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190830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9/04; C02F103/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调节装置、第一反应装置、第二反应装置、第三反应装置、第一沉淀装置、第四反应装置、第二沉淀装置、过滤装置、污泥储存装置。本申请的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提供一种集成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在电厂脱硫废水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系统对原料和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运行良好,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调节装置、第一反应装置、第二反应装置、第三反应装置、第一沉淀装置、第四反应装置、第二沉淀装置、过滤装置、污泥储存装置;所述废水调节装置包括废水进水口、第一水箱、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废水提升泵;
所述第一反应装置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搅拌装置、第一投药器;所述第一投药器内装有氢氧化钙和碱液的混合药液;
所述第二反应装置包括第三水箱、第三搅拌装置、第二投药器;所述第二投药器内装有有机硫溶液TMT-15;
所述第三反应装置包括第四水箱、第四搅拌装置、第三投药器;所述第三投药器内装有聚合氯化铁;
所述第一沉淀装置包括第五水箱;
所述第四反应装置包括第六水箱、第五搅拌装置、第二废水提升泵、第四投药器;所述第四投药器内装有碳酸钠和液碱的混合药液;
所述第二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水槽、第二水槽、第三水槽;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管式膜、第三废水提升泵、出水箱、第一药剂清洗槽、第二药剂清洗槽、药剂循环泵;
所述污泥储存装置包括污泥储罐、污泥螺杆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装置、第二反应装置、第三反应装置、第一沉淀装置、第四反应装置之间通过溢流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槽与第二水槽、第二水槽与第三水槽分别设置溢流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储罐通过污泥螺杆泵与第一沉淀装置和第一水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药剂清洗槽中设有第五投药器,所述第五投药器内装有质量浓度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第二药剂清洗槽中设有第六投药器,所述第六投药器内装有质量浓度为5%的盐酸溶液;并通过药剂循环泵清洗管式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膜采用4支为一组,且每组上下平行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第三搅拌装置、第四搅拌装置、第五搅拌装置分别经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三水箱、第四水箱、第六水箱上部伸入其中设置。
说明书
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脱硫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厂普遍使用的脱硫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水,脱硫废水浊度高,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其中很多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因此需要对脱硫废水进行处理才能排放或者回收利用。
申请号为201820064589.5的中国专利《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装置》公开了一种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装置,涉及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加药软化预处理装置,管式超滤膜组件、纳滤分盐处理装置、卷式高压膜处理装置、机械蒸汽压再压缩结晶组件,其中在卷式高压膜处理装置与机械蒸汽压再压缩结晶组件之间的管路上还并联增设有碟片式超高压膜。可以有效实现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但是预处理段工艺流程长,导致占地面积大,处理时间长,同时设备多也导致过程控制较繁琐。
申请号为CN201620966857.3,名称为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和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系统,其包括产水池、板框压滤机、循环水排污水初滤设备、脱硫废水初级处理设备、固液分离设备、脱硫废水次级处理设备和浓水处理系统,所述循环水排污水初滤设备的输入端接收循环水排污水,循环水排污水初滤设备的产水出口端与产水池连接,循环水排污水初滤设备的浓水出口端与固液分离设备的进口端连接,固液分离设备的污泥出口端与板框压滤机的输入端连接,板框压滤机的分离水口与脱硫废水初级处理设备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设备的产水出口端与脱硫废水次级处理设备的进口端连接,脱硫废水初级处理设备的进口端接收脱硫废水,脱硫废水初级处理设备的产水出口端与硫废水次级处理设备的进口端连接,硫废水次级处理设备的产水出口端与产水池连接,硫废水次级处理设备的浓水出口端与浓水处理系统连接,浓水处理系统的产水出口端与产水池连接。其采用管式膜、反渗透、电渗析等组合工艺处理废水,其预处理段工艺流程长,导致占地面积大,处理时间长,同时设备多也导致过程控制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替换方案,尤其是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不仅能够缩短工艺流程、减少占地面积,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脱硫废水的处理效率。该系统具有运行稳定、流程简单、占地小、高效处理的特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调节装置、第一反应装置、第二反应装置、第三反应装置、第一沉淀装置、第四反应装置、第二沉淀装置、过滤装置、污泥储存装置;所述废水调节装置包括废水进水口、第一水箱、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废水提升泵;
所述第一反应装置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搅拌装置、第一投药器;所述第一投药器内装有氢氧化钙和碱液的混合药液;所述氢氧化钙的质量浓度为5%、液碱的质量浓度为30%。
所述第二反应装置包括第三水箱、第三搅拌装置、第二投药器;所述第二投药器内装有有机硫溶液TMT-15;所述有机硫溶液TMT-15的投加量为7mg/L。
所述第三反应装置包括第四水箱、第四搅拌装置、第三投药器;所述第三投药器内装有聚合氯化铁;所述聚合氯化铁的投加量为30mg/L。
所述第一沉淀装置包括第五水箱;
所述第四反应装置包括第六水箱、第五搅拌装置、第二废水提升泵、第四投药器;所述第四投药器内装有碳酸钠和液碱的混合药液;所述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0%、液碱的质量浓度为30%。
所述第二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水槽、第二水槽、第三水槽;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管式膜、第三废水提升泵、出水箱、第一药剂清洗槽、第二药剂清洗槽、药剂循环泵;
所述污泥储存装置包括污泥储罐、污泥螺杆泵。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装置、第二反应装置、第三反应装置、第一沉淀装置、第四反应装置之间通过溢流管道连接。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槽与第二水槽、第二水槽与第三水槽分别设置溢流口连接。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储罐通过污泥螺杆泵与第一沉淀装置和第一水槽连接。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药剂清洗槽中设有第五投药器,所述第五投药器内装有质量浓度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第二药剂清洗槽中设有第六投药器,所述第六投药器内装有质量浓度为5%的盐酸溶液;并通过药剂循环泵清洗管式膜。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膜采用4支为一组,且每组上下平行并联。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第三搅拌装置、第四搅拌装置、第五搅拌装置分别经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三水箱、第四水箱、第六水箱上部伸入其中设置。
其中,废水调节装置用于均匀水质;第一反应装置去除脱硫废水中镁离子;第二反应装置加药TMT-15用于去除脱硫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第三反应装置加氯化铁用于脱硫废水的混凝,去除胶体及悬浮性物质;第一沉淀装置用于分离泥水混合物;第四反应装置去除脱硫废水中的钙离子,第二沉淀装置用于分离泥水混合物;过滤装置用于深度分离泥水混合物,进一步截留钙镁离子等污染物,提高出水水质;污泥储存装置用于工艺运行时储存定期排放的污泥,便于下一步工艺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成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在电厂脱硫废水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系统对原料和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运行良好,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发明人 (刘军;高尚;孙少龙;宫建瑞;孙浩;刘彦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