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7.04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IPC分类号C02F9/10; C02F11/12; C02F103/06;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和渗滤液协同处理方法。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包括: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用于对渗滤液进行厌氧处理,并对厌氧处理出水进行膜过滤得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以及沼气;沼气锅炉系统,用于利用所述沼气作为燃料,产生蒸汽作为热源;蒸氨脱氮系统,用于利用所述热源对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进行精馏以得到蒸氨脱氮产水和氨水;除硬系统,用于通过投入石灰以及所述厌氧处理中产生的碱度,去除所述蒸氨脱氮产水中的硬度,得到除硬产水;反渗透浓缩系统,用于分离所述除硬产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获得合格产水以及浓水。因此,克服了相关工艺中生化系统脱氮效果差、生化污泥多的缺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用于对渗滤液进行厌氧处理,并对厌氧处理出水进行膜过滤得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以及沼气;
沼气锅炉系统,用于利用所述沼气作为燃料,产生蒸汽作为热源;
蒸氨脱氮系统,用于利用所述热源对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进行精馏以得到蒸氨脱氮产水和氨水;
除硬系统,用于通过投入石灰以及所述厌氧处理中产生的碱度,去除所述蒸氨脱氮产水中的硬度,得到除硬产水;
反渗透浓缩系统,用于分离所述除硬产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获得合格产水以及浓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系统采用超滤膜或微滤膜,以防止微生物流失并减少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中的悬浮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氨脱氮系统将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中的游离氨通过精馏作用转化为氨气,经冷凝水吸收后转化成氨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硬系统还包括膜过滤子系统,用于对去除所述蒸氨脱氮产水中的硬度后得到泥浆进行膜过滤,得到除硬产水以及截留下来的浓泥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框及脱水系统,用于对所述浓泥浆进行板框脱水,得到清液和盐泥,并将所述清液输送至所述除硬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硬系统还包括:
石灰制浆系统,用于对投入的石灰进行制浆以得到石灰浆;
反应水池,用于接收所述蒸氨脱氮产水并投入所述石灰浆,以调节所述蒸氨脱氮产水的PH值至设定值,得到具有沉淀物的反应产水;
循环水池,用于接收反应产水和所述清液,得到循环产水,并将所述循环产水提供给所述膜过滤子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浓缩系统包括宽流道耐高压的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或蝶管反渗透膜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浓缩系统包括二级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用于对经过所述宽流道耐高压的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或蝶管反渗透膜元件处理获得的产水进一步提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柜及脱硫系统,用于存储所述沼气并进行脱硫处理,并将经脱硫处理的沼气提供给所述沼气锅炉系统。
10.一种渗滤液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厌氧膜生物反应步骤,对渗滤液进行厌氧处理,并对厌氧处理出水进行膜过滤得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以及沼气;
热源产生步骤,利用所述沼气作为燃料,产生蒸汽作为热源;
蒸氨脱氮步骤,利用所述热源对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进行精馏以得到蒸氨脱氮产水和氨水;
除硬步骤,通过投入石灰以及所述厌氧处理中产生的碱度,去除所述蒸氨脱氮产水中的硬度,得到除硬产水;
反渗透浓缩步骤,分离所述除硬产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获得合格产水以及浓水。
说明书
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和渗滤液协同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和渗滤液协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主要以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的方式进行处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卫生填埋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发展趋势减缓,而垃圾焚烧发电成为主流趋势。在垃圾入炉焚烧前需要在垃圾坑内发酵5~7天,进而形成垃圾渗滤液,其产生量约为入场垃圾10-30%(重量比)。
垃圾渗滤液中一种浓度高、味道大、污染强的废水,若不进行有效处理对环境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其中浓度较高的总氮以及在使用膜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水,已成为行业最大的难题。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目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典型的处理工艺为:厌氧系统+缺氧好氧系统(A/O)+超滤系统+纳滤系统+反渗透系统。其主要问题就是好氧脱氮效率低,纳滤系统及反渗透系统对硝酸盐截留率低,出水总氮超标。其次就是纳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会产生大量浓水(约为原液量的40-50%),而由于浓水水质原因,浓水回用问题突出。再有就是生化污泥量非常大,含水率80%的污泥产生量约为原液量的3-5%,入炉焚烧过程中大量消耗热量,影响垃圾发电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和渗滤液协同处理方法。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包括:
一种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包括: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用于对渗滤液进行厌氧处理,并对厌氧处理出水进行膜过滤得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以及沼气;
沼气锅炉系统,用于利用所述沼气作为燃料,产生蒸汽作为热源;
蒸氨脱氮系统,用于利用所述热源对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进行精馏以得到蒸氨脱氮产水和氨水;
除硬系统,用于通过投入石灰以及所述厌氧处理中产生的碱度,去除所述蒸氨脱氮产水中的硬度,得到除硬产水;
反渗透浓缩系统,用于分离所述除硬产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获得合格产水以及浓水。
可选地,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系统采用超滤膜或微滤膜,以防止微生物流失并减少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中的悬浮物。
可选地,所述蒸氨脱氮系统将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中的游离氨通过精馏作用转化为氨气,经冷凝水吸收后转化成氨水。
可选地,所述除硬系统还包括膜过滤子系统,用于对去除所述蒸氨脱氮产水中的硬度后得到泥浆进行膜过滤,得到除硬产水以及截留下来的浓泥浆。
可选地,所述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还包括板框及脱水系统,用于对所述浓泥浆进行板框脱水,得到清液和盐泥,并将所述清液输送至所述除硬系统。
可选地,所述除硬系统还包括:
石灰制浆系统,用于对投入的石灰进行制浆以得到石灰浆;
反应水池,用于接收所述蒸氨脱氮产水并投入所述石灰浆,以调节所述蒸氨脱氮产水的PH值至设定值,得到具有沉淀物的反应产水;
循环水池,用于接收反应产水和所述清液,得到循环产水,并将所述循环产水提供给所述膜过滤子系统。
可选地,所述反渗透浓缩系统包括宽流道耐高压的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或蝶管反渗透膜元件。
可选地,所述反渗透浓缩系统包括二级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用于对经过所述宽流道耐高压的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或蝶管反渗透膜元件处理获得的产水进一步提纯。
可选地,所述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还包括气柜及脱硫系统,用于存储所述沼气并进行脱硫处理,并将经脱硫处理的沼气提供给所述沼气锅炉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渗滤液协同处理方法,包括:
厌氧膜生物反应步骤,对渗滤液进行厌氧处理,并对厌氧处理出水进行膜过滤得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以及沼气;
热源产生步骤,利用所述沼气作为燃料,产生蒸汽作为热源;
蒸氨脱氮步骤,利用所述热源对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产水进行精馏以得到蒸氨脱氮产水和氨水;
除硬步骤,通过投入石灰以及所述厌氧处理中产生的碱度,去除所述蒸氨脱氮产水中的硬度,得到除硬产水;
反渗透浓缩步骤,分离所述除硬产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获得合格产水以及浓水。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渗滤液协同处理系统和渗滤液协同处理方法,克服了相关工艺中生化系统脱氮效果差、生化污泥多的缺点;同时可利用厌氧产生的沼气和渗滤液中浓度较高的游离氨,制备用于垃圾焚烧厂烟气脱硝的还原剂氨水,做到了与焚烧厂协同处理和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再用除硬系统替代了相关工艺中的纳滤,减少了纳滤浓水的产生,改善了膜系统的运行环境;反渗透浓缩系统大幅提高产水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