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内循环推流厌氧反应器

发布时间:2023-11-27 10:40:3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8.30

申请日:2022.06.28

分类号:C02F3/28(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内循环推流厌氧反应器,包括塔体以及分别位于塔体内且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清水区、填料区、膨胀污泥床区;填料区内轴向设置有中心套管,中心套管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道,通过进水管道将原水引入至中心套管;中心套管的下端设置有轴向推流器,轴向推流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导流筒,导流筒的出口延伸至塔体的下方,通过所述轴向推流器将中心套管内的原水吸入至导流筒内并从导流筒的下端排出,排出的原水均匀分布在膨胀污泥床区内,并作升流运动;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反应效率高且能耗低,该反应器为内循环式,有较高的升流速度,使得污泥颗粒完全趋于流化状态,强化传质效果,大大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能。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内循环推流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塔体(1)内且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清水区(2)、填料区(3)、和膨胀污泥床区(4);所述填料区(3)内轴向设置有中心套管(30),所述中心套管(30)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道,通过所述进水管道将原水引入至中心套管(30);所述中心套管(30)的下端设置有轴向推流器(32),所述轴向推流器(32)的出水口连接有导流筒(33),所述导流筒(33)的出口延伸至塔体(1)的下方,通过所述轴向推流器(32)将中心套管(30)内的原水吸入至导流筒(33)内并从导流筒(33)的下端排出,排出的原水均匀分布在膨胀污泥床区(4)内,并作升流运动;所述填料区(3)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与塔体(1)内壁连接的倒锥形气体收集器(6)以及与导流筒(33)连接的伞状气体收集器(7),且所述倒锥形气体收集器(6)和所述伞状气体收集器(7)交错设置,并形成低速升流区(8)和高速回流区(9);所述中心套管(30)的出水口设置有导流罩(34),且所述导流罩(34)位于所述轴向推流器(32)的进水口处,通过所述导流罩(34)避免回流循环混合液对低速升流区(8)的扰动;所述中心套管(30)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15);所述进水管道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沿进水管道由上至下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循环推流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形气体收集器(6)和所述伞状气体收集器(7)共同作用形成集气罩(10),所述集气罩(10)连接有集气管(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循环推流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底壁中部设置有具有整流作用的锥形反射板(12),所述锥形反射板(12)与所述导流筒(33)的出水口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循环推流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底端侧壁设置有具有导流作用的导流锥体(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循环推流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3)包括设置在所述塔体(1)内的填料承托孔板(301)、位于所述填料承托孔板(301)上方的填料拦截网(302)以及位于所述填料承托孔板(301)和填料拦截网(302)之间的填料层(303),所述中心套管(30)轴向贯穿所述填料承托孔板(301)和填料拦截网(3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循环推流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2)内设置有锯齿三角堰(14),与所述锯齿三角堰(14)相对应的塔体(1)处设置有出水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内循环推流厌氧反应器,以解决现有厌氧生物反应器在高升流速度下污泥流失严重、外循环能耗高、启动困难、布水管易堵塞、运行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内循环推流厌氧反应器,包括塔体以及分别位于塔体内且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清水区、填料区、膨胀污泥床区;

填料区内轴向设置有中心套管,中心套管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道,通过进水管道将原水引入至中心套管;

中心套管的下端设置有轴向推流器,轴向推流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导流筒,导流筒的出口延伸至塔体的下方,通过所述轴向推流器将中心套管内的原水吸入至导流筒内并从导流筒的下端排出,排出的原水均匀分布在膨胀污泥床区内,并作升流运动。

进一步地,填料区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与塔体内壁连接的倒锥形气体收集器以及与导流筒连接的伞状气体收集器,且倒锥形气体收集器和伞状气体收集器交错设置,并形成低速升流区和高速回流区。

进一步地,倒锥形气体收集器和伞状气体收集器共同作用形成集气罩,集气罩连接有集气管。

进一步地,中心套管的出水口设置有导流罩,且导流罩位于轴向推流器的进水口处,通过导流罩避免回流循环混合液对低速升流区的扰动。

进一步地,塔体的底壁中部设置有具有整流作用的锥形反射板,锥形反射板与导流筒的出水口相对应。

进一步地,塔体的底端侧壁设置有具有导流作用的导流锥体。

进一步地,填料区设置在所述塔体内的填料承托孔板、位于填料承托孔板上方的填料拦截网以及位于填料承托孔板和填料拦截网之间的填料层,中心套管轴向贯穿填料承托孔板和填料拦截网。

进一步地,清水区内设置有锯齿三角堰,与锯齿三角堰相对应的塔体处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地,中心套管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

进一步地,进水管道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且进水孔沿进水管道由上至下交错设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内循环推流厌氧反应器,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反应效率高且能耗低,该反应器为内循环式,有较高的升流速度,使得污泥颗粒完全趋于流化状态,改善废水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强化传质效果,以提高反应器的生化反应速度,从而大大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能,基于此在获得同等净化效果的基础上可大大缩小处理器的体积;同时,本发明中采用轴向推流器实现混合液内循环,使得导流筒内混合液向下,塔体内混合液向上不断多次重复循环,使有机物与厌氧微生物充分接触,可大大强化传质效果,以获得厌氧反应器的高容积负荷,并且在轴向推流器工作时介质循环过程中总体没有势能的增加,且工作压力低,所以能耗极低;此外,在轴向推流器进水口位置设置有导流罩,可避免上升流速相对较高的回流循环混合液对低速升流区的扰动。

(发明人:梁良;甘雨鑫;孙德春;吴盼)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