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MABR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系统

发布时间:2024-12-20 9:38:0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10.31

申请日:2023.09.13

分类号:C02F3/30(2023.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好氧池内固定连接有十字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第一隔板的底端与好氧池底端固定连接,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分别与好氧池的底端设置有间隙,十字板中心设置有升降旋转装置,升降旋转装置与盖板连接,盖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在活性污泥和MABR膜组件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废水进行有效的脱氮处理。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设置的厌氧池(36)、缺氧池(32)、兼氧池(35)和好氧池(1),缺氧池(32)内设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好氧池(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十字板(2),十字板(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缺口(3)、第二缺口(4)、第三缺口(5)、第四缺口(6),好氧池(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和第四隔板(10),其中第一隔板(7)的底端与好氧池(1)底端固定连接,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第四隔板(10)分别与好氧池(1)的底端设置有间隙,十字板(2)、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和第四隔板(10)将好氧池(1)内部分隔为多个腔体,十字板(2)中心设置有升降旋转装置,升降旋转装置与盖板(25)连接,盖板(25)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位于其下方的腔体内,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根据十字板(2)的轴线中心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板(2)、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和第四隔板(10)将好氧池(1)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第三腔体(13)、第四腔体(14)、第五腔体(15)、第六腔体(16)、第七腔体(17)和第八腔体(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组包括第一MABR膜组件(26)、第一三相分离器(27)和第一容器(28),第一容器(28)内部填充有活性污泥,第一容器(28)可供废水穿过并与其内部的活性污泥接触,第一MABR膜组件(26)位于第一腔体(11)中,第一三相分离器(27)和第一容器(28)位于第三腔体(13)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组包括第二MABR膜组件(29)、第二三相分离器(30)和第二容器(31),第二容器(31)的内部填充有活性污泥,第二容器(31)可供废水穿过并与其内部的活性污泥接触,第二MABR膜组件(29)位于第五腔体(15)中,第二三相分离器(30)和第二容器(31)位于第七腔体(17)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旋转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气缸(23),气缸(23)的伸缩杆上端固定有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轴与盖板(2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一曝气器(19)和第二曝气器(20),第一曝气器(19)位于第一腔体(11)内,第二曝气器(20)位于第五腔体(15)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33),厌氧池(36)与缺氧池(32)之间通过连通管(37)连接,缺氧池(32)和兼氧池(35)之间通过接通管(38)连接,好氧池(1)上安装有连接管(21)和排液管(22),连接管(21)一端与第一腔体(11)连通,连接管(21)另一端与兼氧池(35)连通,排液管(22)与第八腔体(18)连通,排液管(22)通过回流管(34)与连通管(37)连通,连接管(21)、回流管(34)、连通管(37)和接通管(38)上均安装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3)、第二缺口(4)、第三缺口(5)和第四缺口(6)的深度依次增加并呈等差关系。

9.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如下步骤:废水进入厌氧池(36),使高COD物质在厌氧池(36)内得到部分分解,然后进入缺氧池(32)进行反硝化,再依次进入兼氧池(35)和好氧池(1)进行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和硝化;废水先后通过第一缺口(3)、第二隔板(8)底端的间隙、第二缺口(4)、第三隔板(9)底端的间隙、第三缺口(5)、第四隔板(10)底端的间隙和第四缺口(6)依次进入好氧池(1)内部分隔成的多个腔体,直至排出;排出的部分出水回流,与厌氧池(36)的出水混合进入缺氧池(32),充分利用废水中的碳源,以保证反硝化的效率;废水处理一定时间后,升降旋转装置驱动盖板(25)上升,并带着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旋转换位,然后,升降旋转装置驱动盖板(25)下降,并带着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落入二者换位后的腔体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MABR膜组件将传统多级AO处理工艺进行提升改造的控制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高效脱氮,同时降低曝气能耗及处理成本,提高装置的维护周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AO改良高效脱氮控制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设置的厌氧池(36)、缺氧池(32)、兼氧池(35)和好氧池(1),缺氧池(32)内设有搅拌装置,好氧池(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十字板(2),十字板(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缺口(3)、第二缺口(4)、第三缺口(5)、第四缺口(6),好氧池(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和第四隔板(10),其中第一隔板(7)的底端与好氧池(1)底端固定连接,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第四隔板(10)分别与好氧池(1)的底端设置有间隙,十字板(2)、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和第四隔板(10)将好氧池(1)内部分隔为多个腔体,十字板(2)中心设置有升降旋转装置,升降旋转装置与盖板(25)连接,盖板(25)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位于其下方的腔体内,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根据十字板(2)的轴线中心对称。

具体的,所述十字板(2)、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和第四隔板(10)将好氧池(1)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第三腔体(13)、第四腔体(14)、第五腔体(15)、第六腔体(16)、第七腔体(17)和第八腔体(18)

具体的,所述第一处理模组包括第一MABR膜组件(26)、第一三相分离器(27)和第一容器(28),第一容器(28)内部填充有活性污泥,第一容器(28)可供废水穿过并与其内部的活性污泥接触,第一MABR膜组件(26)位于第一腔体(11)中,第一三相分离器(27)和第一容器(28)位于第三腔体(13)中。

具体的,所述第二处理模组包括第二MABR膜组件(29)、第二三相分离器(30)和第二容器(31),第二容器(31)的内部填充有活性污泥,第二容器(31)可供废水穿过并与其内部的活性污泥接触,第二MABR膜组件(29)位于第五腔体(15)中,第二三相分离器(30)和第二容器(31)位于第七腔体(17)中。

具体的,所述升降旋转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气缸(23),气缸(23)的伸缩杆上端固定有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轴与盖板(25)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好氧池(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一曝气器(19)和第二曝气器(20),第一曝气器(19)位于第一腔体(11)内,第二曝气器(20)位于第五腔体(15)内。

具体的,所述厌氧池(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33),厌氧池(36)与缺氧池(32)之间通过连通管(37)连接,缺氧池(32)和兼氧池(35)之间通过接通管(38)连接,好氧池(1)上安装有连接管(21)和排液管(22),连接管(21)一端与第一腔体(11)连通,连接管(21)另一端与兼氧池(35)连通,排液管(22)与第八腔体(18)连通,排液管(22)通过回流管(34)与连通管(37)连通,连接管(21)、回流管(34)、连通管(37)和接通管(38)上均安装有阀门。

具体的,所述第一缺口(3)、第二缺口(4)、第三缺口(5)和第四缺口(6)的深度依次增加并呈等差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在MABR膜组件和活性污泥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废水进行深度脱氮处理,提高传统多级AO处理工艺的处理效率并降低其能耗水平。

2、废水处理一段时间后,通过对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的位置进行对调,使得第二处理模组先与第一处理模组与废水接触,在后续对废水处理一定时间后能够保证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的消耗程度相近,在对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进行同时更换时不会造成因第二处理模组的消耗程度低而造成的浪费情况发生。

3、通过使得第一处理模组和第二处理模组的位置进行对调,能够在保证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的前提下提高更换MABR膜组件和活性污泥的周期,能够使得该装置的维护成本降低。

(发明人:陆侨治;王禹浪;高懿)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