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净化槽及污水处理工艺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9-12-12 11:36:19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09.06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净化槽及污水处理工艺,其中,净化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部通过多块隔板依次分隔为预处理区、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预处理区、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通过各所述隔板上设置的溢流孔依次连通,所述槽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区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沉淀区相连通;所述槽体内还设有用于污水回流、曝气和反洗的管路装置。本发明融合了预处理、厌氧、好氧处理的多种处理方式,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系统运行成本低,携带方便,装置灵活多变,安装方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分散式处理方案,能够经济有效地治理农村污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内部通过多块隔板(9)依次分隔为预处理区(2)、厌氧区(3)、好氧区(4)和沉淀区(5),所述预处理区(2)、厌氧区(3)、好氧区(4)和沉淀区(5)通过各所述隔板(9)上设置的溢流孔依次连通,所述槽体(1)上设有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所述进水口(14)与所述预处理区(2)相连通,所述出水口(15)与所述沉淀区(5)相连通;所述槽体(1)内还设有用于污水回流、曝气和反洗的管路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装置(7)包括污水回流管(71)、曝气管(72)和反洗管(73),所述污水回流管(71)一端位于所述好氧区(4)底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厌氧区(3)后位于所述预处理区(2)上部;所述曝气管(72)和所述反洗管(73)均位于所述好氧区(4)底部;所述污水回流管(71)、曝气管(72)和反洗管(73)均通过连接管(74)与气泵(7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4)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5)内设有消毒槽(51),所述消毒槽(51)一侧设有出水孔(511),所述出水孔(511)与所述出水口(15)通过出水管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4)与所述沉淀区(5)之间的隔板(9)上设有齿形堰(6),所述齿形堰(6)与所述消毒槽(5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3)内和所述好氧区(4)内均设有生物材料网(8),其中,所述好氧区(4)内沿着所述隔板(9)长度方向设有两段所述生物材料网(8),所述两段生物材料网(8)的设置高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区(2)和所述厌氧区(3)之间的隔板(9)下部设有第一溢流孔(91),所述厌氧区(3)和所述好氧区(4)之间的隔板(9)上部设有第二溢流孔(92),所述好氧区(4)和所述沉淀区(5)之间的隔板下部设有第三溢流孔(9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4)和所述沉淀区(5)之间的隔板(9)由隔板一(95)和隔板二(96)组成,所述隔板二(96)的一侧边与所述隔板一(95)底部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侧边向靠近所述槽体(1)底部的方向倾斜地设置在所述槽体(1)内壁上,所述第三溢流孔(93)设在所述隔板二(96)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区(2)和所述厌氧区(3)之间的隔板(9)顶端、所述厌氧区(3)和所述好氧区(4)之间的隔板(9)顶端均设有溢流口(94)。

  10.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对污水进行静置沉降预处理;

  (2)生化处理:将所述预处理后的污水依次进行厌氧、好氧和沉淀处理,然后得到净化后的污水;

  (3)污泥污水回流:经所述沉淀处理后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后继续进行所述好氧处理;经所述好氧处理后的污泥污水一部分进行回流后再次进行所述生化处理;

  (4)反洗处理:通过反洗将好氧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剥离,然后再次进行所述污泥污水回流处理;

  (5)污水排放:将净化后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出。

  说明书

  一种净化槽及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净化槽及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广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具有完善的管网设施,农村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环保意识淡薄,没有污水收集管网和集中的污水处理厂,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湖泊,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滋生蚊蝇病毒,对村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国内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技术人工湿地、氧化塘等由于水力负荷低、土地占用面积大、脱氮效率低、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冬季水生植物容易死亡等特点不能有效解决农村污水治理问题。

  农村污水不像城市污水排放有集中的管网收集,居民居住地没有像城市那么集中,普遍相对分散,有以下典型特征:

  (1)由于人口分散,排污源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分散;

  (2)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均污水排放量越少,且不同地区的污水排放量也有较大差异;

  (3)早晚排放量大,午间排放量则相对较少,日变化系数较大。

  因此,农村污水处理不可能照搬城市化的污水处理流程,必须找到一个适合农村的污水处理方法来经济有效地治理农村污水。

  近来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对原本就技术薄弱、缺乏资金和有效管理的农村的污水治理无疑是雪上加霜。尽管国内研究人员提出了诸如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地埋式接触氧化池、膜生物反应器等技术措施来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但由于他们具有投资大、能耗高、管理难度大、操作运行复杂、处理成本高等缺点而未能使之推广到农村污水治理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槽,能够经济有效地治理农村污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净化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部通过多块隔板依次分隔为预处理区、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预处理区、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通过各所述隔板上设置的溢流孔依次连通,所述槽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区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沉淀区相连通;所述槽体内还设有用于污水回流、曝气和反洗的管路装置。

  优选地,所述管路装置包括污水回流管、曝气管和反洗管,所述污水回流管一端位于所述好氧区底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厌氧区后位于所述预处理区上部;所述曝气管和所述反洗管均位于所述好氧区底部;所述污水回流管、曝气管和反洗管均通过连接管与气泵相连。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沉淀区内设有消毒槽,所述消毒槽一侧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好氧区与所述沉淀区之间的隔板上设有齿形堰,所述齿形堰与所述消毒槽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厌氧区内和所述好氧区内均设有生物材料网,其中,所述好氧区内沿着所述隔板长度方向设有两段所述生物材料网,所述两段生物材料网的设置高度不同。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区和所述厌氧区之间的隔板下部设有第一溢流孔,所述厌氧区和所述好氧区之间的隔板上部设有第二溢流孔,所述好氧区和所述沉淀区之间的隔板下部设有第三溢流孔。

  优选地,所述好氧区和所述沉淀区之间的隔板由隔板一和隔板二组成,所述隔板二的一侧边与所述隔板一底部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侧边向靠近所述槽体底部的方向倾斜地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壁上,所述第三溢流孔设在所述隔板二下部。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区和所述厌氧区之间的隔板顶端、所述厌氧区和所述好氧区之间的隔板顶端均设有溢流口。

  本发明融合了预处理、厌氧、好氧处理的多种处理方式,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为污水的达标外排奠定了基础;通过设置沉淀区和消毒槽,能够对污水排放前进行沉淀和消毒杀菌处理,进一步降解水中的微粒杂质和病原体细胞微生物,减轻对外部环境的危害;通过沉淀区与好氧区之间的污泥回流、以及好氧区与预处理区之间的污泥污水回流,能够对污泥污水进行重复利用,提高了净化槽内的微生物活性,且使得净化槽内剩余污泥较少,有效减少了后续的污泥排放,基本半年或一年左右对净化槽进行一次污泥清理即可,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其他水处理中污泥处理与处置这一环节,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并且本发明净化槽携带方便,装置灵活多变,可根据实体地形和处理条件(如污水流量、排污人口等)提出不同的安装方案,且装置安装方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分散式处理方案;另外其外观美观,采用质轻、坚固耐腐蚀的材料制造而成,其使用寿命长久可达15年以上,能够经济有效地治理农村污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对污水进行静置沉降预处理;

  (2)生化处理:将所述预处理后的污水依次进行厌氧、好氧和沉淀处理,然后得到净化后的污水;

  (3)污泥污水回流:经所述沉淀处理后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后继续进行所述好氧处理;经所述好氧处理后的污泥污水一部分进行回流后再次进行所述生化处理;

  (4)反洗处理:通过反洗将好氧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剥离,然后再次进行所述污泥污水回流处理;

  (5)污水排放:将净化后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出。(发明人方义;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