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12.04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IPC分类号C02F9/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及其耦合工艺,该耦合装置包括:电絮凝装置、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电絮凝装置通过第一水泵与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连接;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通过第二水泵与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连接;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的超滤陶瓷膜的膜孔径小于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的微滤陶瓷膜的膜孔径。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通过设置电絮凝装置、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依次对经过生化处理未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电絮凝、一次过滤和二次过滤,即可得到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整个耦合装置简单、前期投资、运行、维护成本低。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絮凝装置(1),用于对经过生化处理未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污染物电絮凝;
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2),用于对污染物电絮凝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一次过滤;
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3),用于对一次过滤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二次过滤;
所述电絮凝装置(1)通过第一水泵(4)与所述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2)连接;所述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2)通过第二水泵(5)与所述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3)连接;
所述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3)的超滤陶瓷膜(31)的膜孔径小于所述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2)的微滤陶瓷膜(21)的膜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装置(1)包括可溶性阳极板(11)、阴极板(12);所述可溶性阳极板(11)和所述阴极板(12)通过直流电源(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阳极板(11)和所述阴极板(12)之间的净距为1~2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阳极板(11)为铁阳极板,或为铝阳极板、或为RuO2/Ti阳极板与双极性极板的组合;所述阴极板(12)为不锈钢阴极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装置(1)还包括搅拌器(14);所述搅拌器(14)设置在所述可溶性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装置(1)还包括pH计(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超滤陶瓷膜(31)装置(3)还设置有第三水泵(6)和浓缩液排出口(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2)的微滤陶瓷膜(21)的膜孔径为0.1~10μm;所述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3)的超滤陶瓷膜(31)的膜孔径为小于0.1μm。
9.利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生化处理未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投入电絮凝装置(1),电絮凝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得到一级垃圾渗滤液;
2)将所述一级垃圾渗滤液投入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2),进行一次过滤,得到二级垃圾渗滤液;
3)将所述二级垃圾渗滤液投入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3),进行二次过滤,得到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电絮凝装置(1)的电絮凝电流密度为10~1000mA/cm2,电絮凝pH值为6~9,电絮凝时间为20~90min。
说明书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及其耦合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及其耦合工艺。
背景技术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方法包括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土地处理法和回灌法等。但因为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物种类、含量和水量在不同地区和季节的区别很大,含有大量难处理的物质,单纯采用某一项工艺很难达到渗滤液的排放要求,须要将不同的工艺进行合理耦合,才能保证渗滤液达到排放标准。目前的耦合处理系统通常用生物法或土地法进行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然后将物理化学法用作后续工艺,虽然污染物去除率较好,但处理系统和处理工艺复杂,导致前期投资费用高,工艺运行费用高、浓缩液较难处理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以解决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包括:
电絮凝装置,对经过生化处理未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污染物电絮凝;
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对污染物电絮凝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一次过滤;
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对一次过滤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二次过滤;
所述电絮凝装置通过第一水泵与所述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连接;所述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通过第二水泵与所述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连接;
所述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的超滤陶瓷膜的膜孔径小于所述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的微滤陶瓷膜的膜孔径。
可选地,所述电絮凝装置包括可溶性阳极板、阴极板;所述可溶性阳极和所述阴极通过直流电源连接。
可选地,所述可溶性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之间的净距为1~20cm。
可选地,所述可溶性阳极板为铁阳极板,或为铝阳极板、或为RuO2/Ti阳极板与双极性极板的组合;所述阴极板为不锈钢阴极板。
可选地,所述电絮凝装置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所述可溶性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絮凝装置还包括pH计。
可选地,所述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还设置有第三水泵和浓缩液排出口。
可选地,所述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的微滤陶瓷膜的膜孔径为0.1~10μm;所述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的超滤陶瓷膜的膜孔径为小于0.1μ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上述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生化处理未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投入电絮凝装置,电絮凝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得到一级垃圾渗滤液;
2)将所述一级垃圾渗滤液投入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进行一次过滤,得到二级垃圾渗滤液;
3)将所述二级垃圾渗滤液投入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进行二次过滤,得到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电絮凝装置的电絮凝电流密度为10~1000mA/cm2,电絮凝pH值为6~9,电絮凝时间为20~90min。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通过设置电絮凝装置、一级微滤陶瓷膜装置,二级超滤陶瓷膜装置依次对经过生化处理未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电絮凝、一次过滤和二次过滤,即可得到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整个耦合装置简单、前期投资、运行、维护成本低。
2、采用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装置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去除率较高,其中,垃圾渗滤液中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可达90%,氨氮去除率可达99%,磷酸盐的去除率可接近100%。
3、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工艺采用电絮凝工艺和陶瓷膜膜过滤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耦合处理,既可弥补现有电氧化工艺的COD去除效果一般等的缺点,也可弥补现有膜过滤工艺可处理的可溶性目标污染物较少等的缺点,进一步提高了电絮凝工艺中的电流利用效率,实现电絮凝与陶瓷膜膜过滤的同步进行,进而有利于提高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去除率。而且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耦合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操作,适用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