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印染碱减量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3-8-16 11:25:0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6.14

申请日:2022.04.28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03/3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碱减量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初步酸析;S2:初过滤;S3:再次酸析;S4:曝气;S5:沉淀过滤;S6:筛网吸附;S6:终过滤。本发明能够对100%的碱减量废水进行处理。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碱减量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初步酸析:碱减量污水调节池内的碱减量废水与酸液管道内的酸液汇合至酸析反应池内反应;S2:初过滤:经酸析反应池中和后的污水进入板框压滤机中进行过滤;S3:再次酸析:压滤后的滤液与碱液管道内的碱液汇合至中和池内充分中和;S4:曝气:中和后的废液依次进入预曝气池和充分好氧池内进行曝气;S5:沉淀过滤:充分曝气后的污水进入好氧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滤液进入吸附塔,部分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中,部分污泥回流至充分好氧池内;S6.1:筛网吸附:滤液流经吸附塔,液体达标后排放,颗粒物及有机物吸附在筛网上,反冲液冲洗吸附塔,再流回至中和池中;S6.2:终过滤: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进入压滤机内过滤,压缩后的泥饼委外处理,滤液回流至中和池;在本工艺流程中涉及的工艺参数设置如下:好氧系统pH控制:8.0-8.5;好氧系统溶解氧(DO)控制:3.0-3.5mg/L;好氧系统停留时间(HRT)控制:120h-168h;好氧系统沉淀池回流比控制:100%;好氧系统污活性泥浓度(SV30)控制:≥25%;好氧系统营养比(碳氮磷比)控制:150:5:1,好氧系统是指从中和池的进水管道至充分好氧池的出水管道的部分;所述预曝气池(1)包括曝气池本体(16),曝气池本体(16)的前后两侧设有消泡池(12),曝气池本体(16)的上部设有移泡机构,所述移泡机构能够相对于曝气池本体(16)前后移动,所述消泡池(12)内设有消泡机构;所述移泡机构包括架设在曝气池本体(16)前后面上的导轨(11),导轨(1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27),所述滑块(127)的下方设有箱体(121),箱体(121)的左右两侧设有安装架(117),安装架(117)上设有向左右两侧延伸的挡片,所述挡片包括第一挡片(14)和第二挡片(15),安装架(117)内转动连接有连杆(118),第一挡片(14)和第二挡片(15)与连杆(118)连接,所述安装架(117)上设有用于连杆(118)旋转活动的凹槽(1171),第一挡片(14)和第二挡片(15)的上端相互靠拢,箱体(121)内设有第一电机(124),第一电机(124)的输出轴穿过箱体(121)后连接有半齿轮(120),安装架(117)上设有与半齿轮(120)相互啮合的齿轮(119),齿轮(119)的转轴与挡片的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消泡机构包括设在消泡池(12)上方的喷头(13),所述喷头(13)通过导管(18)与曝气池本体(16)的底部连接,导管(18)上连接有水泵(112),消泡池(12)内设有滤网(114)和托盘(19),托盘(19)设于滤网(114)的下方,托盘(19)的一端与消泡池(12)转动连接,消泡池(1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16),第一伸缩杆(116)的上部与托盘(19)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116)靠近托盘(19)的铰接端设置,第一伸缩杆(116)的外杆上螺接有下限位环(110),第一伸缩杆(116)的上部设有上限位环(113),上限位环(113)和下限位环(110)之间设有弹簧(115),所述托盘(19)上设有液位传感器(111)和回流管(125),回流管(125)远离托盘(19)的一端与曝气池本体(16)连通,回流管(125)上连接有单向泵(128),单向泵(128)与液位传感器(111)信号连接;当托盘(19)旋转后,污水与液位传感器(111)接触,液位传感器(111)接收到信号后启动单向泵(128),将托盘(19)内的水泵回曝气池本体(16)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碱减量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2)包括壳体(21),壳体(21)的左侧连接有废液进口(22)和反冲液出口(23),壳体(21)的右侧连接有反冲液入口(24)和废液出口(25),壳体(21)内设有若干个隔板(26),隔板(26)上设有筛网(27),两块相邻隔板(26)上的筛网(27)上下交错设置,位于上方的筛网(27)通过一根联动杆(28)连接,位于下方的筛网(27)通过另一根联动杆(28)连接,联动杆(28)上连接有振动器(29),所述壳体(21)的下方设有污泥下料箱(210),所述污泥下料箱(210)上设有污泥过滤机构,污泥下料箱(210)的左侧连接有污泥集中箱(211),污泥下料箱(210)的右端设有废液导出箱(217),污泥过滤机构分别与污泥集中箱(211)和废液导出箱(217)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染碱减量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板(212)、过滤板(213)和底板(214),所述第一活动板(212)与污泥下料箱(210)转动连接,底板(214)设于第一活动板(212)的下方,过滤板(213)设于底板(214)的上部且与底板(214)固定,过滤板(213)和底板(214)之间存在空隙,底板(214)的上部向废液导出箱(217)一侧倾斜,底板(214)的下部设有与废液导出箱(217)连通的开口(215),底板(214)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两个气缸(216),气缸(216)的下端与污泥下料箱(210)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染碱减量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的下部设有第二活动板(218),所述第二活动板(218)与壳体(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218)旋转后能够将壳体(21)的下端封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印染碱减量污水处理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染碱减量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初步酸析:碱减量污水调节池内的碱减量废水与酸液管道内的酸液汇合至酸析反应池内反应;

S2:初过滤:经酸析反应池中和后的污水进入板框压滤机中进行过滤;

S3:再次酸析:压滤后的滤液与碱液管道内的碱液汇合至中和池内充分中和;

S4:曝气:中和后的废液依次进入预曝气池和充分好氧池内进行曝气;

S5:沉淀过滤:充分曝气后的污水进入好氧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滤液进入吸附塔,部分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中,部分污泥回流至充分好氧池内;

S6.1:筛网吸附:滤液流经吸附塔,液体达标后排放,颗粒物及有机物吸附在筛网上,反冲液冲洗吸附塔,再流回至中和池中;

S6.2:终过滤: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进入压滤机内过滤,压缩后的泥饼委外处理,滤液回流至中和池;

在本工艺流程中涉及的工艺参数设置如下:好氧系统pH控制:8.0-8.5;好氧系统溶解氧(DO)控制:3.0-3.5mg/L;好氧系统停留时间(HRT)控制:120h-168h;好氧系统沉淀池回流比控制:100%;好氧系统污活性泥浓度(SV30)控制:≥25%;好氧系统营养比(碳氮磷比)控制:150:5:1,好氧系统是指从中和池的进水管道至充分好氧池的出水管道的部分。

预曝气池包括曝气池本体,曝气池本体的前后两侧设有消泡池,曝气池本体的上部设有移泡机构,移泡机构能够相对于曝气池本体前后移动,消泡池内设有消泡机构。

移泡机构包括架设在曝气池本体前后面上的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下方设有箱体,箱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向左右两侧延伸的挡片,挡片包括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安装架内转动连接有连杆,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与连杆连接,安装架上设有用于连杆旋转活动的凹槽,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的上端相互靠拢,箱体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箱体后连接有半齿轮,安装架上设有与半齿轮相互啮合的齿轮,齿轮的转轴与挡片的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消泡机构包括设在消泡池上方的喷头,喷头通过导管与曝气池本体的底部连接,导管上连接有水泵,消泡池内设有滤网和托盘,托盘设于滤网的下方,托盘的一端与消泡池转动连接,消泡池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上部与托盘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靠近托盘的铰接端设置,第一伸缩杆的外杆上螺接有下限位环,第一伸缩杆的上部设有上限位环,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之间设有弹簧,托盘上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回流管,回流管远离托盘的一端与曝气池本体连通,回流管上连接有单向泵,单向泵与液位传感器信号连接。

吸附塔包括壳体,壳体的左侧连接有废液进口和反冲液出口,壳体的右侧连接有反冲液入口和废液出口,壳体内设有若干个隔板,隔板上设有筛网,两块相邻隔板上的筛网上下交错设置,位于上方的筛网通过一根联动杆连接,位于下方的筛网通过另一根联动杆连接,联动杆上连接有振动器,壳体的下方设有污泥下料箱,污泥下料箱上设有污泥过滤机构,污泥下料箱的左侧连接有污泥集中箱,污泥下料箱的右端设有废液导出箱,污泥过滤机构分别与污泥集中箱和废液导出箱连通。

污泥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板、过滤板和底板,第一活动板与污泥下料箱转动连接,底板设于第一活动板的下方,过滤板设于底板的上部且与底板固定,过滤板和底板之间存在空隙,底板的上部向废液导出箱一侧倾斜,底板的下部设有与废液导出箱连通的开口,底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两个气缸,气缸的下端与污泥下料箱转动连接。

壳体的下部设有第二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板旋转后能够将壳体的下端封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根据碱减量酸析污水的特点,采取的是充分好氧的方式,设置合理的工艺参数,保证碱减量酸析污水的处理效果;

2.在好氧池前设置预曝气池,有效调节水质,使进入好氧池内污水的pH、和营养比等参数的稳定;有效调节水量,降低充分好氧池的瞬时冲击负荷,对好氧池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预曝池,可去除污水中部分有毒物质,减轻对活性污泥的污染,提高好氧效率;

3.设置筛网吸附,保障系统出水稳定且达标,避免排放污水出现COD略微偏高,出水带有悬浮物等现象。

(发明人:李彦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