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2-12-18 8:42:0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1.04.09

公开日期2021.12.10

IPC分类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克服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一次性投资高,运行费用高,对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高的缺点;该处理设备包括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过滤区和清水区,所述厌氧区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依次相连,进水管通入的废水先经过厌氧区,再进入好氧区,然后进入沉淀区,沉淀区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通过重力流入清水管,所述清水管的水流入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与清水区连接,过滤区过滤的水流入清水区,所述清水区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设备还设置有气提装置,所述气提装置将沉淀区沉淀后载有活性污泥的硅藻土回流到厌氧区和好氧区。

3.jpg

权利要求

1.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过滤区和清水区,所述厌氧区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依次相连,进水管通入的废水先经过厌氧区,再进入好氧区,然后进入沉淀区,沉淀区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通过重力流入清水管,所述清水管的水流入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与清水区连接,过滤区过滤的水流入清水区,所述清水区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设备还设置有气提装置,所述气提装置将沉淀区沉淀后载有活性污泥的硅藻土回流到厌氧区和好氧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设置有集水堰,沉淀后上清液通过集水堰流入清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管末端具有配水堰,所述清水管的水通过配水堰流入过滤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装置连接有回流管,所述气提装置通过回流管将沉淀池沉淀后载有活性污泥的硅藻土回流到厌氧区和好氧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装置为气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为砂滤池。

说明书

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于污水处理,特别适于小型污水处理。

背景技术

小型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就像是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将格栅、初沉池,生化池,沉淀池,消毒池等构筑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核心构筑物为生化池,使用工艺一般为生物接触氧化、MBR、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A/O、A2/O等,但每种工艺都有每种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上工艺应用在小规模的处理设备中,由于工艺技术的限制以及标准设备规模的限制,往往是一次性投资高和运行费用高,维护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等,不经济,实用性较差。采用填料形式的工艺技术,容易出现填料堵塞,填料流失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能耗小,维护少,尤其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小型微动力少维护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过滤区和清水区,所述厌氧区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依次相连,进水管通入的废水先经过厌氧区,再进入好氧区,然后进入沉淀区,沉淀区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通过重力流入清水管,所述清水管的水流入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与清水区连接,过滤区过滤的水流入清水区,所述清水区设置有排水管;为了让硅藻土在系统中无限次循环,发挥最大的效率,所述设备还设置有气提装置,所述气提装置将沉淀区沉淀后载有活性污泥的硅藻土回流到厌氧区和好氧区。

具体地,为了均匀收集溢面清水,所述沉淀区设置有集水堰,沉淀后上清液通过集水堰流入清水管。

具体地,为了均匀地将清水输送到过滤区,所述清水管末端具有配水堰,所述清水管的水通过配水堰流入过滤区。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区为砂滤池。

具体地,所述气提装置连接有回流管,所述气提装置通过回流管将沉淀池沉淀后载有活性污泥的硅藻土回流到厌氧区和好氧区。作为优选,所述气提装置为气泵。

本实用新型接入污水,采用重力流,废水先经过厌氧区,再进入好氧区,然后进行沉淀,沉淀后的载有活性污泥的硅藻土,通过气提装置分别回流到厌氧区和好氧区,沉淀后的上清液通过重力流进入砂滤池,进行过滤后,进入清水池,消毒排出。出水可以直接排放,也可以用泵接入厕所作为冲厕水使用。当砂滤池过滤效率降低时,可将砂滤池提出进行冲洗。硅藻土在系统中即是生物的载体,还具有吸附、过滤的作用,不仅增加系统的污泥浓度还能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采用气提回流的方式,也避免了硅藻土随剩余污泥排出系统的弊端,能够让硅藻土在系统中无限次循环,发挥最大的效率。通过气提方式进行回流,在回流的过程中通过跌流曝气,给好氧段提供氧气,减少了曝气设备和能耗。

本实用新型克服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一次性投资高,运行费用高,对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气提方式进行回流、供氧,硅藻土作为生物载体,通过气提循环使用,半年甚至一年排泥一次并补充硅藻土,维护人员只需定期观看用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即可。

(发明人:王志刚; 王洪芹; 杨琴; 王海洋)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