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包括壳体污泥输送技术

发布时间:2019-4-15 17:17:2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7.09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IPC分类号B65G6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底端一侧设置有上料端,壳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下料端,上料端远离壳体的一端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下料端远离壳体的一端外壁开设有出料口,上料端的内部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轮,壳体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二转轮,壳体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转轮,下料端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四转轮,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三转轮和第四转轮之间依次通过传输带传动连接,传输带的表面嵌设有透气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匀料板和传输带能够保证污泥在传输过程中不易成团,使其保持均匀状态,便于后续加工,支撑架能够保证该装置便于移动,且能够随意拆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壳体(1)呈倾斜设置,所述壳体(1)的底端一侧设置有上料端(11),所述上料端(11)呈水平设置,所述壳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下料端(12),所述下料端(12)呈水平设置,所述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2);

  所述上料端(11)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料端(11)远离壳体(1)的一端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3),所述上料端(11)的内部靠近进料口(13)的下方一侧设置有进料挡板(131),所述进料挡板(131)呈倾斜设置,且所述进料挡板(131)的顶部与上料端(11)的内壁紧密焊接,所述下料端(12)为中空结构,所述下料端(12)远离壳体(1)的一端外壁开设有出料口(14),所述下料端(12)的内部靠近出料口(14)处设置有出料挡板(141);

  所述上料端(11)的内部靠近进料口(13)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轮(4),所述上料端(11)靠近第一转轮(4)的一侧外部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通过输出轴与第一转轮(4)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二转轮(5),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转轮(6),所述下料端(12)靠近出料口(14)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四转轮(7),所述第一转轮(4)、第二转轮(5)、第三转轮(6)和第四转轮(7)之间依次通过传输带(8)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带(8)的表面嵌设有透气网(81),所述透气网(8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条(82),所述防滑条(82)呈均匀等间距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端(11)的顶部内壁位于传输带(8)的上方设置有匀料板(15),所述匀料板(15)的顶部与上料端(11)的内壁紧密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82)的截面为弧面朝上的半圆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杆(21),所述竖杆(21)的顶部与壳体(1)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1)的底部横向设置有横杆(22),所述横杆(22)的一端与竖杆(21)的底部紧密焊接,所述横杆(22)的另一端与上料端(11)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1)的一侧表面紧密焊接有斜杆(23),所述斜杆(23)的一端与竖杆(21)紧密焊接,所述斜杆(23)呈倾斜设置,且所述斜杆(23)远离竖杆(2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壳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24)。

  说明书

  一种污泥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水处理程度越高,就会产生越多的污泥残余物需要加以处理,除非是利用土地处理或污水塘处理污水,否则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必须设有污泥处理设施,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复杂、且花费最高的一部分,在污泥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然后能够对污泥进行下一步的利用。

  传统的污泥处理装置中,都是通过带式的、皮带式、槽式的传送装置进行传送,结构比较单一,在传送时,污泥不易散,从热造成污泥成团,影响后续加工,此外,现有的传送装置普遍不结构固定,不易移动,也不易拆卸,在需要使用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搬运,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泥输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污泥传送时容易成团不易分散和传送装置便携性不好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壳体呈倾斜设置,所述壳体的底端一侧设置有上料端,所述上料端呈水平设置,所述壳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下料端,所述下料端呈水平设置,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

  所述上料端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料端远离壳体的一端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上料端的内部靠近进料口的下方一侧设置有进料挡板,所述进料挡板呈倾斜设置,且所述进料挡板的顶部与上料端的内壁紧密焊接,所述下料端为中空结构,所述下料端远离壳体的一端外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料端的内部靠近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挡板;

  所述上料端的内部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轮,所述上料端靠近第一转轮的一侧外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与第一转轮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转轮,所述下料端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四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三转轮和第四转轮之间依次通过传输带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带的表面嵌设有透气网,所述透气网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条,所述防滑条呈均匀等间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上料端的顶部内壁位于传输带的上方设置有匀料板,所述匀料板的顶部与上料端的内壁紧密焊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条的截面为弧面朝上的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与壳体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底部横向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竖杆的底部紧密焊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上料端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一侧表面紧密焊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与竖杆紧密焊接,所述斜杆呈倾斜设置,且所述斜杆远离竖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其中设置的匀料板和传输带能够保证污泥在传输过程中分散不易成团,使其保持均匀状态,便于后续加工,通过其中设置的支撑架能够保证该装置便于移动,且能够随意拆下,便于运输,具有很好的便携性,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