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泥脱水装置及其污泥的综合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4-15 9:56:3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11.23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IPC分类号C02F11/1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及其污泥的综合处理方法,包括脱水壳体、压水板、刮刀装置和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设置于脱水壳体下方,所述刮刀装置与脱水壳体旋转连接,所述脱水壳体设置有第一脱水腔和第二脱水腔,所述第一脱水腔和第二脱水腔内设置有若干固定板,第一脱水腔内的压水板抵压至其左侧的固定板,第二脱水腔内的压水板抵压至其右侧的固定板。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及其污泥的综合处理方法,能够提高脱水效果,保证真个装置运动的对称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水壳体(1)和若干压水板(2);所述脱水壳体(1)设置有第一脱水腔(101)和第二脱水腔(102),所述第一脱水腔(101)和第二脱水腔(102)相邻设置并通过第一隔板(103)分离,所述第一脱水腔(101)和第二脱水腔(102)内设置有若干固定板(104),所述压水板(2)设置于两个相邻的固定板(104)之间,且通过进给杆(105)与脱水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脱水腔(101)内压水板(2)与其左侧的固定板(104)抵压相接,所述第二脱水腔(102)内的压水板(2)与其右侧的固定板(104)抵压相接,所述第一脱水腔(101)和第二脱水腔(102)交替完成污泥脱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4)的纵截面为梯形,且其长边在上,短边在下;所述固定板(104)包括第一板体(106)、若干第二板体(107)、若干第一弹簧(108)和若干第二弹簧(109);若干所述第二板体(107)分置第一板体(106)的两侧,若干第一弹簧(108)水平间隔设置,且设置于第一板体(106)的顶部,所述第一弹簧(10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106)的第二板体(107)连接,若干第二弹簧(109)水平间隔设置,且设置于第一板体(106)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10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106)和第二板体(10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108)的自然伸展长度大于第二弹簧(109)的自然伸展长度,所述第一弹簧(108)被压缩至最短的长度与第二弹簧(109)被压缩至最短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4)还包括若干第三弹簧(110);若干第三弹簧(110)水平间隔设置,且设置于第一弹簧(108)和第二弹簧(109)之间,所述第三弹簧(1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体(106)和第二板体(107);所述第三弹簧(110)的自然伸展长度介于第一弹簧(108)的自然伸展长度与第二弹簧(109)的自然伸展长度之间,所述第三弹簧(110)被压缩至最短的长度分别与第一弹簧(108)被压缩至最短的长度和第二弹簧(109)被压缩至最短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刀装置(3),所述刮刀装置(3)包括旋转轴(301)、若干刮刀(302)和若干扭力弹簧;所述旋转轴(301)与脱水壳体(1)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轴(301)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槽(303),若干所述固定槽(303)、若干所述刮刀(302)与若干所述扭力弹簧一一对应,所述刮刀(302)铰接于固定槽(303)中,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槽(303)和刮刀(302)连接,所述刮刀(302)抵压至固定板(10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合机构(4),所述开合机构(4)包括开合壳体(401)和若干沥水板(402);所述开合机构(4)连接于脱水壳体(1)的底部,若干所述沥水板(402)与开合壳体(1)旋转连接,所述沥水板的(402)两侧设置有圆角;若干所述沥水板(402)旋转至水平状态,相邻两沥水板(402)之间相互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板(402)上设置有若干沥水孔(4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壳体(1)还设置有分料仓;所述分料仓包括第一分料仓(111)和第二分料仓(112),所述第一分料仓(111)和第二分料仓(112)分别设置于第一脱水腔(101)和第二脱水腔(102)上方,所述分料仓底部设置有第二隔板(113),所述第二隔板(113)设置有若干漏料孔(114),所述分料仓内设置有若干供送螺杆(115),所述供送螺杆(115)与脱水壳体(1)旋转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壳体(1)沿四周设置有一圈排液腔(116),所述第一脱水腔(101)和第二脱水腔(10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排液孔,所述排液腔(116)通过排液孔分别与第一脱水腔(101)和第二脱水腔(102)相通。

  10.一种污泥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转动沥水板,使相邻的两个沥水板相互衔接,将待脱水的污泥倒入第一分料仓,供送螺杆将第一分料仓内的污泥均匀的分送进入第一脱水腔内;

  (S2)转动进给杆,使压水板移动,第一脱水腔内压水板由其左侧的固定板向其右侧的固定板靠近,逐渐开始对第一脱水腔的污泥进行脱水;同时,第二脱水腔内的压水板,由其右侧的固定板向其左侧的脱水板靠近,挤压出的水经由沥水孔排出;当将污泥压缩至最大限度时,完成第一脱水腔内的污泥脱水,向第二分料仓内倒入污泥,供送螺杆将污泥均匀的送入至第二脱水腔内;

  (S3)反向转动进给杆,使压水板反向移动,第一脱水腔内的压水板再次靠近其左侧的固定板,第二脱水腔内的压水板再次靠近其右侧的固定板,开始进行第二脱水腔内的脱水,直至第二脱水腔内的固定板移至其最大限度后完成第二脱水腔内的脱水工作;

  (S4)旋转沥水板,直至使各个沥水板竖立,第一脱水腔内的污泥经过相邻两个沥水板之间的分析排出,至此完成一个脱水循环;

  (S5)步骤(S1)至步骤(S4)依次循环;

  (S6)将所有的污泥脱水完毕后,旋转沥水板至竖直状态,转动旋转轴,利用刮刀将粘连在固定板上的污泥刮下清理,以便下次使用;

  (S7)完成脱水后的污泥排至破碎机中,将由于脱水而板结成饼状或是块状的污泥进行破碎;

  (S8)完成破碎后的污泥,送入干流系统在隔绝条件下进行热解,并将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却吸收;

  (S9)将步骤(S7)中热解后的固体残渣,与处于发酵状态下的秸秆搅拌混合,填埋至发酵坑。

  说明书

  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及其污泥的综合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及其污泥的综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有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常用的污泥处理工艺有浓缩、调制、脱水、稳定、干化或者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等加工处理工艺。常见的污泥脱水方法有自然干化法、造粒脱水法和机械脱水法,其中机械脱水法有利用螺旋脱水、片式脱水等。现有的片式脱水机是通过两夹板均匀夹持将污泥的水分压榨出来,但是由于其结构原因,污泥顶部压缩出的水分不能及时排除,当两夹板分离时,污泥顶部未及时排走的水分再次渗透进入污泥中,从而导致其脱水效果变差。另外,夹板单向用力导致其整个装置受力不均,使整个装置的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脱水装置,以提高脱水效果和整个装置的实用寿命。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包括脱水壳体和若干压水板;所述脱水壳体设置有第一脱水腔和第二脱水腔,所述第一脱水腔和第二脱水腔相邻设置并通过第一隔板分离,所述第一脱水腔和第二脱水腔内设置有若干固定板,所述压水板设置于两个相邻的固定板之间,且通过进给杆与脱水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脱水腔内压水板与其左侧的固定板抵压相接,所述第二脱水腔内的压水板与其右侧的固定板抵压相接,所述第一脱水腔和第二脱水腔交替完成污泥脱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纵截面为梯形,且其长边在上,短边在下;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板体、若干第二板体、若干第一弹簧和若干第二弹簧;若干所述第二板体分置第一板体的两侧,若干第一弹簧水平间隔设置,且设置于第一板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的第二板体连接,若干第二弹簧水平间隔设置,且设置于第一板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的自然伸展长度大于第二弹簧的自然伸展长度,所述第一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长度与第二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还包括若干第三弹簧;若干第三弹簧水平间隔设置,且设置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三弹簧的自然伸展长度介于第一弹簧的自然伸展长度与第二弹簧的自然伸展长度之间,所述第三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长度分别与第一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长度和第二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还包括刮刀装置,所述刮刀装置包括旋转轴、若干刮刀和若干扭力弹簧;所述旋转轴与脱水壳体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槽,若干所述固定槽、若干所述刮刀与若干所述扭力弹簧一一对应,所述刮刀铰接于固定槽中,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槽和刮刀连接,所述刮刀抵压至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开合壳体和若干沥水板;所述开合机构连接于脱水壳体的底部,若干所述沥水板与开合壳体旋转连接,所述沥水板的两侧设置有圆角;若干所述沥水板旋转至水平状态,相邻两沥水板之间相互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沥水板上设置有若干沥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脱水壳体还设置有分料仓;所述分料仓包括第一分料仓和第二分料仓,所述第一分料仓和第二分料仓分别设置于第一脱水腔和第二脱水腔上方,所述分料仓底部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若干漏料孔,所述分料仓内设置有若干供送螺杆,所述供送螺杆与脱水壳体旋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脱水壳体沿四周设置有一圈排液腔,所述第一脱水腔和第二脱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排液孔,所述排液腔通过排液孔分别与第一脱水腔和第二脱水腔相通。

  一种污泥脱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转动沥水板,使相邻的两个沥水板相互衔接,将待脱水的污泥倒入第一分料仓,供送螺杆将第一分料仓内的污泥均匀的分送进入第一脱水腔内;

  (S2)转动进给杆,使压水板移动,第一脱水腔内压水板由其左侧的固定板向其右侧的固定板靠近,逐渐开始对第一脱水腔的污泥进行脱水;同时,第二脱水腔内的压水板,由其右侧的固定板向其左侧的脱水板靠近,挤压出的水经由沥水孔排出;当将污泥压缩至最大限度时,完成第一脱水腔内的污泥脱水,向第二分料仓内倒入污泥,供送螺杆将污泥均匀的送入至第二脱水腔内;

  (S3)反向转动进给杆,使压水板反向移动,第一脱水腔内的压水板再次靠近其左侧的固定板,第二脱水腔内的压水板再次靠近其右侧的固定板,开始进行第二脱水腔内的脱水,直至第二脱水腔内的固定板移至其最大限度后完成第二脱水腔内的脱水工作;

  (S4)旋转沥水板,直至使各个沥水板竖立,第一脱水腔内的污泥经过相邻两个沥水板之间的分析排出,至此完成一个脱水循环;

  (S5)步骤(S1)至步骤(S4)依次循环;

  (S6)将所有的污泥脱水完毕后,旋转沥水板至竖直状态,转动旋转轴,利用刮刀将粘连在固定板上的污泥刮下清理,以便下次使用;

  (S7)完成脱水后的污泥排至破碎机中,将由于脱水而板结成饼状或是块状的污泥进行破碎;

  (S8)完成破碎后的污泥,送入干流系统在隔绝条件下进行热解,并将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却吸收;

  (S9)将步骤(S7)中热解后的固体残渣,与处于发酵状态下的秸秆搅拌混合,填埋至发酵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一种污泥脱水装置,设置有固定板和压水板,在脱水过程中,首先受到挤压力的是固定板与压水板顶部的污泥,受到挤压的污泥将水分渗透至其下方的污泥中,当顶部一下的污泥受到挤压时,由于顶部的污泥已经收到了挤压,因此其中的水份不会重新渗透至顶部的污泥,而是排至两侧或是渗透至下方的污泥从而将水份最终排走,提高了整个装置的脱水效果;一种污泥脱水装置,设置有两个脱水腔,其中第一脱水腔中的压水板靠近左侧的固定板,第二脱水腔的压水板靠近右侧的固定板,这就使得无论进给杆带动压水板左移还是右移始终都有一个脱水腔在进行脱水工作,在保证了工作效率的同时,维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