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如何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治理黑臭水体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9-10-31 13:50:11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07.26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IPC分类号C02F3/34; C12N1/36; C12R1/125; C12R1/065; C12R1/01;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治理黑臭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复合微生物菌剂配置,以好氧菌和厌氧菌配置复合微生物菌剂,b、复合微生物菌剂驯化,将浓度为2g/L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到装有纯水的容器中,并向容器中曝气,然后向容器中添加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驯化8h,在驯化过程中对菌种进行振荡处理;c、将驯化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投加到需要处理的黑臭水体中反应12‑72h,并采用曝气泵对黑臭水体进行曝气。本发明驯化后的菌种对黑臭水体的处理效果好,CODcr、氨氮、总磷的去除率能够达到83.15%、70%、50%以上,并且黑臭水体的透明度提高70%以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治理黑臭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复合微生物菌剂配置,选取好氧菌和厌氧菌的优势菌种并按照一定比例在适当条件下配置成复合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的好氧菌至少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固氮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所述的厌氧菌至少包括红螺菌、幽门螺旋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杆菌;

  S2)、复合微生物菌剂驯化,将浓度为2g/L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到装有纯水的容器中,并向容器中曝气,然后向容器中添加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对菌种驯化8h,在驯化过程中对菌种进行振荡处理;

  S3)、将驯化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投加到需要处理的黑臭水体中反应12-72h,并采用曝气泵对黑臭水体进行曝气,曝气量为1-5mg/L,反应温度控制为25℃;

  其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投加量以水体中浓度计为0.5-1.5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取尖孢镰孢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各80ml置于培养瓶,加入4L纯水,搅拌,投加20g葡萄糖,曝气48小时,分别对菌种进行扩大培养;然后将扩大培养后的两种菌液按照等质量比例混合均匀,最终获得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种子菌液,所述种子菌液浓度为470~490mg/L;

  并将种子菌液逐级扩培,最后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种的各菌种质量百分含量如下:枯草芽孢杆菌11-15%、硝化细菌12-15%、固氮菌10-15%、沼泽红假单胞菌15-20%、红螺菌7-10%、幽门螺旋杆菌5-8%、反硝化细菌7-10%、乳酸杆菌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曝气量为4-6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添加的葡萄糖的碳氮比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恒温摇床对菌种进行振荡处理,振荡速率为150r/h。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方法治理的黑臭水体的COD为30-117mg/L;氨氮为0.55-16.18mg/L,总磷为0.46-1.1mg/L,PH值为5-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治理黑臭水体时,采用喷洒的方式向黑臭水体中添加驯化后的菌种,并每天投加一次复合微生物菌剂,连续2~3次,CODcr、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达到60.%、59.%、42%以上,第4-5天继续连续加菌种,每天添加1-2次,每次添加的菌种的量相对1-3天有所减少,之后每隔两天或者五天投加一次复合微生物菌剂,最终CODcr、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3.15%、70%、50%以上,透明度提高了7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Dcr采用重铬酸盐氧化法测定(GB11914-89);NH4+-N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GB 7479-87);总磷采用过硫酸钾氧化-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GB11893-89);透明度采用目视比色法测定(GB/T 605-2006)。

  说明书

  一种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治理黑臭水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治理黑臭水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展,人口流量增加,城市污水排放量也持续增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体黑臭现象大面积出现,水体的有机污染物如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等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无机污染物如易被氧化的FeS和MnS,造成了水体的黑色;氨氮、硫化物等浓度升高,造成了臭味现象,水体黑臭是严重的水污染现象,使水体完全丧失使用功能,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

  城镇区域黑臭水体不仅给市民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直接影响市民生活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认清其成因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消除黑臭。

  目前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主要有三类方法。第一类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是物理修复。目前主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截污、调水、清淤等水利工程,以及机械除藻、引水稀释、人工造流、河道曝气。物理修复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用于各类水体黑臭,如城市黑臭水体和河道湖泊黑臭水体。但该类治理需要大型设备,且工程量巨大,治理成本高且效率低。

  第二类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为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指在黑臭水体中加入一些化学试剂,来减轻或去除引发水体黑臭物质的方法。具体的化学修复方法有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这些方法虽然见效快、效率高,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

  第三类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是生物修复。现阶段的生物修复技术比较繁多,大致可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具有实施管理简单、能耗低、处理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己经成为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解决复杂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

  复合微生物菌剂属于一种生物强化技术,通过针对性的菌剂组合,充分利用微生物代谢降解有机物,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生物量高,单位质量或浓度下的有效菌数通常高达上亿,可以在河道底泥和水体中快速成为优势功能菌种。在曝气增氧的条件下,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功能微生物会有效促进河道底泥和水体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分解或去除,对复杂多样的污染物具有极强的专一性和环境耐受性,能够明显改善水体的土著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相对于物理法和化学法,该技术具有高效、便捷,成本相对较低,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等优点。但目前用于黑臭水体的复合菌剂,生物活性较低,黑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治理黑臭水体的方法,以解决现有用于黑臭水体的复合菌剂生物活性较低,黑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以提高黑臭水体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治理黑臭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复合微生物菌剂配置,选取好氧菌和厌氧菌的优势菌种并按照一定比例在适当条件下配置成复合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的好氧菌至少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固氮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所述的厌氧菌至少包括红螺菌、幽门螺旋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杆菌;

  S2)、复合微生物菌剂驯化,将浓度为2g/L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到装有纯水的容器中,并向容器中曝气,然后向容器中添加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并对容器进行振荡处理,驯化8h;

  S3)、将驯化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投加到需要处理的黑臭水体中反应12-72h,并采用曝气泵对黑臭水体进行曝气,曝气量为1-5mg/L,反应温度控制在25℃,其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投加量以水体中浓度计为0.5-1.5mg/L。

  优选的,步骤S1)中,将上述好氧菌和厌氧菌各取80ml置于培养瓶,加入4L纯水,搅拌,投加20g葡萄糖,曝气48小时,分别对菌种进行扩大培养;然后将扩大培养后的两种菌液按照等质量比例混合均匀,最终获得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种子菌液,所述种子菌液浓度为470~490mg/L;并将种子菌液逐级扩培,最后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种的各菌种质量百分含量如下:枯草芽孢杆菌11-15%、硝化细菌12-15%、固氮菌10-15%、沼泽红假单胞菌15-20%、红螺菌7-10%、幽门螺旋杆菌 5-8%、反硝化细菌7-10%、乳酸杆菌3-5%。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的曝气量为4-6mg/L。

  优选的,步骤S2)中,添加的葡萄糖的碳氮比10:1。

  优选的,步骤S2)中,按照150r/h对容器进行振荡处理。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的黑臭水体的COD为30-117mg/L;氨氮为0.55-16.18mg/L,总磷为0.46-1.1mg/L,PH值为5-9。

  进一步的,治理黑臭水体,采用喷洒的方式向黑臭水体中添加驯化后的菌种,并每天投加一次复合微生物菌剂,连续2~3次,CODcr、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达到60.%、59.%、42%以上,第4-5天继续连续加菌种,每天添加1-2次,每次添加的菌种的量相对1-3天有所减少,之后每隔两天或者五天投加一次复合微生物菌剂,最终CODcr、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3.15%、70%、50%以上,透明度提高了70%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CODcr采用重铬酸盐氧化法测定(GB 11914-89);NH4+-N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GB 7479-87);总磷采用过硫酸钾氧化-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GB11893- 89);透明度采用目视比色法测定(GB/T 605-2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以尖孢镰孢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优势菌种作为复合菌种,并按照500倍比例进行扩培;

  2、本发明通过曝气、葡萄糖、振荡的方式对复合菌种进行驯化,驯化后的菌种对黑臭水体的处理效果好,CODcr、氨氮、总磷的去除率能够达到83.15%、70%、50%以上,并且黑臭水体的透明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本发明提供的菌种能够改善水质,降解有机物污染,治理效果好,并且治理成本较低。(发明人赵建成;金超群;刘娜;胡慧;郭小斌;刘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