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工业废水垢锈收集外网直形叶片

发布时间:2019-4-7 15:49: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7.07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IPC分类号C02F5/00; C02F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垢锈收集外网的直形叶片,它包括第一外网层、第二外网层和第三外网层,所述第二外网层位于所述第一外网层与所述第三外网层之间,所述第一外网层、第二外网层和第三外网层依次叠加设置,所述第一外网层包括第一吸附板和第二吸附板,所述第一吸附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外网层的一侧通过橡胶连接带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吸附板与所述第二外网层之间设有压电微动堆,所述第一吸附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吸附板的一侧枢接,所述第二外网层的周围设有固定边框,所述第二吸附板与所述第二外网层粘合设置,所述压电微动堆靠近所述橡胶连接带一侧设置;本发明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废水垢锈收集外网的直形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网层(11)、第二外网层(12)和第三外网层(13),所述第一外网层(11)、第二外网层(12)和第三外网层(13)均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第二外网层(12)位于所述第一外网层(11)与所述第三外网层(13)之间,所述第一外网层(11)、第二外网层(12)和第三外网层(13)依次叠加设置,所述第二外网层(12)与所述第三外网层(13)粘合设置,所述第一外网层(11)包括第一吸附板(111)和第二吸附板(112),所述第一吸附板(111)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外网层(13)的一侧通过橡胶连接带(14)连接在一起,还包括有埋设在第二外网层(12)内的压电微动堆(15),压电微动堆顶面与第一吸附板(111)抵靠,所述第一吸附板(11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吸附板(112)的一侧枢接,所述第二外网层(12)的周围设有固定边框(16),所述第二吸附板(112)与所述第二外网层(12)粘合设置,所述压电微动堆(15)靠近所述橡胶连接带(14)一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垢锈收集外网的直形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网层(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外网层(13)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垢锈收集外网的直形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网层(11)与所述第三外网层(13)采用钛合金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垢锈收集外网的直形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网层(12)采用石墨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垢锈收集外网的直形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框(16)采用石膏制成。

  说明书

  一种工业废水垢锈收集外网的直形叶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垢锈收集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垢锈收集外网的直形叶片。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垢锈收集外网中的外网片之间的间距都是不可调的,当叶片上的垢锈达到一定程度后,外网片之间的间距会变小,影响外网片的吸附效果,影响整个外网片的吸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微调外网片间距、吸附能力更强的垢锈收集外网的直形叶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工业废水垢锈收集外网的直形叶片,包括第一外网层、第二外网层和第三外网层,所述第一外网层、第二外网层和第三外网层均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第二外网层位于所述第一外网层与所述第三外网层之间,所述第一外网层、第二外网层和第三外网层依次叠加设置,所述第二外网层与所述第三外网层粘合设置,所述第一外网层包括第一吸附板和第二吸附板,所述第一吸附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外网层的一侧通过橡胶连接带连接在一起,还包括有埋设在第二外网层内的压电微动堆,压电微动堆顶面与第一吸附板抵靠,所述第一吸附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吸附板的一侧枢接,所述第二外网层的周围设有固定边框,所述第二吸附板与所述第二外网层粘合设置,所述压电微动堆靠近所述橡胶连接带一侧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外网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外网层的厚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外网层与所述第三外网层采用钛合金制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外网层采用石墨材料制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边框采用石膏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把所述第一外网层拆分成所述第一吸附板与所述第二吸附板,同时在所述第一吸附板与所述第二外网层之间设置所述压电微动堆进行微调,在所述第一吸附板与所述第三外网层之间设置所述橡胶连接带,使所述第一吸附板微调时结构更牢固,实现外网片之间的间距可以为微调,增强吸附能力,达到更好的吸附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