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2.22
申请日:2023.11.21
分类号:C02F3/30(2023.01)I;C02F3/32(2023.01)I;C02F3/34(2023.01)I;C02F101/1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进入缓冲池进行缓冲调质,然后进入厌氧池,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水解酸化作用;(2)厌氧池的出水一部分输入第一级AO装置,另一部分输入第三级AO装置;第一级AO装置、第二级AO装置、第三级AO装置、第四级AO装置和第五级AO装置依次串联连接;(3)第五级AO装置的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厌氧池;(4)沉淀池的出水进入反硝化滤池,利用外加碳源,反硝化菌对未脱氮完全的硝酸盐进行脱氮;反硝化滤池的产水达标排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进入缓冲池进行缓冲调质,然后进入厌氧池,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水解酸化作用;(2)厌氧池的出水一部分输入第一级AO装置,另一部分输入第三级AO装置;第一级AO装置、第二级AO装置、第三级AO装置、第四级AO装置和第五级AO装置依次串联连接;(3)第五级AO装置的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厌氧池;(4)沉淀池的出水进入反硝化滤池,利用外加碳源,反硝化菌对未脱氮完全的硝酸盐进行脱氮;反硝化滤池的产水达标排放;步骤(2)中,所述第一级AO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缺氧池和第一好氧池,第二级AO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第三级AO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缺氧池和第三好氧池,第四级AO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缺氧池和第四好氧池,第五级AO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缺氧池和第五好氧池;厌氧池的出水口并联第一缺氧池和第三缺氧池的进水口,上一级好氧池的出水口连接下一级缺氧池的进水口,第三缺氧池的进水口还连接第二好氧池的出水口,第五好氧池的出水口连接沉淀池;所述厌氧池进入第一级AO装置的水量与进入第三级AO装置的水量之比为(4-5):1;废水在厌氧池、各个缺氧池、各个好氧池的停留时间之比为1:(5-6):(12-14);废水在厌氧池和反硝化滤池的停留时间之比为1:(2-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内部均设有填料,所述填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若干组可活动的填料,每组填料包括上方的活动填料板和下方的活动填料层;所述活动填料板整体为可拉伸伸缩的框架板式,包括若干个彼此衔接的可拉伸伸缩的镂空的菱形框,每个菱形框的表面覆盖第一网,用于负载微生物以及拦截从活动填料层流失的微生物;所述活动填料层为可拉伸伸缩的框架体,包括若干个彼此衔接的可拉伸伸缩的四棱柱,四棱柱内部装填柔性多孔载体,用于负载微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填料层的相邻的四棱柱共用柱体和侧边,活动填料层的所有四棱柱的伸缩方向相同,当所有四棱柱压缩时,活动填料层收窄且适当伸长,当所有四棱柱拉伸时,活动填料层放宽且适当缩短;每个四棱柱的顶面、底面和侧面均覆盖有第二网,用于使得四棱柱形成一个封闭腔体,容纳内部的柔性多孔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多孔载体为软海绵;所述活动填料层进行启动时,软海绵在装填之前,统一浸入碳源溶液中,能够充分吸收碳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的网丝表面缠绕丝条状植物,丝条状植物选自草本植物的根茎叶、海带、水草、木本植物的细软的茎和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填料板的相邻的菱形框共用侧边,活动填料板的所有菱形框的伸缩方向相同,当所有菱形框被压缩时,活动填料板收窄且适当伸长,当所有菱形框被拉伸时,活动填料板放宽且适当缩短;每个菱形框的表面覆盖有第一网,用于使得活动填料板形成一个具有拦截功能的网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进入缓冲池进行缓冲调质,然后进入厌氧池,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水解酸化作用;(2)厌氧池的出水一部分输入第一级AO装置,另一部分输入第三级AO装置;第一级AO装置、第二级AO装置、第三级AO装置、第四级AO装置和第五级AO装置依次串联连接;(3)第五级AO装置的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厌氧池;(4)沉淀池的出水进入反硝化滤池,利用外加碳源,反硝化菌对未脱氮完全的硝酸盐进行脱氮;反硝化滤池的产水达标排放。
可选的,步骤(2)中,所述第一级AO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缺氧池和第一好氧池,第二级AO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第三级AO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缺氧池和第三好氧池,第四级AO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缺氧池和第四好氧池,第五级AO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缺氧池和第五好氧池;厌氧池的出水口并联第一缺氧池和第三缺氧池的进水口,上一级好氧池的出水口连接下一级缺氧池的进水口,第三缺氧池的进水口还连接第二好氧池的出水口,第五好氧池的出水口连接沉淀池。
本发明中,废水缓冲调质后进入厌氧池,主要是对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水解酸化作用。厌氧池的出水多点进入后续的AO单元,能够合理分配碳源,供反硝化菌结合有机物质完成反硝化作用。具体的,厌氧池的出水分为两部分,分别进入第一级AO装置的第一缺氧池和第三级AO装置的第三缺氧池;第一部分出水依次经过五级AO装置,完成反硝化-硝化作用;第二部分出水直接进入第三级AO装置,主要是为第三级及之后的AO装置补充碳源,保证反硝化菌有充足可利用的碳源。
前两级AO装置主要作用是去除废水的COD,以降低后续AO装置的好氧池的COD负荷,使后续好氧池的COD容积负荷降低,为硝化菌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使AO系统更高效地进行硝化反应。后三个好氧池在较低的COD负荷下,高效地进行硝化作用,以去除氨氮,为反硝化反应提供硝酸盐。第一缺氧池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及硝酸盐、亚硝酸盐进行反硝化作用,产生碱度,补充后续硝化反应所需。后续的四个缺氧池主要是进行反硝化脱氮作用,将好氧池产生的硝酸盐转化为氮气。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厌氧池进入第一级AO装置的水量与进入第三级AO装置的水量之比为(4-5):1。
进一步可选的,废水在厌氧池、各个缺氧池、各个好氧池的停留时间之比为1:(5-6):(12-14)。
进一步可选的,废水在厌氧池和反硝化滤池的停留时间之比为1:(2-2.5)。
进一步可选的,各个缺氧池和好氧池内均设有曝气装置,缺氧池内用于气动搅拌,缺氧池的溶氧量为0.2-0.4mg/L,好氧池的溶氧量为5.0-6.0mg/L。
可选的,步骤(3)中,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泥斗和污泥泵,使得污泥回流至厌氧池的前端,补充生化系统的污泥,污泥回流比为200%。
可选的,步骤(4)中,所述沉淀池与反硝化滤池之间设有中间水池,沉淀池的上清液输入中间水池,进行静置沉淀分离以及水体的暂存;中间水池的出水口连接反硝化滤池的进水口;中间水池底部的污泥全部回流至厌氧池。
可选的,步骤(4)中,所述反硝化滤池的出水口连接产水池,用于暂存产水,产水可作为回用水使用,例如用于反洗反硝化滤池、各级AO装置。
可选的,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内部均设有填料,所述填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若干组可活动的填料,每组填料包括上方的活动填料板和下方的活动填料层;所述活动填料板整体为可拉伸伸缩的框架板式,包括若干个彼此衔接的可拉伸伸缩的镂空的菱形框,每个菱形框的表面覆盖第一网,用于负载微生物以及拦截从活动填料层流失的微生物;所述活动填料层为可拉伸伸缩的框架体,包括若干个彼此衔接的可拉伸伸缩的四棱柱,四棱柱内部装填柔性多孔载体,用于负载微生物。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活动填料层的相邻的四棱柱共用柱体和侧边,活动填料层的所有四棱柱的伸缩方向相同,例如,四棱柱的四个顶点按顺时针方向为第一顶点、第二顶点、第三顶点和第四顶点,第二顶点和第四顶点在外力作用下,能向着靠近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第一顶点和第三顶点配合四棱柱的缩放而移动位置;当所有四棱柱压缩时,活动填料层收窄且适当伸长,当所有四棱柱拉伸时,活动填料层放宽且适当缩短;每个四棱柱的顶面、底面和侧面均覆盖有第二网,用于使得四棱柱形成一个封闭腔体,容纳内部的柔性多孔载体。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网完全展开的面积不小于四棱柱对应的顶面、底面和侧面的面积,避免四棱柱在伸展或收缩时第二网破裂。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柔性多孔载体为软海绵,软海绵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较大,吸水性强,是理想的微生物载体;所述活动填料层进行启动时,软海绵在装填之前,统一浸入碳源溶液中,能够充分吸收碳源。
由于软海绵的强度较低,并不是传统的微生物填料或载体的最佳选择,所以基本没有应用。本发明人设计了所述活动填料层的四棱柱框体结构,再配合第二网,形成了良好的载体容纳腔体,与软海绵配合使用,能获得较大的微生物负载量。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网的网丝表面缠绕丝条状植物,丝条状植物选自草本植物的根茎叶、海带、水草、木本植物的细软的茎和叶,丝条状植物的细长条形状容易缠绕在网丝上,且不规则缠绕时还能覆盖部分网孔面积,在为微生物提供养料的同时,还能发挥微生物载体的作用,又能阻止四棱柱内部的软海绵、微生物流失。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活动填料板的相邻的菱形框共用侧边,活动填料板的所有菱形框的伸缩方向相同,例如,菱形框的四个顶点按顺时针方向为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和第四点,第二点和第四点在外力作用下,能向着靠近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第一点和第三点配合菱形框的缩放而移动位置;当所有菱形框被压缩时,活动填料板收窄且适当伸长,当所有菱形框被拉伸时,活动填料板放宽且适当缩短;每个菱形框的表面覆盖有第一网,用于使得活动填料板形成一个具有拦截功能的网板。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网完全展开的面积不小于菱形框镂空表面的面积,避免菱形框在伸展或收缩时第一网破裂。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的网丝表面也缠绕所述丝条状植物,用于拦截从活动填料层流失的微生物、软海绵,并第一网能负载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缺氧池的填料负载缺氧微生物,好氧池的填料负载好氧微生物。对于传统的塑料环状或球状填料,表面光滑,表面积有限,需要较长时间来形成生物膜,即启动时间较长,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塑料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容易被水流冲掉,损失生物量。本发明设计了上述活动填料层,四棱柱框体内填充小块状的软海绵,并被第二网拦截,软海绵的孔隙丰富,为负载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空间,且软海绵的吸湿性很好,能在启动之前充分吸收碳源溶液,形成丰富的微反应腔,将碳源长时间的锁在海绵内部,促进微生物增殖生长,缩短启动时间。
本发明的前两级AO装置所承接的废水的COD浓度较高,虽然使用了常规的经过驯化的耐盐缺氧和好氧微生物,但微生物的死亡率较高,是本领域无法解决的难题。本发明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使用所述活动填料层,当缺氧池或好氧池运行时间较长,且软海绵内的微生物死亡较多时,死亡的微生物会产生毒素,同时侵占活性微生物的生存空间,而软海绵越靠近外侧的部位,越优先接触废水,死亡微生物越多。所述活动填料层的四棱柱在外力驱动下,同时向相同方向移动,例如上述的第二顶点和第四顶点向着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第一顶点和第三顶点配合四棱柱的收缩而移动位置,此时所有四棱柱压缩,活动填料层收窄且适当伸长。软海绵被挤压,靠近软海绵外侧的部分杂质和死亡微生物优先被挤压出来,同时可能伴随极少量的活性微生物,并被流动的废水冲走。然后,第二顶点和第四顶点向着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第一顶点和第三顶点配合四棱柱的舒展而移动位置,此时所有四棱柱被拉伸,活动填料层放宽且适当缩短,此时软海绵膨胀吸水,再次进行生化处理。上述的软海绵被挤压的过程,也能彻底更新海绵内部的水体反应环境,避免海绵内部腐败。若经过多次挤压后,活动填料层的活性微生物无法满足废水处理要求,则替换已经在其它池体中完成启动的活动填料层。
当活动填料层收缩并挤压海绵时,内部的污物被挤出,上方的活动填料板舒展,即第二点和第四点在外力作用下,向着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第一点和第三点配合菱形框的舒展而移动位置,此时所有菱形框被拉伸,活动填料板放宽且适当缩短。第一网拦截上方或下方的活动填料层挤压出来的杂质和微生物,其中的活性微生物负载在第一网上,死亡微生物和杂质没有附着力,在水流的作用下会很快流失;也能由于活动填料板收缩,第一网也收缩下垂,在水流的作用下流失死亡微生物和杂质。
后三级AO装置内也能安装所述活动填料层和活动填料板,灵活调整填料形态,挤压脱除死亡微生物和杂质,提供生化处理效率。
(发明人:莫碧琴;曹长;许大勇;陈红继;董章鹏;范奕君;李天培;单升益;万齐敏;李亚男;连新晓;赵曙光;星国龙;陆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