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1-3-9 13:59: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1027

公开(公告)日 20210129

IPC分类号 B01D36/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处理箱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水箱,所述出水箱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上部通过第二连轴转动连接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覆盖住第一开口,所述第三挡板固定连接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箱的内壁,所述第三挡板位于出水箱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内插装有三角形的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的顶部两侧固定有第三导杆,所述第三导杆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端板,所述端板垂直固定连接处理箱的内壁,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对过滤网处进行反冲洗。

2.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8)的顶部设有进水口(10),所述处理箱(8)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水箱(37),所述出水箱(37)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上部通过第二连轴转动连接第三挡板(73),所述第三挡板(73)覆盖住第一开口,所述第三挡板(73)固定连接第三复位弹簧(71)的一端,所述第三复位弹簧(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箱(37)的内壁,所述第三挡板(73)位于出水箱(37)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槽(81),所述第三卡槽(81)内插装有三角形的第三卡块(74),所述第三卡块(74)的顶部两侧固定有第三导杆(55),所述第三导杆(55)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端板(82),所述端板(82)垂直固定连接处理箱(8)的内壁,所述第三导杆(5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5),所述端板(82)与第三卡块(74)之间的第三导杆(55)上套装有第一弹簧(39),所述连接杆(75)的顶面中部垂直连接有插杆(76),所述插杆(76)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滤网安装框(54),所述滤网安装框(54)固定连接处理箱(8)的内壁,所述滤网安装框(54)的中部固定有过滤网(40),所述插杆(76)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拉绳(77)的下端,所述第二拉绳(7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浮子(78),所述第四浮子(78)上竖直贯穿有第五导杆(79),所述第五导杆(79)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0),所述安装板(80)垂直固定处理箱(8)内壁;

所述处理箱(8)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板(30),所述支板(30)的下端固定在水槽(1)的底部,所述水槽(1)的上方设有储水箱(14),所述储水箱(14)的底部两侧与水槽(1)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杆(83),所述储水箱(14)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水结构,所述储水箱(14)的底部设有排水箱(18),所述排水箱(18)内通过分隔板(85)分为连接腔(49)和排水腔(32)两部分,所述连接腔(49)与储水箱(14)内部连通,所述分隔板(85)的中部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的上部通过第一连轴(53)转动连接有第二挡板(48),所述第二挡板(48)覆盖住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挡板(48)靠近连接腔(4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50),所述第一卡槽(50)的上部插装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卡块(51),所述第一卡块(51)为三角形,所述第一卡块(51)固定连接连接板(52)的底部,所述连接板(52)的两端垂直固定连接推杆(23)的上端,所述推杆(23)的下端共同连接有第二浮子(24),所述第二浮子(24)的两侧垂直插装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杆(25),所述第二导杆(25)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水槽(1)的底面,所述第二导杆(2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端块(19),所述第二挡板(48)固定连接第二复位弹簧(31)的一端,所述第二复位弹簧(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排水腔(32)的内壁,所述排水腔(32)的底部与活塞筒(56)连通,所述活塞筒(56)的顶部固定连接排水箱(18)的底部外壁,所述活塞筒(56)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板(58),所述活塞板(58)固定连接活塞杆(26)的一端,所述活塞杆(26)的另一端穿过活塞筒(56)的端部延伸到活塞筒(56)外且固定连接连杆(27),所述连杆(27)的端部垂直连接有顶杆(29),所述顶杆(29)对准第三挡板(73),所述活塞板(58)与活塞筒(56)端部之间的活塞杆(26)上套装有第二弹簧(57),所述活塞筒(56)的两侧中部分别连接有两个连通管(28),两个所述连通管(2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出水箱(37)的两侧;

所述水槽(1)的一侧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上部通过第三连轴转动连接第一挡板(20),所述第一挡板(20)覆盖住第三开口,所述第一挡板(20)位于水槽(1)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67),所述第二卡槽(67)的上部插装有与之滑动配合的三角形的第二卡块(68),所述第二卡块(68)的上部垂直连接有光杆(59),所述光杆(59)的上端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导板(60),所述导板(60)垂直固定连接水槽(1)的内壁,所述导板(60)与第二卡块(68)之间的光杆(59)上套装有第三弹簧(66),所述第二卡块(68)的上部固定连接第一拉绳(61),所述第一拉绳(61)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导板(60)后上端固定连接第三浮子(63)的底面,所述第三浮子(63)的两侧垂直插装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四导杆(64),所述第四导杆(64)上端垂直连接有固定板(62),所述固定板(62)垂直固定连接水槽(1)的内壁,所述第四导杆(6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40)倾斜设置,所述过滤网(40)的倾斜角度为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8)的底部一侧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处覆盖有沉淀槽(5),所述沉淀槽(5)的顶部两侧设有滑板(70),两个所述滑板(70)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滑轨(7)内,所述第二滑轨(7)固定连接在排渣口两侧的处理箱(8)的外壁上,所述沉淀槽(5)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把手(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5)的底部设有滤板(72),所述滤板(72)底部覆盖有底盖(46),所述底盖(46)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连个第一滑轨(4),两个所述第一滑轨(4)分别固定连接沉淀槽(5)的底部两侧,所述底盖(46)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把手(4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包括L形的进水管(17),所述进水管(17)的下端位于储水箱(14)内且竖直设置,所述进水管(17)的上端连接水源,所述储水箱(14)内设有第一浮子(15),所述第一浮子(15)的两侧垂直插装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导杆(16),所述第一导杆(16)的下端垂直连接储水箱(14)的底部,所述第一浮子(15)的顶面堵住进水管(17)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导杆(79)的上方的处理箱(8)侧壁上开设有溢水口(8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0)的下方设有水轮(45),所述水轮(45)的两端与处理箱(8)转动连接,所述水轮(45)的侧面上环形阵列有扇形的驱动槽(33),所述水轮(45)的两端侧面上设有环形阵列的送料槽(38),所述处理箱(8)的顶部固定有储料箱(11),所述储料箱(11)的顶部设有加料口(12),所述加料口(12)上部覆盖有端盖(13),所述储料箱(11)的底部两侧设有连接口(69),所述连接口(69)对准水轮(45)两侧的送料槽(3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45)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端部穿过处理箱(8)的侧壁延伸到处理箱(8)外并同轴连接有驱动轮(9),所述驱动轮(9)通过传动带(2)与传动轮(3)连接,所述传动轮(3)与往复丝杠(35)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往复丝杠(35)的两端与处理箱(8)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杠(35)平行于过滤网(40)的表面,所述处理箱(8)的两侧之间垂直连接有滑杆(34),所述滑杆(34)与往复丝杠(35)平行,所述往复丝杠(35)的活动螺母固定连接滑座(44),所述滑座(44)套装在与之滑动配合的滑杆(34)上,所述滑座(44)的中部穿过有与之转动配合的转轴(42),所述转轴(42)垂直于滑杆(34),所述转轴(42)的一端同轴连接有行走轮(41),所述行走轮(41)与导条(36)摩擦配合,所述导条(36)平行于滑杆(34),所述滑杆(34)的两端垂直固定连接处理箱(8)的两侧内壁,所述转轴(4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清洁刷(43),所述清洁刷(43)与过滤网(40)表面接触。

说明书

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对废水进行处理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环节,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常常需要使用的技术是生成沉淀后再对沉淀进行过滤,这种装置在过滤的滤网处容易堆积沉淀造成滤网的堵塞,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操作反冲来进行清洁,但是这样较为浪费人力,且不方便控制定期清理,从而容易造成设备运行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方便自动清理滤网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处理箱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水箱,所述出水箱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上部通过第二连轴转动连接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覆盖住第一开口,所述第三挡板固定连接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箱的内壁,所述第三挡板位于出水箱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内插装有三角形的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的顶部两侧固定有第三导杆,所述第三导杆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端板,所述端板垂直固定连接处理箱的内壁,所述第三导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端板与第三卡块之间的第三导杆上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杆的顶面中部垂直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滤网安装框,所述滤网安装框固定连接处理箱的内壁,所述滤网安装框的中部固定有过滤网,所述插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拉绳的下端,所述第二拉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浮子,所述第四浮子上竖直贯穿有第五导杆,所述第五导杆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垂直固定处理箱内壁;

所述处理箱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下端固定在水槽的底部,所述水槽的上方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两侧与水槽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储水箱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水结构,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箱,所述排水箱内通过分隔板分为连接腔和排水腔两部分,所述连接腔与储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分隔板的中部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的上部通过第一连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覆盖住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挡板靠近连接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上部插装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为三角形,所述第一卡块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垂直固定连接推杆的上端,所述推杆的下端共同连接有第二浮子,所述第二浮子的两侧垂直插装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水槽的底面,所述第二导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端块,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排水腔的内壁,所述排水腔的底部与活塞筒连通,所述活塞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排水箱的底部外壁,所述活塞筒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固定连接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活塞筒的端部延伸到活塞筒外且固定连接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垂直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对准第三挡板,所述活塞板与活塞筒端部之间的活塞杆上套装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塞筒的两侧中部分别连接有两个连通管,两个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出水箱的两侧;

所述水槽的一侧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上部通过第三连轴转动连接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覆盖住第三开口,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水槽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上部插装有与之滑动配合的三角形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上部垂直连接有光杆,所述光杆的上端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导板,所述导板垂直固定连接水槽的内壁,所述导板与第二卡块之间的光杆上套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卡块的上部固定连接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导板后上端固定连接第三浮子的底面,所述第三浮子的两侧垂直插装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四导杆,所述第四导杆上端垂直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连接水槽的内壁,所述第四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倾斜设置,所述过滤网的倾斜角度为15-25°。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底部一侧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处覆盖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顶部两侧设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滑轨内,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连接在排渣口两侧的处理箱的外壁上,所述沉淀槽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把手。

优选的,所述沉淀槽的底部设有滤板,所述滤板底部覆盖有底盖,所述底盖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连个第一滑轨,两个所述第一滑轨分别固定连接沉淀槽的底部两侧,所述底盖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进水结构包括L形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端位于储水箱内且竖直设置,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连接水源,所述储水箱内设有第一浮子,所述第一浮子的两侧垂直插装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下端垂直连接储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一浮子的顶面堵住进水管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五导杆的上方的处理箱侧壁上开设有溢水口。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的下方设有水轮,所述水轮的两端与处理箱转动连接,所述水轮的侧面上环形阵列有扇形的驱动槽,所述水轮的两端侧面上设有环形阵列的送料槽,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顶部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部覆盖有端盖,所述储料箱的底部两侧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对准水轮两侧的送料槽。

优选的,所述水轮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端部穿过处理箱的侧壁延伸到处理箱外并同轴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轮连接,所述传动轮与往复丝杠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往复丝杠的两端与处理箱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杠平行于过滤网的表面,所述处理箱的两侧之间垂直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往复丝杠平行,所述往复丝杠的活动螺母固定连接滑座,所述滑座套装在与之滑动配合的滑杆上,所述滑座的中部穿过有与之转动配合的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滑杆,所述转轴的一端同轴连接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与导条摩擦配合,所述导条平行于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垂直固定连接处理箱的两侧内壁,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与过滤网表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了处理箱,处理箱用于生成沉淀,处理箱底部设置过滤网对沉淀进行过滤,处理箱内设置了第四浮子,在水位升高后第四浮子控制第三挡板的开启,第三挡板开启后处理箱内的废水从第一开口流出进入水槽内,水槽内水位升高后,水槽内的第二浮子控制第二挡板开启,储水箱内的清洁水将进入排水腔内,并且推动活塞板后通过连通管进入出水箱中,而活塞板移动后,与活塞板连接的顶杆抵住第三挡板使其保持关闭状态,清洁水通过过滤网进入处理箱内,对过滤网进行反冲洗,防止过滤网处堵塞,储水箱内的水灌入处理箱后,在第四浮子的控制下第三挡板再次开启,水流进入水槽内,之后第三浮子上升开启第一挡板,使得水槽内存储的过滤后的水得以最终排出,以上过程完全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无需人工控制以及设置复杂的控制程序,节约人力;

2、本发明进一步将过滤网设置为倾斜的,使得沉淀能够集中到过滤网一侧设置的沉淀槽内,且通过沉淀槽两侧配合的第二滑轨能够方便对沉淀槽进行拆卸,从而对沉淀槽内的沉淀进行清理,而沉淀槽底部滑动安装的底盖能够方便开启,从而方便对沉淀槽内的水进行排出,而沉淀在滤板的作用下保留在沉淀槽内;

3、本发明进一步将在储水箱的一侧设置进水结构,并且将进水结构设置为通过第一浮子进行封堵,这样能够保持储水箱内的清洁水保持一定的水位,同时进水管内水流的流速也不需要很快;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了水轮,水轮上的驱动槽在通过进水口进水时能够借助水流的冲击而驱动水轮旋转,水轮旋转的情况下其两侧设置的送料槽能够经过储料箱的底部,储料箱内放置有溶解了絮凝剂的溶液,这些溶液通过连接口进入送料槽内,并且随着水轮的旋转而进入到处理箱的内部,从而对处理箱内的废水进行处理;

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了由水轮驱动的滑座,滑座上转动设置了清洁刷,随着滑座的移动,清洁刷对过滤网的表面进行旋转式的清扫,从而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堵塞的发生。

发明人 (陈海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