡水坝(4)呈直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孔(8)的左侧壁安装有防护隔网,所述防护隔网的空隙小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7)颗粒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所述底坝(3)和所述挡水坝(4)均采用的是石材结构。

  说明书

  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景观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

  背景技术

  景观水通常指用于视觉观赏的水体,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水景,像天然的湖泊、河流等;另一类是人工水景,像喷泉、人工湖、城市小型河道等,都是露天地表水,自净能力非常低,并且非常容易受到污染。以较低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改善和保持景观水质、使其达到规定标准的工程措施;景观水通常包括池塘、人工湖、流经城市的小型河道等,景观水治理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法、生物法和生态法,景观水处理在我国是个新行业,真正产生需求只是最近3-5年的事,而且市场相对较小。缺乏专业的治理公司和研究人员是该领域的痼疾,现在有一批新公司景观水处理领域,方法各种各样,效果差强人意。有的是泳池水治理公司转行,用治理游泳池的过滤法来治理景观水;有的是科研机构参与,用水草、养鱼来治理;还有其他方法:投药法、投生物制剂法、生态基法、投虫法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对众多杂乱无章的治理方法,只有经过大量实践验证成功的技术才可以相信。成功案例越多,运行时间越长,就越值得信赖。我国真正成功可行的景观水治理技术还很少,相反,大多数治理技术效果糟糕,或者仍处于探索试错阶段,甚至有些存在重大缺陷。作为业主方或设计方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认真理解露天景观水的主要污染根源,考核某种治理方法是否对每个污染根源都能对症下药,都能有有效地应对方法,这样才能避免所选中的方案存在重大缺陷。

  针对这类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体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生态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方法来控制。首先通过不对称纤维过滤设备、光催化杀菌除藻设备和湖泊推流系统,除去湖泊水体中浮游藻类,同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抑制湖泊浮游藻类的生长,必须保证浅水区清澈见底,其中浅水区要做到清澈见底,创造水生植被恢复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恢复湖泊的沉水植被和挺水植被,沿湖泊浅水区种植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不仅具有美化人工湖的功效,还能增加了人工湖的生物多样性,建立复杂而稳定的生物链,又减少了水体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从生态上防止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同时沉水植物分泌化学物质来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如金鱼藻、狐尾藻、苦草等就属于这类沉水植物。在湖心及周边设置4--10个生物浮岛,增加湖泊的景观效果,消减湖泊水体中N、P等营养盐,通过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抑制水体中藻类生长,恢复湖泊洁净好氧生态系统,保持湖泊清澈、碧绿的景观效果。

  现有技术当中的景观水处理的效果较差,不能实现对水质的有效的净化作用,且维护的成本较高,同时原有坝体结构比较单调,不能实现景观水体的良好循环,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景观水处理生物坝的景观水处理的效果较差,不能实现对水质的有效的净化作用,且维护的成本较高等特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一水库,所述第一水库的液位高低为16CM,所述坝体的右侧壁安装有生物坝,所述生物坝包括底坝、挡水坝、陶粒层、沸石层、活性炭吸附层和溢水孔,所述底坝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所述挡水坝,所述挡水坝的左侧壁开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底部覆盖有所述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顶部覆盖有所述沸石层,所述沸石层的顶部覆盖有陶粒层,所述陶粒层的顶部覆盖有景观水体,所述景观水体的顶部距所述生物坝的底部高度为16CM,所述挡水坝的底部左右方向开有溢水孔,所述生物坝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二水库,所述第二水库的底部高度为9.5CM,所述第二水库的液面高度14CM。

  优选的,所述生物坝的尺寸为1.5×80CM。

  优选的,所述底坝与所述挡水坝呈直角。

  优选的,所述溢水孔的左侧壁安装有防护隔网,所述防护隔网的空隙小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颗粒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坝体、所述底坝和所述挡水坝均采用的是石材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景观水处理生物坝,在原有坝体的右侧设置了生物坝,利用陶粒层、沸石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实现对水体的有效净化作用,同时利用景观水体的重力势能能有效的将景观水体通过溢水孔流向第二水库,从而达到有效净化的作用,同时也节省了维护成本,实现了景观水体的良好循环和净化作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