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1019
公开(公告)日 20210129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1/121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具体工艺为生产及生活产生的废水,经过格栅过滤后进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均质后经涡凹气浮机进入A‑O‑O工艺,根据上游车间处置废物特性进行调整,可将污泥池的功能可以在污泥浓缩池、泥水分离池、二沉池之间进行切换,MBR池的回流污泥选择回流至污泥池或反硝化池,涡凹气浮池的加药系统的加药量和加药种类,能够随着原水水质的变化进行调整和开停,本发明工艺相对传统工艺能有效降低系统排泥量,延长MBR膜清洗周期,操作灵活简便,并具有较强的耐高低负荷冲击能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过滤调节: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格栅过滤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
(2)、涡凹气浮池调节:调节池流出的污水进入涡凹气浮池,涡凹气浮池配备有PAC加药系统、PAM加药系统和其他加药系统;
(3)、A-O-O工艺处理:涡凹气浮池流出的污水依次进行反硝化池、硝化池、MBR池进行处理最后外排;
(4)、根据原水水质随时改变污泥浓度和污泥池的运行方式,可将污泥池的功能在污泥浓缩池、泥水分离池、二沉池之间进行切换;
(5)、MBR池的回流污泥根据生化系统的运行情况选择回流至污泥池或反硝化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当生化系统运行稳定,进水COD较低(COD≤200mg/L)时,此时将污泥池作为污泥浓缩池,将剩余污泥保存至污泥池内,并定期置换或压滤,从而达到生化系统污泥浓度和进水匹配的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当生化系统运行稳定,进水COD逐渐升高时,此时将污泥池空置,将MBR的污泥回流直接回至反硝化池,污泥池内的污泥补充至生化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当生化系统运行稳定,进水水质稳定,系统水力负荷较大(日处理量≥300m3)时,此时将污泥池作为泥水分离池,MBR池的回流污泥至污泥池,污泥池浓缩后的污泥回流至反硝化池,清液回流至MBR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当生化系统运行稳定,遇雨季雨量较大时,短时间内生化系统日处理量为500m3/天,且进水各项指标均低于出水排放标准,水量超出了MBR的设计通量,此时将污泥池为二沉池,MBR池的回流污泥至污泥池,污泥池浓缩后的污泥回流至反硝化池,清液溢流至外排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当进水水质稳定,生化系统处于高负荷(MLVSS<3000mg/L)运行时,此时将污泥池空置,将污泥池内污泥补充至MBR池,MBR的回流污泥回流至反硝化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当系统处于低负荷(MLVSS>3000mg/L)运行时,此时将污泥池作为泥水分离池,MBR池的回流污泥至污泥池,污泥池浓缩后的污泥回流至反硝化池,清液回流至MBR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氨氮、总氮上涨过快时,涡凹气浮池可少量投加次氯酸钙/次氯酸钠溶液,并控制好氧池溶解氧(在2~4mg/L),当脱氮效率稳定后停用加药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原水pH超出范围时,涡凹气浮池可少量投加液碱或盐酸,当pH稳定后停用加药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当调节池进水COD高于设计负荷(1000mg/L)时,或者上涨过快时投用涡凹气浮加药系统,通过混凝加絮凝去除一部分非溶解性有机物和胶体,并控制好氧池溶解氧(在2~4mg/L),当COD稳定后调整加药系统的加药量。
说明书
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危废行业废水往往具有高盐特点(TDS=10000~25000μs/cm),容易造成生化系统中微生物活性降低,污染物处理效果变差。在传统工艺中,污水处理系统要求进水水质的稳定,进而保障后续生化系统的稳定。但危险废弃物来源广泛,性质复杂,因此处置单位的生产废水中各类污染物指标差异性较大。
一些传统污水行业中高级氧化和电催化等工艺要求配套设备较多,投资较大,吨水运行成本高,而且在废物性质发生变化时,会出现部分设备闲置的情况,造成设备折损严重。对于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最经济的方式就是生化为主的污水处理系统,如果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让系统的耐冲击能力加大,提高水处理系统的操作弹性,就可以大大降低废物处置成本,增加处置单位在危废市场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传统的生化加MBR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变更,使之能够根据物化处置车间处置废物特性进行调整,保证整个处理系统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水质,达到合格外排,提高系统的耐冲击能力,提高水处理系统的操作弹性,大大降低废物处置成本,提高实用性的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过滤调节: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格栅过滤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
(2)、涡凹气浮池调节:调节池流出的污水进入涡凹气浮池,涡凹气浮池配备有PAC加药系统、PAM加药系统和其他加药系统;
(3)、A-O-O工艺处理:涡凹气浮池流出的污水依次进行反硝化池、硝化池、MBR池进行处理最后外排;
(4)、根据原水水质随时改变污泥浓度和污泥池的运行方式,可将污泥池的功能在污泥浓缩池、泥水分离池、二沉池之间进行切换;
(5)、MBR池的回流污泥根据生化系统的运行情况选择回流至污泥池或反硝化池。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当生化系统运行稳定,进水COD较低(COD≤200mg/L)时,此时将污泥池作为污泥浓缩池,将剩余污泥保存至污泥池内,并定期置换或压滤,从而达到生化系统污泥浓度和进水匹配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当生化系统运行稳定,进水COD逐渐升高时,此时将污泥池空置,将MBR的污泥回流直接回至反硝化池,污泥池内的污泥补充至生化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当生化系统运行稳定,进水水质稳定,系统水力负荷较大(日处理量≥300m3)时,此时将污泥池作为泥水分离池,MBR池的回流污泥至污泥池,污泥池浓缩后的污泥回流至反硝化池,清液回流至MBR池。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当生化系统运行稳定,遇雨季雨量较大时,短时间内生化系统日处理量为500m3/天,且进水各项指标均低于出水排放标准,水量超出了MBR的设计通量,此时将污泥池为二沉池,MBR池的回流污泥至污泥池,污泥池浓缩后的污泥回流至反硝化池,清液溢流至外排池。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当进水水质稳定,生化系统处于高负荷(MLVSS<3000mg/L)运行时,此时将污泥池空置,将污泥池内污泥补充至MBR池,MBR的回流污泥回流至反硝化池。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当系统处于低负荷(MLVSS>3000mg/L)运行时,此时将污泥池作为泥水分离池,MBR池的回流污泥至污泥池,污泥池浓缩后的污泥回流至反硝化池,清液回流至MBR池。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氨氮、总氮上涨过快时,涡凹气浮池可少量投加次氯酸钙/次氯酸钠溶液,并控制好氧池溶解氧(在2~4mg/L),当脱氮效率稳定后停用加药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原水pH超出范围时,涡凹气浮池可少量投加液碱或盐酸,当pH稳定后停用加药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当调节池进水COD高于设计负荷(1000mg/L)时,或者上涨过快时投用涡凹气浮加药系统,通过混凝加絮凝去除一部分非溶解性有机物和胶体,并控制好氧池溶解氧(在2~4mg/L),当COD稳定后调整加药系统的加药量。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根据原水水质的状况随时改变污泥池的运行方式,使得污泥池的功能在污泥浓缩池、泥水分离池和二沉池之间切换,对污泥的浓度进行控制,根据生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对MBR池的污泥流向进行调节,涡凹气浮池的加药系统的加药种类和加药量,能够跟随原水水质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和开停,污泥池作为污泥浓缩池、污泥分离池、二沉池的不同功能进行切换,能够根据上游装置处理的废物特性,对污水系统随时进行调整,生化系统有较强的的耐高低负荷冲击能力;
2、该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系统排泥量远小于普通的生化工艺,成本大大节约;
3、该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在传统的生化加MBR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成本较低;
4、该危废行业高盐污水处理工艺,降低MBR膜的清洗频次,延长了清洗周期。
发明人 (刘庆奎;陈静辉;种悦晖;马敏;董伟杰;王晓鹏;刘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