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12.03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IPC分类号E03F5/04; E03F5/22; E02D29/12; E02D2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包括渗沥液收集井、井台、套管、潜污泵和阀门井,渗沥液收集井通过中空螺旋钻钻井形成,管套安装在渗沥液收集井内,套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渗污孔,潜污泵安装于套管内,井台设置于渗沥液收集井的井口上,阀门井位于井台的一侧,阀门井中设置有渗沥液收集管道,管套中设置有渗沥液提升管道,潜污泵的出口通过渗沥液提升管道与渗沥液收集管道的进口端连通,渗沥液收集管道的出口端用于与渗沥液处理设备连通。本发明能有效的避免潜污泵堵塞、渗沥液倒流等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渗沥液提升井全部设置于地下,能够有效地提升垃圾填埋场的美观性及交通功能。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提升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沥液收集井、井台、套管、潜污泵和阀门井,所述井台和所述阀门井位于地面下的覆土层内,所述渗沥液收集井位于覆土层下的垃圾层内,所述渗沥液收集井通过中空螺旋钻钻井形成,所述管套安装在所述渗沥液收集井内,所述套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渗污孔,所述潜污泵安装于所述套管内,所述井台设置于所述渗沥液收集井的井口上,所述阀门井位于所述井台的一侧,所述阀门井中设置有渗沥液收集管道,所述管套中设置有渗沥液提升管道,所述潜污泵的出口通过所述渗沥液提升管道与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的进口端连通,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的出口端用于与渗沥液处理设备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的进口端穿过所述阀门井一侧的井壁以及井台的井壁,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的出口端穿过所述阀门井另一侧的井壁,所述井台与所述阀门井之间的渗沥液收集管上设置有伸缩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井以及井台的井壁均预埋与渗沥液收集管匹配的防水套管,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通过防水套管穿过所述阀门井以及井台的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节的长度为500mm~1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位于所述阀门井内管道上朝渗沥液收集管道出口端方向依次设置有止回阀、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球液位计和处理器,所述浮球液位计设置于所述套管中,用于检测套管中渗沥液的液位,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浮球液位计以及所述潜污泵电连接,用于根据浮球液位计获取的液位数据控制所述潜污泵开启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其特征在于,距套管的管底1000mm~3000mm处设置一张钢丝网,潜污泵安装在钢丝网上,且潜污泵由钢丝绳牵引固定在井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管底采用塑钢井盖或PE板封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沥液收集井的井底距离垃圾层底500mm~1000mm,所述井台以及阀门井的井口与地面相平,所述井台的井口和所述阀门井的进口均采用井盖封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直径比所述渗沥液收集井的直径小200mm~400mm。
说明书
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填埋场治理及修复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化的急速扩张,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新建填埋场以及老旧填埋场均存在垃圾堆体内渗沥液富积的问题,尤其对于老旧垃圾填埋场,无渗沥液收集系统造成堆体内渗沥液水位上升,对周边地表水、土壤及地下水等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目前,我们在垃圾填埋场及类似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方面的经验越来越丰富,针对垃圾填埋场的修复治理工作已经逐步实施,但仍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如淤泥淤积导致潜污泵堵塞、渗沥液倒流以及渗沥液收集传输装置被破坏等亟需开发一批经济高效、稳定快捷的修复技术、设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境修复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通过所述渗沥液提升井将堆体内渗沥液输送至渗沥液收集管道内,且在此基础上能够解决潜污泵被堵塞、渗沥液提升井井口被破坏、渗沥液倒流以及沉降影响的渗沥液收集管道破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垃圾填埋场的美观度以及交通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提升井,包括渗沥液收集井、井台、套管、潜污泵和阀门井,所述井台和所述阀门井位于地面下的覆土层内,所述渗沥液收集井位于覆土层下的垃圾层内,所述渗沥液收集井通过中空螺旋钻钻井形成,所述管套安装在所述渗沥液收集井内,所述套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渗污孔,所述潜污泵安装于所述套管内,所述井台设置于所述渗沥液收集井的井口上,所述阀门井位于所述井台的一侧,所述阀门井中设置有渗沥液收集管道,所述管套中设置有渗沥液提升管道,所述潜污泵的出口通过所述渗沥液提升管道与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的进口端连通,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的出口端用于与渗沥液处理设备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的进口端穿过所述阀门井一侧的井壁以及井台的井壁,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的出口端穿过所述阀门井另一侧的井壁,所述井台与所述阀门井之间的渗沥液收集管上设置有伸缩节。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井以及井台的井壁均预埋与渗沥液收集管匹配的防水套管,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通过防水套管穿过所述阀门井以及井台的井壁。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节的长度为500mm~1000mm。
进一步地,所述渗沥液收集管道位于所述阀门井内管道上朝渗沥液收集管道出口端方向依次设置有止回阀、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
进一步地,还包括浮球液位计和处理器,所述浮球液位计设置于所述套管中,用于检测套管中渗沥液的液位,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浮球液位计以及所述潜污泵电连接,用于根据浮球液位计获取的液位数据控制所述潜污泵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距套管的管底1000mm~3000mm处设置一张钢丝网,潜污泵安装在钢丝网上,且潜污泵由钢丝绳牵引固定在井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管底采用塑钢井盖或PE板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渗沥液收集井的井底距离垃圾层底500mm~1000mm,所述井台以及阀门井的井口与地面相平,所述井台的井口和所述阀门井的进口均采用井盖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直径比所述渗沥液收集井的直径小200mm~4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渗沥液收集井通过中空螺旋钻钻井形成,可通过观察中空螺旋钻钻井带出来的土层性质判断是否钻至基础层,渗沥液收集井收集渗沥液,然后渗沥液通过套管上的渗污孔进入套管内,最后通过潜污泵输送至渗沥液收集管道内,从而能够有效地将堆体内渗沥液输送至渗沥液收集管道,另外,本发明可通过调节潜污泵高度能够有效地避免堵塞问题;通过设置井台能够有效地保护渗沥液收集井的井口;通过阀门井内阀门调节能够有效地避免渗沥液倒流问题;通过设置伸缩节能够有效地避免管道因沉降而破坏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渗沥液提升井全部设置于地下,能够有效地提升垃圾填埋场的美观性及交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