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3.01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装置、沉淀除杂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槽和格栅排污器;所述沉淀除杂装置包括沉淀池;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结构中,通过在预处理装置中设置格栅排污机排去污水中的较大污物,然后通过沉淀池沉淀污水中的泥沙等杂质,当沉淀池底需要清理时,不需要排空沉淀池内的水,只需要关闭百叶挡板,同时打开喷水开口和排污口,通过喷水冲刷池底,达到池底清理的目的,冲刷过程中,由于百叶挡板将沉淀池上部和下部隔离,避免冲刷过程中杂质扩散至沉淀池上部,从而有效保证了沉淀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和工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装置、沉淀除杂装置和净化装置;
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槽和格栅排污器;
所述沉淀除杂装置包括沉淀池;
所述水槽的始端与污水进水口连通,所述格栅排污机包括输送带和连接于输送带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与水槽中部的边缘间隙配合;所述水槽的末端连接于沉淀池侧上部;
所述沉淀池包括池体和杂质清理装置,所述杂质清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池体内的百叶挡板、设置于池底一侧的喷水头和设置在池底另一侧的排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横向截面为矩形,所述百叶挡板水平架设在池体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挡板包括方形框架和安装在方形框架内的多个叶片,所述方形框架与池体内壁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边缘设有密封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底面为斜面,所述喷水头位于斜面的上端,所述排污口位于斜面的下端。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领域,而水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无论是何领域的污水处理设备,都需要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及沉淀,去除杂质后,经过过滤、生物处理等净化工序后排出。
在沉淀工序通常采用沉淀池,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在沉淀池中沉淀去淤泥、颗粒等杂质,在将经过沉淀的污水引入过滤单元以及生物处理单元进行进一步净化。
沉淀池在长时间使用后,池底会富集大量淤泥、颗粒等杂质,为了保证污水处理的质量,通常需要对沉淀池进行定期清理,现有的清理方式通常需要将沉淀池内的水排空,通过人工铲除池底的杂质;且清理过程中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需要停止工作;上述沉淀池清理方式操作复杂,耗费大量工时和人工成本,且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排空沉淀池内的水就能够高效清理沉淀池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装置、沉淀除杂装置和净化装置;
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槽和格栅排污器;
所述沉淀除杂装置包括沉淀池;
所述水槽的始端与污水进水口连通,所述格栅排污机包括输送带和连接于输送带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与水槽中部的边缘间隙配合;所述水槽的末端连接于沉淀池侧上部;
所述沉淀池包括池体和杂质清理装置,所述杂质清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池体内的百叶挡板、设置于池底一侧的喷水头和设置在池底另一侧的排污口。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的横向截面为矩形,所述百叶挡板水平架设在池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百叶挡板包括方形框架和安装在方形框架内的多个叶片,所述方形框架与池体内壁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的边缘设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的底面为斜面,所述喷水头位于斜面的上端,所述排污口位于斜面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结构中,通过在预处理装置中设置格栅排污机排去污水中的较大污物,然后通过沉淀池沉淀污水中的泥沙等杂质,当沉淀池底需要清理时,不需要排空沉淀池内的水,只需要关闭百叶挡板,同时打开喷水开口和排污口,通过喷水冲刷池底,达到池底清理的目的,冲刷过程中,由于百叶挡板将沉淀池上部和下部隔离,避免冲刷过程中杂质扩散至沉淀池上部,从而有效保证了沉淀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和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