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MBR膜污水处理预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3-8-11 9:49: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6.10

申请日:2022.04.27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01/3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MBR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及预处理工艺,采用了粗格栅渠、中格栅渠、细格栅渠、精细格栅渠进行分级过滤,栅条间隙分梯次逐级减小,不仅能实现污水中的杂质分级去除,尤其是对于后面两级的细格栅渠、精细格栅渠,能大大降低其阻塞率,减少反冲洗次数和单次反冲洗时间,显著降低冲洗用水量和电耗,进而降低格栅系统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安全、可靠、高效、快速,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大大提高后续MBR膜系统的本处理性能和寿命。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MBR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渠(1)、提升泵房(2)、中格栅渠(3)、细格栅渠(4)、曝气沉砂池(5)、精细格栅渠(6);所述粗格栅渠(1)内设有牵引式钢格栅(11),所述提升泵房(2)内设有带搅拌切割功能部件的潜水泵(21),所述中格栅渠(3)内设有第一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31),所述细格栅渠(4)内设有第二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41),所述精细格栅渠(6)内设有第三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61),所述曝气沉砂池(5)内设有棕刚玉曝气装置(51)和低速排砂螺杆装置(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格栅渠(1)内牵引式钢格栅(11)的栅条间距为15-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格栅渠(3)内第一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31)的孔板孔径为6-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格栅渠(4)内第二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41)的孔板孔径为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细格栅渠(6)内第三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61)孔板孔径≤1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MBR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生活污水由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粗格栅渠(1)过滤,粗格栅渠(1)内牵引式钢格栅(11)的栅条间距为15-30mm,滤除污水中大于30mm的粗大杂物,然后进入提升泵房(2)内,潜水泵(21)对污水进行提升,带搅拌切割功能部件的潜水泵(21)将污水中较大杂质进行切割,降低阻塞率;B.污水经提升至中格栅渠(3),其内设有第一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31)的孔板孔径为6-15mm,滤除污水中大于15mm的固体杂物;C.污水直流进入细格栅渠(4)过滤,其内设第二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41)的孔板孔径为3-5mm,滤除污水中大于5mm的固体悬浮物;D.污水经过细格栅渠(4)过滤后输送至曝气沉砂池(5),通过曝气沉砂池(5)内的棕刚玉曝气装置(51)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密度大于2.65t/m3的颗粒以及污水中的动、植物油,并通过低速排砂螺杆装置(52)进行池底部除砂;E.污水自流进入精细格栅渠(6)过滤,精细格栅渠(6)内第三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61)孔板孔径≤1mm,滤除污水中的长短纤维、悬浮毛发和丝织物,完成污水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MBR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污水在曝气沉砂池(5)内的水力停留时间大于7min,使曝气沉砂池(5)出水的含油量低于2mg/L。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现有MBR膜系统预处理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MBR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及预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MBR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渠、提升泵房、中格栅渠、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精细格栅渠;

所述粗格栅渠内设有牵引式钢格栅,所述提升泵房内设有带搅拌切割功能部件的潜水泵,所述中格栅渠内设有第一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所述细格栅渠内设有第二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所述精细格栅渠内设有第三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所述曝气沉砂池内设有棕刚玉曝气装置和低速排砂螺杆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粗格栅渠内牵引式钢格栅的栅条间距为15-30mm。用于滤除污水中大于30mm的固体杂物,避免后续管路产生阻塞,带搅拌切割功能部件的潜水泵可将污水中较大杂质进行切割;优选的栅条间距为20mm。

优选的,所述中格栅渠内第一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的孔板孔径为6-15mm。用于滤除污水中大于15mm的固体杂物,进一步优选的,孔板孔径为6mm。

优选的,所述细格栅渠内第二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的孔板孔径为3-5mm。用于滤除污水中大于5mm的固体悬浮物,进一步优选的,孔板孔径为3mm。

优选的,所述精细格栅渠内第三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孔板孔径≤1mm。用于滤除污水中的长短纤维、悬浮毛发和丝织物。

进一步,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MBR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的预处理工艺,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生活污水由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粗格栅渠过滤,粗格栅渠内牵引式钢格栅的栅条间距为15-30mm,滤除污水中大于30mm的粗大杂物,然后进入提升泵房内,潜水泵对污水进行提升,带搅拌切割功能部件的潜水泵将污水中较大杂质进行切割,降低阻塞率;

B.污水经提升至中格栅渠,其内设有第一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的孔板孔径为6-15mm,滤除污水中大于15mm的固体杂物;

C.污水直流进入细格栅渠过滤,其内设第二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的孔板孔径为3-5mm,滤除污水中大于5mm的固体悬浮物;

D.污水经过细格栅渠过滤后输送至曝气沉砂池,通过曝气沉砂池内的棕刚玉曝气装置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密度大于2.65t/m3的颗粒以及污水中的动、植物油,并通过低速排砂螺杆装置进行池底部除砂;去除不具备生物降解的油脂,可避免MBR膜柱中间发生富集阻塞、造成MBR膜丝污染,实现减少反冲洗频率、降低运行电耗和水耗,同时增加了MBR膜本身的处理性能和寿命。

E.污水自流进入精细格栅渠过滤,精细格栅渠内第三内进流网板式格栅装置孔板孔径≤1mm,滤除污水中的长短纤维、悬浮毛发和丝织物,完成污水预处理,输送至MBR膜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步骤D中,污水在曝气沉砂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大于7min,使曝气沉砂池出水的油含量低于2mg/L。常规平流曝气沉砂池停留时间一般为5min,增加至水力停留时间大于7min以上,可大大提高除油率,避免后续的MBR膜柱中间发生富集阻塞、造成MBR膜丝污染,同时增加了MBR膜本身的处理性能和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粗格栅渠、中格栅渠、细格栅渠、精细格栅渠进行分级过滤,栅条间隙分梯次逐级减小,不仅能实现污水中的杂质分级去除,尤其是对于后面两级的细格栅渠、精细格栅渠,能大大降低格栅阻塞率,减少反冲洗次数和单次反冲洗时间,显著降低冲洗用水量和电耗,进而降低格栅系统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中格栅渠不采用常规循环齿耙式格栅和转鼓式格栅,而采用内进流格栅,加强对中、大杂质的拦截,减轻了后续格栅的工作负荷,大大降低了精细格栅渠的故障率。

潜水泵带有搅拌切割部件,不仅能防止泵池内杂质沉积,而且能将水中较大杂质进行切割,避免阻塞后续管道。

曝气沉砂池内的棕刚玉曝气装置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采用棕刚玉曝气装置充分利用曝气器有效的曝气面积、阻力损失小、耐腐蚀、充氧效率高,可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密度大于2.65t/m3的颗粒以及污水中的动、植物油,并通过低速排砂螺杆装置进行池底部除砂;增加至水力停留时间大于7min,进一步提高除油率,去除不具备生物降解的油脂,控制出水的含油量低于2mg/L。可避免MBR系统膜柱中间发生富集阻塞、造成MBR膜丝污染,实现减少反冲洗频率、降低运行电耗和水耗,同时增加了MBR膜本身的处理性能和寿命。

曝气沉砂池底部采用低速排砂螺杆装置,代替常规行车式吸砂机,除砂效率提高30%,而且低转速的排砂螺杆比高转速的吸砂泵磨损更小,设备检修保养更为方便,曝气沉砂池顶部也不需要行车轨道,可以封闭除臭,改善了预处理生产环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安全、可靠、高效、快速,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大大提高后续的MBR膜系统的处理效果和使用寿命,并降低MBR膜系统运行成本。

(发明人:刘皓林;李亮;刘波;廖竞萌;郭韵;李悦;胡文慧;刘凤凯;邓轲;李泽颖)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