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污水脱氮性能工艺

发布时间:2025-1-15 15:03:3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4.04.26

申请日:2024.03.19

分类号:C02F3/28(2023.01)I;C02F101/1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污水脱氮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反应器底部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向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表面添加亲水性聚苯乙烯微球,进水中添加微量元素Ⅰ配制液和微量元素II配制液;微量元素Ⅰ配制液包括以下组分:七水硫酸亚铁、钛酸亚铁、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微量元素II配制液包括以下组分:六水氯化钴、六水氯化镍、二水钼酸钠、氯化锌、四水氯化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厌氧氨氧化系统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较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污水脱氮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反应器底部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向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表面添加亲水性聚苯乙烯微球,进水中添加微量元素Ⅰ配制液和微量元素II配制液;所述微量元素Ⅰ配制液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70~100g/L七水硫酸亚铁、10~20g/L钛酸亚铁、5~10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所述微量元素II配制液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0.4~0.5g/L六水氯化钴、0.8~0.85g/L六水氯化镍、0.25~0.3g/L二水钼酸钠、0.2~0.25g/L氯化锌、0.35~0.4g/L四水氯化锰;所述七水硫酸亚铁和钛酸亚铁的浓度比为6~7:1;所述亲水性聚苯乙烯微球包括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和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所述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和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为1:9~9:1;所述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为10~50μm;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为10~100μm;以进水的体积计,所述微量元素Ⅰ配制液和微量元素II配制液的添加浓度各自独立地为1~1.25mL/L;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和亲水性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为29~3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污水脱氮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和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3:2~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污水脱氮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中,氨氮进水浓度与亚硝酸氮进水浓度的比值为1: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污水脱氮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进水浓度为12.8~39.7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污水脱氮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氨氧化系统的运行温度为30~37℃。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污水脱氮性能的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厌氧氨氧化系统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污水脱氮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反应器底部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向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表面添加亲水性聚苯乙烯微球,进水中添加微量元素Ⅰ配制液和微量元素II配制液;

所述微量元素Ⅰ配制液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70~100g/L七水硫酸亚铁、10~20g/L钛酸亚铁、5~10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所述微量元素II配制液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0.4~0.5g/L六水氯化钴、0.8~0.85g/L六水氯化镍、0.25~0.3g/L二水钼酸钠、0.2~0.25g/L氯化锌、0.35~0.4g/L四水氯化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七水硫酸亚铁和钛酸亚铁的浓度比为6~7:1

当七水硫酸亚铁和钛酸亚铁的浓度比为6~7:1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亲水性聚苯乙烯微球包括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亲水性聚苯乙烯微球包括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和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

当亲水性聚苯乙烯微球包括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和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时,两者共同作用可以增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中微生物对系统pH值变化的抵抗力,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其中,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为1~100μm,优选地为10~50μm,进一步优选地为40~50μm,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为1~500μm,优选地为10~100μm,进一步优选地为30~50μ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和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为1:9~9:1

当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和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为1:9~9:1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和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3:2~9:1

当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和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3:2~9:1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进水的体积计,所述微量元素Ⅰ配制液和微量元素II配制液的添加浓度各自独立地为1~1.25mL/L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和亲水性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为29~39: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中,氨氮进水浓度与亚硝酸氮进水浓度的比值为1:1.3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氨氮进水浓度为12.8~39.7mg/L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厌氧氨氧化系统的运行温度为30~3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以亲水性聚苯乙烯微球作为载体填料,这既可以增强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的粘附挂膜,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又可以防止微生物随水流失,从而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此外,微量元素Ⅰ配制液中,通过七水硫酸亚铁和钛酸亚铁的并用,可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

(发明人:路青;王静霞;郑搏英;丁鹏佳;李彦哲;岳明召;吕桂杰;牛彤彤;苏猛;周景伟)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