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智能化刮泥立体生态循环硝化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4-11-8 16:05:4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11.28

申请日:2023.10.27

分类号:C02F3/30(2023.01)I;B08B9/087(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活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刮泥的立体生态循环硝化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缺氧池、循环兼氧箱、外导流桶、中部导流桶和内导流桶,循环兼氧箱的上端套接有顶部支撑环,循环兼氧箱的下端套接有底部支撑圆台,底部支撑圆台上设置主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循环兼氧箱进行圆周运动;顶部支撑环上设置有刮料组件,循环兼氧箱的底部还设置有辅助搅拌清理组件。本发明能够同时对循环兼氧箱的外侧壁以及底部支撑圆台的底壁进行刮擦清理,避免污泥黏附在其上形成污垢,减轻对漂浮装置的负重并且还能提高污水的硝化反应效果。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化刮泥的立体生态循环硝化处理系统,包括多个自回流循环硝化处理单元,该自回流循环硝化处理单元由外而内依次包括进水管(1)、缺氧池(2)、循环兼氧箱(4)、外导流桶(5)、中部导流桶(6)和内导流桶(7),循环兼氧箱(4)内依次形成缺氧区B4、沉淀区B3、兼氧区B2以及好氧区B1,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2)的上端设置有漂浮装置(10),用于辅助定位自回流循环硝化处理单元组件;所述循环兼氧箱(4)的上端外部转动套接有顶部支撑环(11),循环兼氧箱(4)的下端限位转动套接有底部支撑圆台(14),所述底部支撑圆台(1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联结环(15),所述联结环(15)水平两端均通过横向支撑杆(16)固定设置于缺氧池(2)的内侧壁上,底部支撑圆台(14)上设置主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循环兼氧箱(4)进行圆周运动;所述循环兼氧箱(4)的底部还突出设置有卡接环(301),底部支撑圆台(14)上开设有环形活动槽(1402),卡接环(301)插接在环形活动槽(1402)内并连接于主驱动装置;所述底部支撑圆台(14)内部开设有容纳主驱动装置的放置槽,主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18)、旋转轴(19)以及旋转电机(20),旋转电机(2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旋转轴(19),主动齿轮(18)固定套接在旋转轴(19)上,卡接环(301)上固定套接有主动齿圈(17),主动齿圈(17)与主动齿轮(18)啮合连接;顶部支撑环(11)上设置有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通过联结组件连接于主驱动装置,并以主驱动装置为动力源对循环兼氧箱(4)的外侧壁进行刮擦清理;所述循环兼氧箱(4)的上端连接于联结组件,顶部支撑环(11)上开设有容纳联结组件的容纳腔;所述联结组件包括从动齿圈(21)以及多个从动齿轮(22),从动齿圈(21)固定套接在循环兼氧箱(4)的外壁上端,且从动齿圈(21)限位转动安装在容纳腔内并与多个从动齿轮(22)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22)设置不少于四个,每个从动齿轮(22)均连接有一组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包括旋转杆(23)以及多个刮片(24),所述旋转杆(23)一端固定连接从动齿轮(22),旋转杆(23)另一端贯穿联结环(15)并固定连接有辅助搅拌杆(26),联结环(15)内还限位转动安装有限位环(25),限位环(25)固定套接在旋转杆(23)上,多个刮片(24)在旋转杆(23)上呈螺旋状连续分布;循环兼氧箱(4)的底部还设置有辅助搅拌清理组件,用于对底部支撑圆台(14)的底壁进行刮擦清理,所述搅拌清理组件包括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刮条(27),每组固定刮条(27)内部均限位滑动插接有一组活动刮条(28),多组活动刮条(28)在推动组件的推动下进行圆周运动的同时还进行上下运动,所述固定刮条(27)和活动刮条(28)均设置为L形结构,固定刮条(27)竖直端顶部固定连接循环兼氧箱(4),固定刮条(27)的水平部上端面与底部支撑圆台(14)的底壁接触连接;所述活动刮条(28)的竖直部限位滑动插接在固定刮条(27)内并连接于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滑珠(29),底部支撑圆台(14)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驱动槽(1401),驱动槽(1401)是由两组螺旋槽组成的闭合槽,滑珠(29)一端固定连接活动刮条(28),滑珠(29)另一端贯穿固定刮条(27)并卡接在驱动槽(1401)内;所述外导流桶(5)以及中部导流桶(6)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漂浮装置(10)的下端面,内导流桶(7)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外导流桶(5)底壁上;所述内导流桶(7)的上端与兼氧区B2连通,内导流桶(7)的下端与缺氧区B4连通;所述中部导流桶(6)的下端与沉淀区B3连通,外导流桶(5)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固定插接有集水管(13),集水管(13)与沉淀区B3连通,集水管(13)另一端贯穿缺氧池(2)并延伸于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刮泥的立体生态循环硝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一端外接于水源,所述进水管(1)另一端伸入缺氧池(2)内部下端,且进水管(1)的竖直部通过2-3组卡箍可拆式固定设置在缺氧池(2)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刮泥的立体生态循环硝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装置(10)的中部还设置有植物种植池,植物种植池内部填充有除臭填料,除臭填料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的根茎延伸于循环兼氧箱(4)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刮泥的立体生态循环硝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桶(7)的内部设置有曝气元件,曝气元件的下端设置有曝气管(8),曝气管(8)固定设置在内导流桶(7)的底部,并为曝气元件提供氧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刮泥的立体生态循环硝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桶(7)内设置有填料固定架(9),所述填料固定架(9)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刮泥的立体生态循环硝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兼氧箱(4)的底部设置成圆锥体结构,且其底部中端限位转动安装有污泥导流管(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刮泥的立体生态循环硝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兼氧箱(4)上还设置两组有关于污泥导流管(3)对称的污泥自回流管(401),顶部支撑环(1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刮泥的立体生态循环硝化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刮泥的立体生态循环硝化处理系统,包括多个自回流循环硝化处理单元,该自回流循环硝化处理单元由外而内依次包括进水管、缺氧池、循环兼氧箱、外导流桶、中部导流桶和内导流桶,并依次形成缺氧区B4、沉淀区B3、兼氧区B2以及好氧区B1,所述缺氧池的上端设置有漂浮装置,用于辅助定位自回流循环硝化处理单元组件;所述循环兼氧箱的上端外部转动套接有顶部支撑环,循环兼氧箱的下端限位转动套接有底部支撑圆台,所述底部支撑圆台的外部固定套接有联结环,所述联结环水平两端均通过横向支撑杆固定设置于缺氧池的内侧壁上,底部支撑圆台上设置主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循环兼氧箱进行圆周运动;

顶部支撑环上设置有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通过联结组件连接于主驱动装置,并以主驱动装置为动力源对循环兼氧箱的外侧壁进行刮擦清理;

循环兼氧箱的底部还设置有辅助搅拌清理组件,用于对底部支撑圆台的底壁进行刮擦清理,所述搅拌清理组件包括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刮条,每组固定刮条内部均限位滑动插接有一组活动刮条,多组活动刮条在推动组件的推动下进行圆周运动的同时还进行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一端外接于水源,所述进水管另一端伸入缺氧池内部下端,且进水管的竖直部通过23组卡箍可拆式固定设置在缺氧池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漂浮装置的中部还设置有植物种植池,植物种植池内部填充有除臭填料,除臭填料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的根茎延伸于循环兼氧箱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导流桶以及中部导流桶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漂浮装置的下端面,内导流桶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外导流桶底壁上。

优选的,所述内导流桶的上端与兼氧区B2连通,内导流桶的下端与缺氧区B4连通。

优选的,所述内导流桶的内部设置有曝气元件,曝气元件的下端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固定设置在内导流桶的底部,并为曝气元件提供氧气。

优选的,所述中部导流桶的下端与沉淀区B3连通,外导流桶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固定插接有集水管,集水管与沉淀区B3连通,集水管另一端贯穿缺氧池并延伸于外侧。

优选的,所述内导流桶内设置有填料固定架,所述填料固定架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

优选的,所述循环兼氧箱的底部设置成圆锥体结构,且其底部中端限位转动安装有污泥导流管。

优选的,所述循环兼氧箱上还设置两组有关于污泥导流管对称的污泥自回流管,顶部支撑环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循环兼氧箱的底部还突出设置有卡接环,底部支撑圆台上开设有环形活动槽,卡接环插接在环形活动槽内并连接于主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圆台内部开设有容纳主驱动装置的放置槽,主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旋转轴以及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旋转轴,主动齿轮固定套接在旋转轴上,卡接环上固定套接有主动齿圈,主动齿圈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循环兼氧箱的上端连接于联结组件,顶部支撑环上开设有容纳联结组件的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联结组件包括从动齿圈以及多个从动齿轮,从动齿圈固定套接在循环兼氧箱的外壁上端,且从动齿圈限位转动安装在容纳腔内并与多个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设置不少于四个,每个从动齿轮均连接有一组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包括旋转杆以及多个刮片。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一端固定连接从动齿轮,旋转杆另一端贯穿联结环并固定连接有辅助搅拌杆,联结环内还限位转动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固定套接在旋转杆上,多个刮片在旋转杆上呈螺旋状连续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刮条和活动刮条均设置为L形结构,固定刮条竖直端顶部固定连接循环兼氧箱,固定刮条的水平部上端面与底部支撑圆台的底壁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刮条的竖直部限位滑动插接在固定刮条内并连接于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滑珠,底部支撑圆台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驱动槽,驱动槽是由两组螺旋槽组成的闭合槽,滑珠一端固定连接活动刮条,滑珠另一端贯穿固定刮条并卡接在驱动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一组主驱动装置,同时带动循环兼氧箱、刮料组件以及搅拌清理组件进行运动,不仅能够同时对循环兼氧箱的外侧壁以及底部支撑圆台的底壁进行刮擦清理,避免污泥黏附在其上形成污垢,从而一定程度上减轻对漂浮装置的负重,保障漂浮装置的悬浮能力,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能;而且通过旋转杆底部的辅助搅拌杆与活动刮条配合使用,可以对缺氧池内的污水进行多层次搅拌和混合,大大提高污水的硝化反应效果;

2.本发明通过从动齿圈以及多个从动齿轮的设计,能够将循环兼氧箱的圆周运动转换为多个旋转杆以及辅助搅拌杆的高速自转运动,机械联动性强,使得辅助搅拌杆上的刮片在对循环兼氧箱外壁进行刮擦清洁的同时,其底部的辅助搅拌杆还能对缺氧池内的污水进行高速搅拌,缩短反应时间;

3.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刮片呈螺旋状连续分布在旋转杆上,能够以最少量的刮片实现全面刮擦的效果,对循环兼氧箱的外侧壁进行高效清理,并且还能优化刮片的数量,减轻旋转杆整体的负重;

4.通过设置滑珠与驱动槽配合使用,能够将循环兼氧箱的圆周运动转换为活动刮条进行圆周运动的同时还进行直线上下运动,进行双重运动的活动刮条可对底部支撑圆台下方的污水进行多层次搅拌和混合,从而进一步加速污水的硝化反应。

(发明人:欧宏森;辛永光;李宇民;康兆雨;郭静;邓辉强;谭平;巨润科;宋外峰;梁锦伟)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