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9.02
申请日:2022.06.28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3/00(2006.01)I;C02F3/30(2006.01)I;C02F3/34(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中,采用气提的方式进行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动力设备只有一台进水泵和风机(气泵),降低了设备的运行能耗,同时还减少设备的故障点,通过选型对比可以得出气提回流比离心泵回流节能36.5%以上。3)优化反应器结构,采用环形布水的方式使水流呈紊流状态,泥水充分混合,减少死角和短流现象,克服了反应器布水不均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4)采用分段进水的方式提高总磷、总氮的去除效果。5)用沉淀与软性固定填料过滤相结合工艺,确保出水SS值稳定在10mg/L以下。可通过手机APP、互联网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数据传输、设备异常报警和远程调试及维护等功能,提高了运营管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剩余污泥回流系统和硝化液回流系统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时包括以下步骤:S1:剩余污泥回流至预脱硝区,在缺氧条件下充分去除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氮后进入厌氧池;S2:采用气提回流技术替代污泥回流泵和硝化液回流泵;S3:结合生物量递增海绵填料上的硝化菌的大量增殖,使好氧区的硝化速率大幅提高,缩短了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S4:在预脱硝区与厌氧区增设分段进水工艺;S5:采用沉淀与软性固定填料过滤相结合工艺;S6:优化反应器结构,采用环形布水的方式使水流呈紊流状态,泥水充分混合;S7:优化反应器结构,采用环形布水的方式使水流呈紊流状态,泥水充分混合;S8:采用智能网络控制中心技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进行高效生物脱氮除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确保出水SS值稳定小于10m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通过手机APP、互联网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数据传输、设备异常报警和远程调试及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剩余污泥回流系统和硝化液回流系统
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S1:剩余污泥回流至预脱硝区,在缺氧条件下充分去除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氮后进入厌氧池;
S2:采用气提回流技术替代污泥回流泵和硝化液回流泵;
S3:结合生物量递增海绵填料上的硝化菌的大量增殖,使好氧区的硝化速率大幅提高,缩短了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
S4:在预脱硝区与厌氧区增设分段进水工艺;
S5:采用沉淀与软性固定填料过滤相结合工艺;
S6:优化反应器结构,采用环形布水的方式使水流呈紊流状态,泥水充分混合;
S7:优化反应器结构,采用环形布水的方式使水流呈紊流状态,泥水充分混合;
S8:采用智能网络控制中心技术。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进行高效生物脱氮除磷。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5中,确保出水SS值稳定小于10mg/L。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8中,通过手机APP、互联网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数据传输、设备异常报警和远程调试及维护。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A3O+IFAS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是对传统AAO工艺的全面提升,优化设置功能明晰的脱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增设前端脱氧区,去除回流混合液中携带的溶解氧和硝态盐氮,确保后续厌氧池中厌氧聚磷菌的优良环境,提高反应系统的生物处理能效,强化了脱氮除磷的效果。
2、本发明中,采用气提的方式进行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动力设备只有一台进水泵和风机(气泵),降低了设备的运行能耗,同时还减少设备的故障点,通过选型对比可以得出气提回流比离心泵回流节能36.5%以上。3)优化反应器结构,采用环形布水的方式使水流呈紊流状态,泥水充分混合,减少死角和短流现象,克服了反应器布水不均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4)采用分段进水的方式提高总磷、总氮的去除效果。5)用沉淀与软性固定填料过滤相结合工艺,确保出水SS值稳定在10mg/L以下。6)采用智能网络控制中心技术,可通过手机APP、互联网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数据传输、设备异常报警和远程调试及维护等功能,提高了运营管理效率。
(发明人:王军;邹献余;韩洪彬;汪流;杨彬;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