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7.07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IPC分类号B01D29/03; B01D29/94; B01D29/6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预处理高效过滤装置,本体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集污斗,集污斗下部一侧设有排污管;本体内部一侧设有过滤板;本体两侧对称设有转轴Ⅰ,一侧的转轴Ⅰ一端设有带轮Ⅲ,另一侧的转轴Ⅰ一端设有从动齿轮;转轴Ⅰ圆周方向上设有毛刷;过滤板上部一侧设有连杆,连杆上部一侧设有支撑板;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带轮Ⅰ一侧设有带轮Ⅱ,带轮Ⅰ与带轮Ⅲ通过皮带连接;从动齿轮一侧设有与之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一侧设有带轮Ⅵ,带轮Ⅵ与带轮Ⅱ通过皮带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气缸带动过滤板在本体内部进行循环提升运动,从而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杂质快速的与污水分离,提高了污水预处理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预处理高效过滤装置,包括本体、集污斗、防护罩、电机、进水管、出水管、排污管、气缸、过滤板、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截面为矩形,本体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集污斗,集污斗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集污斗下部一侧设有排污管;所述本体上部一侧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两端与集污斗固定连接;所述本体内部一侧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滤孔,过滤板截面为倒置的V形,且过滤板两端为弧形结构;所述本体两侧对称设有转轴Ⅰ,转轴Ⅰ两端通过轴承与本体侧壁活动连接;一侧的转轴Ⅰ一端设有带轮Ⅲ,另一侧的转轴Ⅰ一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转轴Ⅰ圆周方向上设有毛刷;所述过滤板上部一侧设有连杆,连杆上端伸出防护罩外部,所述防护罩一侧设有导套,导套为立方体结构且中心处设有圆柱孔,连杆安装在导套的圆柱孔内部,所述连杆上部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防护罩上部一侧设有设有若干对称布置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进水口位于过滤板上部,所述本体下部一侧设有出水管;
所述本体一侧设有底座,底座上部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一侧设有减速机,减速机输出轴与转轴连接,转轴另一端与本体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带轮Ⅰ,所述带轮Ⅰ一侧设有带轮Ⅱ,所述带轮Ⅰ与带轮Ⅲ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一侧设有与之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转轴Ⅱ上,所述主动齿轮一侧设有带轮Ⅵ,带轮Ⅵ安装在转轴Ⅱ上,带轮Ⅵ与带轮Ⅱ通过皮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斗下部一侧设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转轴Ⅲ、螺旋叶片,所述转轴Ⅲ上设有螺旋叶片,一侧的转轴Ⅲ一端设有带轮Ⅴ,所述带轮Ⅲ一侧设有带轮Ⅳ,带轮Ⅳ与带轮Ⅴ通过皮带连接;另一侧的转轴Ⅲ一端设有带轮Ⅶ,所述从动齿轮一侧设有带轮Ⅷ,带轮Ⅶ与带轮Ⅷ通过皮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两侧对称设有刮板,刮板倾斜布置,刮板上部两端对称设有滑块,所述防护罩内部设有导轨,滑块安装在导轨内部,所述刮板下部一侧设有挡板,挡板竖直布置,所述挡板一侧固定设有弹簧,弹簧另一端与导套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下部一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有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Ⅰ、带轮Ⅱ、带轮Ⅲ、带轮Ⅳ、带轮Ⅴ、带轮Ⅵ、带轮Ⅶ、带轮Ⅷ均为同步带轮,所述皮带为同步带。
说明书
一种污水预处理高效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预处理高效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发展人口在不断地增多,人们的用水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用水分为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用水量的增加导致污水增多,人们的水资源出现紧张的状态,加上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所产生的污水任意排放,使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在增加,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污水排放前需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传统的污水预处理一般采用静置沉淀处理,其静置时间长,污水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污水预处理高效过滤装置,利用气缸带动过滤板在本体内部进行循环提升运动,从而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杂质快速的与污水分离,提高了污水预处理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预处理高效过滤装置,包括本体、集污斗、防护罩、电机、进水管、出水管、排污管、气缸、过滤板、连杆,所述本体截面为矩形,本体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集污斗,集污斗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集污斗下部一侧设有排污管;所述本体上部一侧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两端与集污斗固定连接,防护罩避免了污水溅落到本体外部造成二次污染;所述本体内部一侧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滤孔,过滤板截面为倒置的V形,且过滤板两端为弧形结构;所述本体两侧对称设有转轴Ⅰ,转轴Ⅰ两端通过轴承与本体侧壁活动连接;一侧的转轴Ⅰ一端设有带轮Ⅲ,另一侧的转轴Ⅰ一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转轴Ⅰ圆周方向上设有毛刷;所述过滤板上部一侧设有连杆,连杆上端伸出防护罩外部,所述防护罩一侧设有导套,导套为立方体结构且中心处设有圆柱孔,连杆安装在导套的圆柱孔内部,所述连杆上部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防护罩上部一侧设有设有若干对称布置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进水口位于过滤板上部,所述本体下部一侧设有出水管;气缸通过活塞杆带动支撑板做往复提升运动,从而将从而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杂质快速的与污水分离,毛刷将过滤板上的污泥刮至集污斗中;且过滤板向下运动时,对本体内部的污水施加压力,加快了污水的排放,提高了污水排放的效率;
所述本体一侧设有底座,底座上部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一侧设有减速机,减速机输出轴与转轴连接,转轴另一端与本体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带轮Ⅰ,所述带轮Ⅰ一侧设有带轮Ⅱ,所述带轮Ⅰ与带轮Ⅲ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一侧设有与之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转轴Ⅱ上,所述主动齿轮一侧设有带轮Ⅵ,带轮Ⅵ安装在转轴Ⅱ上,带轮Ⅵ与带轮Ⅱ通过皮带连接;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转轴上的带轮Ⅰ和带轮Ⅱ转动,带轮Ⅰ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带轮Ⅲ上的转轴Ⅰ转动,从而带动毛刷对过滤板一侧进行刮泥;同时,带轮Ⅱ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带轮Ⅵ上的转轴Ⅱ转动,转轴Ⅱ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上的转轴Ⅰ转动,从而使得毛刷对过滤板的另一侧进行刮泥。
优选的,所述集污斗下部一侧设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转轴Ⅲ、螺旋叶片,所述转轴Ⅲ上设有螺旋叶片,一侧的转轴Ⅲ一端设有带轮Ⅴ,所述带轮Ⅲ一侧设有带轮Ⅳ,带轮Ⅳ与带轮Ⅴ通过皮带连接;另一侧的转轴Ⅲ一端设有带轮Ⅶ,所述从动齿轮一侧设有带轮Ⅷ,带轮Ⅶ与带轮Ⅷ通过皮带连接,转轴Ⅲ在带传动的带动下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叶片对输送装置内部的污泥进行排放,避免了污泥在集污斗内部堆积,增强了排泥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两侧对称设有刮板,刮板倾斜布置,刮板上部两端对称设有滑块,所述防护罩内部设有导轨,滑块安装在导轨内部,所述刮板下部一侧设有挡板,挡板竖直布置,所述挡板一侧固定设有弹簧,弹簧另一端与导套固定连接;当过滤板提升时,刮板对过滤板斜面上的污泥进行清理,避免了污泥堵塞过滤板,过滤板下降时,刮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复位,为下次刮泥做好准备;
优选的,所述导套下部一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伸缩杆增强了刮板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带轮Ⅰ、带轮Ⅱ、带轮Ⅲ、带轮Ⅳ、带轮Ⅴ、带轮Ⅵ、带轮Ⅶ、带轮Ⅷ均为同步带轮,所述皮带为同步带,同步带传动增强了皮带传动的精确性,防止了带传动时发生打滑,保证了过滤板两侧运动机构的同步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利用气缸带动过滤板在本体内部进行循环提升运动,从而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杂质快速的与污水分离,提高了污水预处理的效率;
2)带轮Ⅶ与带轮Ⅷ通过皮带连接,转轴Ⅲ在带传动的带动下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叶片对输送装置内部的污泥进行排放,避免了污泥在集污斗内部堆积,增强了排泥的效果;
3)当过滤板提升时,刮板对过滤板斜面上的污泥进行清理,避免了污泥堵塞过滤板,过滤板下降时,刮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复位,为下次刮泥做好准备;
4)导套下部一侧设有套筒,套筒内部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伸缩杆增强了刮板的稳定性;
5)带轮Ⅰ、带轮Ⅱ、带轮Ⅲ、带轮Ⅳ、带轮Ⅴ、带轮Ⅵ、带轮Ⅶ、带轮Ⅷ均为同步带轮,皮带为同步带,同步带传动增强了皮带传动的精确性,防止了带传动时发生打滑,保证了过滤板两侧运动机构的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