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底栖生物净化滤池

发布时间:2024-4-18 10:36:3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4.05

申请日:2021.12.27

分类号:C02F3/32(2006.01)I;C02F9/14(2006.01)I;C02F101/3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包括池体,池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体内还设有过滤滤料、支撑滤料、收集管、底栖生物、增氧装置,进水口连接于池体上端,出水口连接于池体底部,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顶部高度低于进水口高度;池体底部铺设有支撑滤料,支撑滤料内部铺设有收集管,支撑滤料上层设置过滤滤料,过滤滤料上层设置底栖生物和增氧装置。优点在于:当水体经过本发明提供的滤池时,悬浮物被截留于过滤滤料上层,底栖生物能够及时摄食被截留的悬浮物中的有机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物质,排泄出无机颗粒。从而使得过滤滤料不易堵塞、不易腐败黑臭、无需反冲洗、无需排放剩余污泥。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包括池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3)设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2),所述池体(3)内还设有过滤滤料(5)、支撑滤料(6)、收集管(7)、底栖生物(9)、增氧装置(10),所述进水口(1)连接于池体(3)上端,出水口(2)连接于池体(3)底部,所述出水口(2)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顶部高度低于进水口(1)高度;所述池体(3)底部铺设有支撑滤料(6),所述支撑滤料(6)内部铺设有收集管(7),所述支撑滤料(6)上层设置过滤滤料(5),过滤滤料(5)上层设置底栖生物(9)和增氧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滤料(5)为河沙、石英砂、瓷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过滤滤料(5)的粒径为0.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滤料(5)占过滤滤料(5)与支撑滤料(6)体积总和的6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7)为表面穿孔管道、表面格栅管道、透水盲管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7)上下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格栅板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滤料(6)为碎石、火山岩、陶粒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支撑滤料(6)占过滤滤料(5)与支撑滤料(6)体积总和的2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滤料(5)和支撑滤料(6)的高度总和为池体(3)高度的60%~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滤料(5)与支撑滤料(6)之间还设有活性炭过滤层(4),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体积为过滤滤料体积的10-2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栖生物(9)为螺类和\或贝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装置(10)为喷泉和\或曝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易堵塞、不用经常排除污泥,使用效果好的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底栖生物净化滤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池体内还设有过滤滤料、支撑滤料、收集管、底栖生物、增氧装置,所述进水口连接于池体上端,出水口连接于池体底部,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顶部高度低于进水口高度;所述池体底部铺设有支撑滤料,所述支撑滤料内部铺设有收集管,所述支撑滤料上层设置过滤滤料,过滤滤料上层设置底栖生物和增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滤料为河沙、石英砂、瓷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过滤滤料的粒径为0.12mm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滤料占过滤滤料与支撑滤料体积总和的60%~80%。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管为表面穿孔管道、表面格栅管道、透水盲管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管上下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格栅板层。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滤料为碎石、火山岩、陶粒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支撑滤料占过滤滤料与支撑滤料体积总和的2040%。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滤料和支撑滤料的高度总和为池体高度的60%~80%。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滤料与支撑滤料之间还设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体积为过滤滤料体积的10-20%。

进一步的,所述底栖生物为螺类和\或贝类。

进一步的,所述增氧装置为喷泉和\或曝气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当水体经过本发明提供的滤池时,悬浮物被截留于过滤滤料上层,底栖生物能够及时摄食被截留的悬浮物中的有机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物质,排泄出无机颗粒。从而使得过滤滤料不易堵塞、不易腐败黑臭、无需反冲洗、无需排放剩余污泥。底栖生物可在滤池中繁殖,可定期涝除一部分放生至地表水而增加生态环境稳定性,也可以带来收益。

发明人:刘宫介;刘瀚星;孙刚;钱辰;汪玉莲;王文华;盛佳杰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