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1-1-27 10:36:0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403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由一端至另一端通过隔板依次隔成曝气室、絮凝沉淀室、微生物净化室和过滤室,过滤室下方为回水仓,所述曝气室底部侧面开设废水进口,曝气室内安装多根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与一曝气机连接用于向曝气室循环输送氧气,本方案利用密封罐将污水处理整套设备封装,然后进行预埋,置于地下,处理过程中,曝气室的换气出口通过管道牵引至固定地方排放,从而避免了臭味飘散,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利用高度不同的出水口完成污水在曝气室、絮凝沉淀室、微生物净化室和过滤室之间流通,从而无需水泵等动力设备即可完成,低噪声无二次污染。

5.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由一端至另一端通过隔板依次隔成曝气室(2)、絮凝沉淀室(3)、微生物净化室(4)和过滤室(5),过滤室(5)下方为回水仓(19),所述曝气室(2)底部侧面开设废水进口(13),曝气室(2)内安装多根曝气管(6),所述曝气管(6)与一曝气机(14)连接用于向曝气室(2)循环输送氧气;

所述曝气室(2)与絮凝沉淀室(3)之间通过第一出水口(16)导通,絮凝沉淀室(3)侧壁固定有用于装絮凝剂的投料瓶(7);

所述絮凝沉淀室(3)与微生物净化室(4)之间通过第二出水口(17)导通,微生物净化室(4)内设置有多层微生物栅板(8);

所述微生物净化室(4)与过滤室(5)之间通过第三出水口(18)导通,过滤室(5)由上往下分别为砂石过滤层(10)和过滤膜(11),所述过滤室(5)底部设置栅格透水孔(9),栅格透水孔(9)与所述回水仓(19)导通,回水仓(19)底部设置有中回水出口(12);

所述第一出水口(16)、第二出水口(17)、第三出水口(18)的开设高度依次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室(2)顶部开设有换气出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出口(15)以及废水进口(13)、中回水出口(12)端面均设计为法兰盘结构用于与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14)固定在罐体(1)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6)由垂直设置在曝气室(2)内的输气管(62)和对称设置在输气管(62)两侧的支管(63)组成,两侧支管(63)的出气方向彼此相反,输气管(62)两端通过密封轴承(6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63)沿输气管(62)轴向均匀分布,相邻两输气管(62)之间支管(63)高度彼此错开。

说明书

一种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污水是指工艺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工业废水的处理虽然早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但由于许多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性质多变,仍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传统的治理方案一般是利用沉淀、化学处理等工艺的结合进行治理,然而传统的污水处理一般采用裸露的地表形式,使得占用面积大,且容易散发臭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装置,采用地埋结构进行处理,可有效避免臭味飘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工业污水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由一端至另一端通过隔板依次隔成曝气室、絮凝沉淀室、微生物净化室和过滤室,过滤室下方为回水仓,所述曝气室底部侧面开设废水进口,曝气室内安装多根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与一曝气机连接用于向曝气室循环输送氧气;

所述曝气室与絮凝沉淀室之间通过第一出水口导通,絮凝沉淀室侧壁固定有用于装絮凝剂的投料瓶;

所述絮凝沉淀室与微生物净化室之间通过第二出水口导通,微生物净化室内设置有多层微生物栅板;

所述微生物净化室与过滤室之间通过第三出水口导通,过滤室由上往下分别为砂石过滤层和过滤膜,所述过滤室底部设置栅格透水孔,栅格透水孔与所述回水仓导通,回水仓底部设置有中回水出口;

所述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的开设高度依次降低。

本方案利用密封罐将污水处理整套设备封装,然后进行预埋,置于地下,处理过程中,曝气室的换气出口通过管道牵引至固定地方排放,从而避免了臭味飘散,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利用高度不同的出水口完成污水在曝气室、絮凝沉淀室、微生物净化室和过滤室之间流通,从而无需水泵等动力设备即可完成,低噪声无二次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室顶部开设有换气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换气出口以及废水进口、中回水出口端面均设计为法兰盘结构用于与管道连接,通过法兰结构连接管道可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机固定在罐体顶部。当整体置于地下时,曝气机产生的噪声也能得到极好的控制,从而降低噪声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由垂直设置在曝气室内的输气管和对称设置在输气管两侧的支管组成,两侧支管的出气方向彼此相反,输气管两端通过密封轴承连接。采用曝气机输送的氧气反向冲之力,使得输气管旋转,其作用在于搅拌污水以及增加曝气面积,极大的提高了曝气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管沿输气管轴向均匀分布,相邻两输气管之间,支管高度彼此错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和传统的污水处理结构相比,本方案噪声小,无需水泵等动力设备节约能源,只需要定期去除罐底的沉渣即可,整机设备环保无污染。

发明人 (邓传均)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